APP下载

峰会领导人合影排位有规矩

2014-04-29

凤凰资讯报 2014年19期
关键词:国家元首国名礼宾

多边外交的礼宾排序,涉及到国家及其元首、政府首脑的尊严,颇为棘手。《联合国宪章》中说,大小国家一律平等,不分高低。因而大国、小国及其代表,在礼宾上是平等的,不可分出高低、先后的。然而在实践中,不排出先后次序,任何多边活动也无法进行,所以人们就想出各种办法,使“平等”理念得以通融。

东道主国有自主权

其实合影站位的顺序,没有任何的“阴谋论”,既不是随便站的,也没有关系亲疏、权力大小等“潜规则”,而是有一个不成文的国际惯例:按照领导人职务的高低和任职时间的长短来安排,即以东道主为中心,从前向后依次是:国家元首(主席、总统、国王)、政府首脑(总理、首相)、国际机构代表;在每一个序列中,又按照每个人任职时间的长短从中间向两边排开。

礼宾排序的常见规则

国名字母 按照国名字母顺序排列,一般情况下是行得通的。在多边外交活动中,为了体现各国平等的原则,在与会国人员身份相同的情况下,常常以通用文字或东道国文字的字母顺序,排列各国代表的顺序。例如联合国开会,用英文字母排列各国代表的顺序。每年的大会均以抽签方式决定名单、悬挂国旗以及代表座位的顺序,每年轮换一次。

按照国名字母顺序排列,使用较多的文种是英文,但有时也使用其他文种。如上海经济合作组织首脑开会,1996年4月在上海首次会晤时,中、俄、哈、吉、塔五国首脑礼宾顺序,是按其国名的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的;而下一年在莫斯科开会,则以各国国名俄文字母顺序决定其先后位置。

人名字母 多邊国际会议时,有时按出席人的姓名字母排列礼宾顺序。这种做法虽不常见,但也不失为一种尝试。例如,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120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与会,会议上的座位顺序,就是按与会领导人姓名英文字母先后决定的。

任职时间 身份相同,按其任职时间先后排序,是一种比较陈旧的方式。例如驻一国外交团,各国使节的位次,以其递交国书时间先后决定。这种按照任职时间先后决定次序的做法,对于大使们是适当的。但是,如果把它引用到多边国际会晤中,操作起来就相当困难。1989年7月,30多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到巴黎参加法国大革命200周年纪念活动,法方将执政时间最长的科特迪瓦总统乌弗埃·博瓦尼排在首位,而把任职时间最短、本应排在末尾的美国总统布什提到第二位,从第三位起均按任职时间长短排列。如果法国礼宾部门,没有对此给予令人信服的说明,肯定会遭到非议。

创新排序

2003年,在泰国举行的亚欧首脑会议上,泰国礼宾部门大胆创新,摒弃以往常规,独出心裁,在全体合影时,按照出席会议各国领导人身材高矮排列顺序,矮者在前,高者在后,效果也不错。礼宾次序是条条框框的,要想突破它,应该有说得过去的“理由”。1989年2月,日本昭和天皇逝世,163个国家代表参加葬礼,其中有包括美国总统布什在内的很多国家元首。如按照常规,以国名英文字母决定各国元首的礼宾位次,布什将排在后头。这与日美关系实际状况不符,于是日本礼宾部门想出一个点子:凡天皇出访过的国家代表优先。日本昭和天皇出访不多,但到过美国,这个“理由”,应该是站得住脚的。于是,布什堂而皇之地排到最前面去了。

猜你喜欢

国家元首国名礼宾
外交礼宾礼仪漫谈
揭开外交礼宾礼仪的面纱
希腊国名汉译探源
外交礼宾一线见闻
西夏国名别称“夏台”源流考
朝鲜派“国家元首”访问韩国
网络诽谤案件公诉情形中“损害国家形象”的宪法学思考
杞人忧天
王礼宾作品
联邦制、国家元首、政府首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