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体会

2014-04-29张熙权渝杨玉惠金淑权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对策护理

张熙 权渝 杨玉惠 金淑权

【摘 要】目的:对肿瘤患者从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护理措施,保证化疗过程顺利地完成。帮助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刺激,方法:总结11例肿瘤患者应用PICC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应用PICC对患者易出现穿刺前的精神紧张与焦虑、穿刺失败、穿刺部位渗血、导管送入困难、导管堵塞、断裂、导管性静脉炎等问题。结论: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密观察患者的血管及穿刺部位有无渗血等有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

【关键词】中心静脉置管;护理;护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639-01

1.1 临床资料 2010 年9 月- 2012年4月,对我科需行化疗的肿瘤患者,经患者同意,经济情况许可的情况下,行PICC置管共122例。其中直肠ca 28例,乳腺ca 52例,胃ca42例。

1.2 材料和方法

1.2.1 材料 采用 美国BD公司生产的全套中心静脉导管,常规选用4Fr导管,总长度为60cm. 插管前紫外线消毒治疗室,光线应充足,并备好用于穿刺的物品。

1.2.2 方法:手臂外展90度,从预穿点沿静脉走向量到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三肋间膝隙。建立无菌区:打开PICC无菌包,带手套:准备肝素帽,抽吸生理盐水,消毒:消毒范围大于10*10cm,待消毒剂自然干燥后更换手套,铺孔巾及治疗巾,扩大无菌区。导管准备:用注满生理盐水的注射器连接T型管并冲洗导管,润滑亲水导丝撤出导丝至比预计长度短0.5—1cm处,将PICC导管插入相应型号的切割孔中,在预计长度的刻度处进行切割。穿刺:扎上止血带,使静脉充盈:握住回血腔的两侧,去掉穿刺针前端保护套:穿刺前用1%利多卡因在穿刺进针点皮内做0.1cm局部麻醉,再将穿刺针与穿刺部位15—30度进行静脉穿刺,确认回血,降低穿刺角度,再进入少许,进一步推进导入鞘确保进入静脉,从导入鞘中退出穿刺针,松开止血带,左手食指固定导入鞘,中指轻压导入鞘尖端所处上端的血管上,用镊子轻轻夹住PICC导管(或用手轻捏导管保护套)送至“漏斗型”导入鞘末端,然后将PICC导管沿导入鞘逐渐送入静脉;退出导入鞘,撕裂导入鞘并从置管上撤离,移去导引钢丝,用生理盐水注射器抽吸回血,并注入生理盐水,确定是否通畅;移去肝素帽,肝素盐水正压封管。再次消毒穿刺部位,妥善固定导管,无菌敷料覆盖。

1.2.3 结果:本组病例中出现穿刺部位渗血2例,静脉炎0例,送管困难3例,导管堵塞1例,局部感染1例。置管时间最长半年(完成化疗),最短2个月(自行拔管)。

1.3 护理问题及对策

1.3.1 置管前的精神紧张与焦虑

多出现于首次置管并且未曾与已置管患者接触交流过的患者,因害怕疼痛,担心并发症,顾虑带管影响上肢活动及沐浴等。此时护士首先向患者讲明置管的意义及必要性,简单描述置管过程;告之穿刺时的疼痛程度,比普通静脉穿刺稍微强一点,一般情况下均可一针穿刺成功,带管时穿刺侧肢体除禁止举、提重物及不提倡活动外,一般活动不受影响,介绍沐浴时保护导管的方法。必要时请带管的患者现身说法,从而消除顾虑。

1.3.2 送管困难

穿刺血管顺利但导管送入过程中突然遇阻至导管不能送入,常发生于导管进入约15cm及锁骨下静脉与头静脉的成角和头臂静脉与上腔静脉的成角处。对策:如果出现在15cm左右时,最可能的原因是由于导管的前端遇到静脉瓣的阻碍,或者静脉强烈收缩、痉挛所致,前者只需将导管后退2cm左右稍旋转导管再推进或接生理盐水边注入边推进即可。静脉痉挛表现为导管推进与退出均困难,触之该血管呈条索关,此时不可强行推进导管,应暂停操作,与患者交谈转移注意力,同时让助手热敷其上臂,以解除血管痉挛。

1.3.3 穿刺部位渗血

多发生在穿刺后24h之内,本组发生2例。常因肘关节伸屈活动,上肢支撑用力而导致穿刺点渗血。护士在置管结束后应限制上肢用力和肘关节的伸屈活动。嘱病人可行前臂的内旋和外旋活动。穿刺点的选择应在血管下方2~3cm,不宜直接刺入血管,以便依靠皮肤组织的收缩抑制针眼部渗血。

1.3.4 静脉炎

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置管早期出现的静脉炎通常与穿刺插管时的机械性损伤有关,后期出现的静脉炎与化学刺激与病人的特殊体质有关。一旦发生静脉炎,应及时处理,如抬高患肢、行热敷或硫酸镁湿敷,若处理后2~3d症状不缓解或加重,应立即拔管。

1.3.5 导管堵塞

导管堵塞是并发症中发生率最高的,本组发生1例,如发现输液速度变慢、冲管时阻力加大常表明导管有堵塞。每次输液完毕,必须用不少于20 ml的生理盐水和肝素液正压脉冲式封管,正压脉冲式封管是预防堵管的关键[1] ,导管堵塞后首先应检查外部因素和病人体位。导管扭曲打折时,一般阻塞部位在导管的体外段,经仔细检查便可发现,解除扭曲和打折即可解除阻塞。血栓形成堵塞导管通常发生于导管体内末端,因血液返流形成血栓阻塞导管,此时可采用肝素或尿激酶进行脱内鞘治疗。报道应用尿激酶处理导管阻塞,成功率可达68%[2].

1.3.6 静脉血栓形成

肿瘤晚期患者血液粘稠度高,处于高凝状态;患者血管条件较差,经反复穿刺置管成功,血管内皮损伤,形成血栓; PICC 毕竟是一种异物,长期留置在血管中容易形成涡流,导致血栓形成。导管直径与血栓形成有密切关系,3 Fr以下的导管不易形成血栓,置4 Fr导管者发生率为1%,置5 Fr导管者为6.6%,置6 Fr导管者为9.8%。因此临床上应当尽可能选用细的导管[3]。选择血管时,尽量选择较粗、直、充盈度好的血管,可减轻导管在血管中产生的涡流作用,避免血栓的形成; 穿刺前应用肝素盐水完全浸泡并预冲洗导管,现已证明肝素能被血管内皮吸附,促进内源性氨基多糖释放,使受损内皮细胞电荷恢复,防止血小板粘附,促进血液流动性,预防血栓形成[4]。穿刺时尽可能保证一次穿刺成功,避免对血管内皮产生损伤,如可疑血管内皮损伤,可在置管后3 d 内给予小剂量的抗凝治疗,以利于内皮修复,避免血栓形成;如术肢出现肿胀、麻木等不适,经血管超声确诊血栓形成,可给予全身溶栓药物治疗,如溶栓治疗失败,可在导管室行溶栓取栓治疗,必要时可拔除导管。

1.4 体会 PICC管因其穿刺点在外周靜脉,比较直观,穿刺成功率高;穿刺点表浅,容易止血;可避免中心静脉盲穿所造成的严重并发症,而且操作安全,简单,可有护士独立完成,故在临床应用广泛。但又应其并发症常见,表现各异,所以置管后仍需我们的精心护理。只要我们护理得当,依然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浪费,达到减轻病人痛苦和保护血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魏娟,曹亚红,陈秀敏,等.外周静脉穿刺植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0,15(8):471-472.

[2] 周晓霞,雷聪云,朱伟珍.小剂量尿激酶在恶性肿瘤病人PICC导管堵塞中的应用[J].海峡药学,2009,21(6):134-135

[3] 郑春辉,王凤,陈强谱.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及防治[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700-702.

[4] 樊红苓,绳宇.肝素盐水有效降低PICC 插管后静脉炎发生的临床研究[J].现代护理,2004 ,10 (12) :1 087-1088.

猜你喜欢

对策护理
诊错因 知对策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走,找对策去!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