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

2014-04-29冯健

新课程学习·下 2014年2期
关键词:主动性激发兴趣探究性

冯健

摘 要:有效、科学的观察是进行其他数学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使观察更具有主动性。明确观察的对象和任务,使观察更具有针对性。教师要培养学生寻根究底的习惯,使观察更具有探究性。

关键词:基础;前提;激发兴趣;主动性;针对性;有效性;探究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第一学段(1~3年级)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第二学段(4~6年级)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能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可见,有效、科学的观察是进行其他数学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需要。素质教育呼唤着学科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为宗旨,而观察能力,无疑是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感到学生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的能力不强,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学生在学习数学中科学观察、规范操作、合理猜测的能力较差。在这里我就结合我校在合理利用雨荷农场的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科学观察方面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一、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使观察更具有主动性

兴趣是入门的先导,是获取知识的前提,是促使学生积极学习的内部动力。小学生对自然界的植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利用儿童的这一特点,让他们亲自去接触农场中的植物:果树、花草、蔬菜等,让他们亲自去看、去听、去摸、去感受,积极为他们创造观察的条件,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以此激发他们观察的兴趣,引导他们在兴致勃勃的情绪中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得到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二、明确观察的对象和任务,使观察更具有针对性

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观察内容,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主要依赖两种经验前提:一是已有的观察方法,二是旧有的知识基础。学生观察物体数量的多与少,首先从观察单一物体数量的多少入手,然后逐步发展为不同类物体分类数量的多少,最后还要训练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将物体分类数数。起初我告诉学生这学期我们要去雨荷农场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去观察大蒜的生长情况,对它们的高度和叶片的宽度进行数据的记录。那么,该怎样记录呢?学生就在下面七嘴八舌,有的说记录每一棵的高度和叶片的宽度;有学生反对,农场上有成千上百的大蒜,这是不可能的记录的;有的说记录一棵的高度和叶片的宽度,又有人反对,记录一棵不能说明普遍的问题,这时有学生说记录几棵大蒜的高度和叶片的宽度,再求一个平均数。听到这里我点点头,许多学生也赞同这种做法。

三、教会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使观察更具有效性

学生不会分析就无从谈起学好数学,更谈不上去解答数学题了,同时还要进行辨析比较,这样才能更全面的分析理解知识,所以,教师要在这一方面注重教导。这学期我组织学生对农场上的大蒜从幼苗到成年植株近一个月的观察和记录,整理和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如:每五棵大蒜的平均高度、叶片的平均宽度等。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从这些数据中发现了大蒜的哪些生长规律?看着这些看似凌乱的数据,许多学生都无言以对。我就引导学生根据这些数据制成了一张张折线统计图,又一次提出:你从这张统计图中发现了大蒜的哪些生长规律?学生通过对数据的筛选和比较,大多数学生得出了这样的一个规律:在气温是15~20度的条件下,科学的管理下,大蒜的生长周期是25天左右,平均高度在35厘米左右,前20天生长速度较快等。可见,对观察中科学的,合理的分析和比较是不可缺少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发现最本质的东西。

四、培养寻根究底的习惯,使观察更具有探究性

观察對比能为学生思维的启动打开了广阔的天地,还必须要求学生在找出规律的同时,多向自己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在观察时能逐步养成“寻根问底”的习惯。通过对农场上的大蒜从幼苗到成年植株近一个月的观察和记录,整理和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绘制统计图,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这样学生才能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观察能力的深刻性。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基本要求是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的,通过教学实践是能够完成这一教学任务的。今后要在教学中进一步对这个研究课题进行研讨、探究、实践,不断提高小学数学课的教学质量。观察是智慧的源泉,在各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观察能力三要素的培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让学生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让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使学生终生受益。

观察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因为观察能力的培养本身就是个多内容、多方法的综合训练的过程。观察不仅仅是简单的“看”或“想”,而是要运用多种感官的综合活动,尤其是良好的观察能力,本身包含着较深的分析及其他逻辑思维能力,教学实践中,学生反映出观察粗心,马虎,顺序颠倒,持续性不强的问题,这是正常的,所以说,培养小学生观察力的研究是一项长期不懈的探索任务,我们要做的只是努力让每一个学生的双眸灵动起来。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丽华新村第三小学)

?誗编辑 代敏丽

猜你喜欢

主动性激发兴趣探究性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探讨核技术专业教学中强化电子技术的学习
解析高中语文试卷讲评改革的必要性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预学的实效性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