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遗忘规律,提高财会课程教学效果
2014-04-29高晨星
高晨星
摘要: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作为信息加工的最终结果,是人们获得了知识并存储在记忆中,而反向结果就是将其遗忘。遗忘主要是由信息干扰和提取失败导致的,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根据实验总结出遗忘规律,即:遗忘是由快到慢的。高校会计专业财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学生难以记忆并容易遗忘的知识点,文中重点探讨了如何巧用遗忘规律,提高财会课程的教学效果,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遗忘规律财会课程教学
一、遗忘规律概述
(一)遗忘的原因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作为信息加工的最终结果,是人们获得了知识并存储在了记忆中,而其反向结果就是虽然获得了知识,但在存储的过程中又丢失了,这就是遗忘。由此可见,记忆与遗忘是学习过程中两个互斥的因素,只有克服了遗忘,知识才会长时间停留在记忆中。为此,人们不断探索如何能让记忆存储被保留,并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被提取出来。而这需要首先要探讨信息被遗忘的原因,进而寻找解决方案。
1信息的干扰
由于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的信息量大,涉及范围广,因此就会出现先学的知识对后学的知识产生干扰,这被称为前摄抑制;或后学的知识对先学的知识产生干扰,这被称为倒摄抑制。由于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存在,导致人们所学的知识互相影响,从而影响了记忆的效果。
2信息提取失败
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到诸多知识,但在试图提取和运用时,却发现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这被称为“舌尖现象”,这种现象其实并非知识完全被遗忘,而是信息被潜藏了,当需要时找不到适当的回忆线索提取,但是这些被潜藏的信息一旦被某个相关线索触及便很快重新回记忆中。当然,信息提取失败还可能是信息消退造成的,这便成了永久遗忘,需要重新学习才能获得。
(二)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lls)在1885年最早研究了遗忘的进程,他运用了一套数量的方法,总结出了人类遗忘的规律,即:开始遗忘是很快的而在最后遗忘是很慢的。他将实验和所得出的规律绘制成了一条曲线,这就是非常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详见图1)
图1: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面对遗忘产生的原因和艾宾浩斯总结出的遗忘规律,如能将其在教学中加以有效利用,无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财会课程教学中学生容易遗忘的问题
(一)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是会计账户的名称,是企业设置账户的重要依据,其内容按照提供数据的详细程度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会计科目由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等五大类构成,每大类分别设有若干总分类科目,每个总分类科目可以根据企业业务的需要设置若干明细分类科目。例如,资产类下设置了诸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多个总分类科目,而其中银行存款这个总分类科目根据企业与不同银行往来结算又可以设置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不同的明细分类科目。面对众多的科目名称,以及每个科目核算的经济内容,很多学生感到很难记忆。
(二)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是指预先确定每笔经济业务所涉及的账户名称,以及记入账户的方向和金额的一种记录。即:在会计取得经济业务发生时的原始凭证后,要将其在记账凭证上进行反映,而记载在记账凭证上的就是会计分录。例如:企业从银行借入一笔为期三个月,月利率为1%的借款10万元,用会计分录描述则为:
借:银行存款100 000
贷:短期借款100 000
由此可见,会计分录有其特有的语言和格式,它是对经济业务做出会计确认,为经济业务记入账户提供依据。因此,为了确保账户记录的可靠性,会计分录的编制是非常重要的。而学生在学习会计分录时,虽然已经明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规则,但由于对会计科目记忆不够准确,对经济业务分析不够透彻等原因,导致记错分录,或即使记住了分录,也很容易遗忘。
(三)财务分析中的公式
财务分析中所涉及的公式对企业的预测、决策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会计报表上的数据,会计要据以做出财务分析。例如,从流动比率(即: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可以分析出企业短期债权人求偿权的保障程度,一般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流动比率过高,会影响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学习财务分析的过程中,学生要利用各种公式,针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等进行计算分析,给与综合评价,从而为企业提供财务预测、决策的有用信息。如果公式记忆不准确,则会影响财务评价结果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三、遗忘规律在财务课堂的运用
(一)注重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由于财会课堂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且课时有限,让学生随堂记住所有知识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培养学生提前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其通过预习提前进入课堂状态,提前了解老师将要讲解的知识点、重难点,带着问题去听课,将使听课更有针对性。根据遗忘规律,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我们可以把预习看成第一次记忆,而听课将是一次非常好的强化记忆。
(二)强化课堂教学,提高记忆的效果
在课堂上,学生将接触大量知识,而知识彼此之间将会产生前摄或后摄抑制,影响学生记忆的效果。因此,在保證知识体系完整的情况下,教师要尽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将形象材料与抽象材料相互穿插讲授,让学生多种感官协调记忆,从而有效减慢遗忘的速度。例如,在讲到会计分录时,可以通过板书让学生了解会计分录的书写方法,进而让学生在记账凭证上自己动手编写会计分录,实地当一次会计,通过对各种核算的演练,让学生记住每类业务所涉及的会计分录。
(三)引导学生重复复习,并周期性检查学生的记忆效果
学生在财会课堂上学习的内容使信息进入到短期存储阶段,遵循遗忘规律曲线,在有效的时间内,经过不断强化复习,才能让其进入长时记忆。遗忘曲线中最好的复习时间是学后的20分钟、1小时、8小时、1日、2日、6日、31日,因此,在学后及时复习,将会使财务课堂上所学的内容更牢固的保留在记忆中,并在需要的时候及时提取出来。同时,老师可以采取诸如抽查、小测验、学生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尤其是难以记忆的会计科目、会计分录、财务公式等,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综上所述,遗忘是包括财务会计在内的任何一门课程学习的最大障碍,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这是每个教师都在不断探讨的课题之一。因此,只有遵循遗忘规律,不断研究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姚本先高等教育心理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2]路海东学校教育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张国忠遗忘规律的探索与运用[J]继续教育研究,200212
[4]陆楠探索记忆规律,提高学习效率[J]科教文汇,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