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遗书中的“门状”
2014-04-29王使臻
王使臻
在传世文献中经常记录有某士人拜谒学者、官长时,须先呈递上门状,请看门人送达被谒见者,以求被接见。门状是由名刺、名纸、起居状等唐代时期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一类实用性书札演化而来,但其起源甚早。简牍时代的名刺,即在简牍上直书一行,书写姓名、字、籍贯等内容,使被拜见者一目便可了然来访者的身份或者其意图。
当书写载体从简牍演变成纸质之后,在纸张上书写姓名用于拜谒、拜贺等目的,则被称为名纸。在出土的新疆楼兰汉晋简纸文书中,有数件拜贺蜡节的名刺,既有木简形制的,又有纸质的。唐代前期,在纸上书写姓名,谒见某人号为名纸;在官僚日常交往中将下属官员具姓名于纸上,上达给长官,问候其身体起居的书札则称为“起居状”。约在唐代中后期,从名纸、起居状等逐渐演变为门状,实是将名纸的功能与官员日常参拜起居的起居状的功能合而为一了,其实是社会风尚发生重大变化的一种反映。宋人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三唐旧事“门状”条,记载唐代门状的格式较为详细:
门状,清要官见宰相,及交友同列往来,皆不书前衔,止曰“某谨祗候”“某官谨状”。其人亲在,即曰“谨祗候”“某官兼起居,谨状”,祗候、起居不并称,各有所施也。
稍晚一些的宋人孙光宪的笔记小说《北梦琐言》卷九记载门状的起源与叶梦得略有不同,但更注重记录了晚唐五代时上门状拜谒大官的风俗及门状格式发生的变化:“古之制字,卷纸题姓名,号日名纸。大中年,薛保逊为举场头角,曾作门状,人皆体效。洎后仍以所怀,列于启事,(将门状)随启(事)诣公相之门,号为门状、门启。虽繁于名纸,各便于时也。书云‘谨祗候起居某官。起居在前,某官在后,至今颠倒,无人改更。”(孙光宪撰、贾二强点校:《北梦琐言》卷9,中华书局,2002年,第198页)
根据以上文献记载可知,“门状”本是私人性拜谒时所通进的起居状,唐代时其格式末尾用“谨状”,但在五代宋时,却也出现拜谒大官时用“牒件状如前”等公文中的用语,施于官之尊贵及吏之长者,表示特别的礼敬,一时成为风俗。《石林燕语》卷3记载:“至于府县官见长吏,诸司僚属见官长,藩镇入朝见宰相及台参,则用公状,前具衔,称‘右某谨祗候,‘某官伏听处分,‘牒件状如前,谨牒。此乃申状,非门状也。”笔者认为,叶梦得称之为申状,不准确,其实仍是门状的一种变异,只是五代宋风俗沿用公状中用语而已。司马光《书仪》注曰:“旧云‘谨录状上,牒件状如前,谨牒,状末姓名下亦云‘牒,此盖唐末属寮上官长公牒,非私书之体。及元丰改式,士大夫亦相与改之。”
元丰改制以后,门状则略如唐制,末尾格式用“谨状”,去掉了“牒件状如前,谨牒”七字。门状在唐末五代宋发生演化,将公牒之语施于私状拜谒,原本是用于官僚社会里僚属参见长官的公状礼仪,随世风浇漓,渐演变成一般百姓参见大官时所用的起居问候之礼敬,是礼俗下移的表现。
五代时期的门状在官僚社会生活中往往成为面见大官僚的一个必要的先行程序。《五代会要》卷五记载官员奏事需门状:“后唐天成元年(926年)七月:百官要奏事者,临门状到,便许引入。”则呈递门状成为官员见皇帝奏事的必需程序。当诸州向皇帝进贡物品时,要具门状呈递给阁门使:清泰三年(936年)三月,阁门奏内外官吏对见例:应诸州差判官、军将贡奉到阙时,不朝见。只以名衔奏,放门见,赐酒食后得回。可见门状在五代政治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敦煌书仪文献《五代后唐时期的一种刺史书仪》记载了后唐时期地方官在京师拜谒大官时的两通“参贺门状”(赵和平:《敦煌表状笺启书仪辑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91-192页):
参贺门状
(之一)
具衔某:右某谨诣台屏祗候贺,伏听处分。云云。
(之二)
具衔某:右某谨祗候贺,伏听处分。
并着年、月、日向下具全衔某牒。
对照司马光《书仪》卷一中“谒大官大状”,与上述参贺门状的格式几乎相同,证实即五代时期的拜谒门状。按照传世文献中记录的唐五代宋门状的格式,在敦煌文献里发现数件实用性书牍中有如下几件“门状”。
(1)英藏敦煌文献S,529(2)《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定州开元寺僧归文上灵州节度使韩洙门状》(图1)。
定州开元寺僧归文:右归文谨诣,衙祗候,起居,令公伏听处分。牒件状如前,谨牒。
同光二年六月□日定州开元寺僧归文牒
S.529有五件尺牍,应是不同时期僧人归文的尺牍副本的抄录,后被粘连起来,在背面抄写了僧人(有可能就是归文本人)游历佛教名山、名刹的行记。第一件书牍是五月廿九日归文写给某和尚的,文中提到“昨于五月中旬以达灵州……即候夏满已来渐谋西进”,据此可知,同光二年(924年)五月廿九日归文已经到达灵州。则此件门状中归文拜谒灵州的大官“令公”,当系灵州节度使,“令公”是对其加官“中书令”的尊称。据史书记载:朔方、河西等军节度使韩洙在同光三年(925年)四月之前,韩洙在灵州境内已经自称为“中书令”。因此,此件门状中,同光二年六月归文拜谒的“令公”即是灵州节度使韩洙,故被僧归文尊称为“令公”。
(2)英藏敦煌文献S.76V(1)《后唐长兴五年(934年)正月一日行首陈鲁佾门状》(图2)。
行首陈鲁佾:右鲁佾谨在衙门随例祗候贺。伏听处分。
牒件状如前。谨牒。
长兴五年正月一日行首陈鲁佾牒
这件是府衙幕职人员行首在正旦拜贺长官而所上的门状,当是五代门状的原件。
(3)英藏敦煌文献S.76V(7)《乡贡进士刘某拜谒尊师门状》(图3)。
乡贡进士刘口:右谨祗候,顶谒尊师,谨状。(知。十八日,骞)
闰正月口日乡贡进士刘□
从门状可知,正月里刘某拜谒老师,恭贺节日,须上门状,但其格式与拜谒大官时的门状格式略有不同,无“伏听处分”“牒件状如前,谨牒”等公文用语,用“谨状”结尾,表明上大官的门状与上给私人的门状仍有细微差别,但二者是并存不废的,可证“牒件状如前,谨牒”一般是施于官府内的官僚的,若非官僚,则不用此格式。此件门状与其他六件尺牍废弃后被粘连起来用作抄写纸张,虽无明确记载年月,但与写于后唐长兴五年(应为“应顺元年”)的第一件门状应相距不远,应属五代时期的门状。这些门状之所以能被保存下来,实是因为S.76正面的《食疗本草》抄写在这些废弃的、时过境迁的实用书信拼接而成的纸背上,偶然保存了下来。
(4)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BDl904V《宋至道元年(995年)僧道猷门状》(图4)。
奉宣往西天取经僧道猷等:
右道猷等谨诣,衙祗候起居,伏听处分(贺。伏听处分)。牒件状如前,谨牒。
至道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灵图寺寄住
此件门状是北宋至道元年(995年)僧道猷往西天取经路经沙州时拜谒归义军节度使曹延禄的门状的草稿。从图中可以看出,道猷在草拟门状时将第4行的格式写错了,故将写错的文字用笔画去后,在第5行中间添加了正确的文字。因此,这件草稿便被废弃了。上状人“道猷”又见于北京大学藏敦煌文献D185《灵图寺寄住僧道猷上大王曹延禄牒》,二者应是同一人。此件门状与第(1)件门状类似,是往西天取经的僧人经过地方官府时,拜见地方节度使大官时所用的门状,用“牒件状如前,谨牒”“伏听处分”等公文用语,以示对长官的尊崇和礼敬。
五代宋时,按照官僚社会生活中往来的礼仪风俗,被拜见人在收到拜谒者的门状、名刺时,一般要归还拜谒人,有的还可能在门状上作批答。《欧阳文忠集》卷一四九记载,梅圣俞拜访欧阳修不遇,乃留名刺而去,欧阳修回书称其过于恭敬,而将其门状封还送回。南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一《神宗皇帝南牙谢访状》(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八·艺术类一·书画之属”,第81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569页下)记载一条宋神宗为皇太子时封还大臣李受所上的门状:
惟淳熙翰林学士承旨洪迈之父忠宣公皓,在燕山时尝得神宗为颍王时封还李受门状。受之状日“右谏议大夫天章阁待制兼侍讲李受起居皇子大王”。而其外封,题日“台衔回纳”。下云“皇子忠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国颍王名谨封”。名乃亲书。其后受之子覆以黄缴进,因藏于显谟阁,故皓得之。其事著于《随笔》。
此事也见于洪迈《容斋随笔》卷三“亲王与侍从官往还”条记载,洪迈称“始知国朝故事亲王与从官往还公礼如此”。宋人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记载宋仁宗为皇太子时在某官贺岁旦的门状上批示并封还给某官,封皮纸上称“皇太子某状”,并用“太子左春坊印”缄封。不仅亲王与从官往来礼仪如此,五代宋时,社会生活中私人之间往来的礼仪也是如此。在敦煌文献中有珍贵的记录:P.3449+P.3864《后唐时代刺史专用书仪》有“封门状书一通”“封门状回书尊”,可以确知有封还门状的礼仪与实践。英藏敦煌文献S.4571V(1)《某年十月衙内都部署使冯某谢僧状》,记录了五代时期某年十月某日衙内都部署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冯某在收到某和尚的拜谒门状后将门状封还的情形(图5):
伏蒙:法眷特垂访及,偶阙迎之礼,但增佩荷之诚。所留口(盛)刺焉敢当克。谨修状封纳,陈谢。伏惟照察,谨状。
十月日衙内都部署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冯口口
此状中得到的“盛刺”,当是某僧人的门状。该僧拜谒冯某,恰好冯不在家,故留下门状后离开。后冯某将此门状封还给上状人。无独有偶,约是五代后唐时期的S.76V(7)《乡贡进士刘某谒尊师门状》是五代时门状的珍贵原件文献,上有一行与原字体不同的批示:“知。十八日,骞。”可知是其尊师某骞在正月收到门生的门状时,批答已知,然后将此门状返还给上状人刘某。这件门状后来被废纸利用,粘连起来,用为书写纸张,后从江南传人敦煌,这件反映当时社会礼仪往来的珍贵的门状原件才被保存下来,成为五代时期社会风俗礼仪的珍贵见证。
[基金项目:本文属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出土唐五代公文整理研究”(13XZS00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