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外国人眼中的泰山景观
2014-04-29法思远马修进孟诗尧
法思远 马修进 孟诗尧
本文摘译自法思远(Robert ConventryForsyth)主编、上海广学会1912年出版的《中国的圣省山东》(Shantung,The Sacped Province of China in Some of Its Aspect)一书。该书是透过传教士的视角,在其所见所闻的基础上对自己活动的所在区域的社会、文化、经济、历史等问题提出的具体看法。本文则是通过古代泰山的景点布局、人文传承、自然风光等各个角度的记载和描述,对我们了解古代泰山和泰山文化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泰山之巅
泰山的山顶有一座小而朴素的玉皇庙。这个庙,现在称为玉皇顶,先前也叫作玉帝观,坐落在更为古老的太清宫的位置上。在天气晴朗时向西北方向俯视,越过奔流的黄河,可以看到大平原;南面可以看到整个孔子的故乡。在附近深谷的东北部,是一座观音庙,坐落在名叫后石坞的崖边,形成一幅美丽的图画。玉皇庙本身索然无趣,除了上面厚重的铁瓦,至少所在的位置是一个古典的胜迹。上帝的头衔有助于提醒我们这座庙所在的平台就是曾经用来祭天的祭坛。我们不经意站的地方,也许会是尧、舜或其他许多中国伟业的创立者顶礼膜拜的地方;并且这些地方也是历代许多最杰出的学者文人和政治家虔诚拜访过的。司马迁曾随皇帝来此,告诉我们祭坛处“晚上有光,白天有祥云”升起。祭坛的脚下是著名的无字碑,站在此处可以追忆过往。根据根深蒂固的传统共识来说,它是由秦始皇在公元前3世纪时建造的一座巨大的花岗岩丰碑。从地面到顶盖的下侧有15英尺5英寸高,是由一整块石头加工而成的,并且朝着顶端稍微有些尖细。石碑北面和南面的底部大约有4英尺宽,东面和西面有3英尺;各个角都有雕琢的痕迹。除了“帝”字之外,表面大部分都被磨光,它刻在东南角落(出自唐朝或宋朝时的手工艺),除此之外就再没有任何的铭文刻字了。据说这块石头并不是本地的,并且有一种最权威观点认为这是一块在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派人运来并竖立的纪念碑。司马迁详细地记录下秦始皇所立碑的碑文,但没有提及武帝所立碑的碑文。在宋代以前,尽管无字碑确实有被提及,但与秦始皇无关,在12世纪的《通志》中作为泰山上古代流传下的遗迹,将其命名为秦无字碑。16世纪的《岱史》中,这块石碑在“泰山新图”中被清晰地标记下,被命名为无字碑。
大约在离无字碑一步之遥的地方,立着一个确实是秦始皇时期的纪念碑。石碑大约3到4英尺,不规则的四面至少从高度上来说是成直角的,四边中最长的有2英尺宽。上面有秦始皇在公元前219年的刻字,一共12列,每列12字。第二篇刻字是十年之后由秦二世加上去的,这刻字占有十列和在石头斜切角上的只有3个字的短列。22列字中,第一面6列,第二面3列,第三面6列,第四面7列。这块石碑似乎在一段时间内是仰倒在地的,其背后的铭文因此得以保存下来,但是另外三面暴露在外;而且当它被再次竖立时,保存完好的那一面被改造成面朝南。无论如何,在1048年,由一个名叫莒的东平地方官发现,他制作了47或48字的拓片(毕竟,在他看来,这是清晰可辨的),使得在拓片的基础上一个新的石碑被雕刻出来。我们获得了关于这块石碑最精确的信息要归功于1113年的刘跛,在石碑的拓片上能发现222字,其中146个字清晰可辨。在16世纪末只有29个可以被辨认出来,而这两个拓片被保存下来,一个在岱庙,一个在土地祠。石碑最早所在的位置不详。到了1048年,石碑朝上,也就是在玉女池的西边,玉女池也正好位于碧霞祠的西墙外的一口井旁;在这里存至1730年的时候,有一个热心肠的人为了更好地保存它,把它移到了附近小庙的东庑里,然而这个好心的举动却造成了更大的不幸。1740年时,这个庙宇毁于一场大火,石碑也随之不见。两个含有7个完好的和3个残缺的字符的碎片被保存在岱庙里,但碎片看起来也不能确定它们就是原来那块石碑上的一部分。这些字符是以较小的篆书书写的,大约有2.5英尺(约0.76米)高,1.75英尺(约0.53米)宽。
玉皇顶的东南边过去是乾坤亭,这座亭子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它的地基和刻在一面大长方形围墙上的碑文保存了下来。有一条直通日观峰的小路经过这里,在峰顶处有一个凸起的平台,即登封台,据说这是宋真宗祭祀上天的地方。附近是探海石,人们站在上面可以欣赏到太阳从云海中升起的奇观。南面是舍身崖,许多人怀有通过他们的替死可以拯救那些即将死亡的亲属的生命的希望而跳崖。这条经常被朝圣者光顾的小路,在一条从玉皇顶下来的台阶下面急转向西,经过青帝宫的后面,青帝宫是一个没有什么特点的庙宇,但是从这里可以通向元君后宫的侧门。元君后宫是一个安静的、看起来很荒芜的地方,里面有泰山娘娘的卧像,有盛装打扮的和穿着便服的形象,又像晨起梳妆。这一卧奶奶的形象要追溯到明朝。在1614年时,这座庙的长廊里有一口完好的铜钟。两座庙之间有一条路向东拐就到了东岳庙的后面。这座庙作为泰山三个庙宇中最高的一座而闻名,如人们所料,它并不是最大的,相反,它是山顶上最小的、最不起眼的。但是它的隐蔽处有我们希望被保护起来的一块巨大的摩崖碑。它是一块有石刻的普通石碑,有标题,顶部和边框有花式字体装饰,均被镌刻在悬崖平滑的表面上。摩崖碑大约30英尺(约9米)高、16英尺(约5米)宽。碑上的字体是隶书,是726年唐明皇的御笔。经过了12个世纪的风吹日晒,却依然很清晰。在同样的悬崖处还有其他几种石刻,有些石刻是同一时期的。
沿着东岳庙旁陡峭的台阶向南走,经过官方具衣殿和休憩之所,再往西就到了碧霞祠的前院。这是泰山娘娘三个主庙中的上庙,这座庙是庙宇建筑中最高大的一座,香火也最为旺盛、最有名,有很多地方值得一观。它的起源应归功于在玉女池旁发现的玉女像。据说这座石像建于汉朝,在唐朝时跌落玉女池,并不清楚何时真正丢失。在1008年这里建造了第一座寺庙——昭真祠,在15世纪时扩建。16世纪初,玉女的名字改为灵应,并在几年后又改为碧霞。现在全名叫作天仙玉女碧霞元君。灵应这一名字仍出现在灵应观内,灵应观是三座娘娘庙中的下庙。在1585年,万历为泰山娘娘重修了一座气势恢宏的上庙,这促进了泰山娘娘信仰在民间的流行。这座寺庙于1740年在大火中损毁,并在1770年重建,对原来的建筑格局有很大的改动。在1907年又经过了一次大修。进入前院,从西到东会穿过修建于1661年的巨大拱门。一条宽阔的台阶向北引向一个露台,在这个平台上立着鼓楼、钟楼和一对精雕细琢的纪念碑。另外一段台阶朝着庙宇的大门楼,屋顶由铁瓦覆盖。大门楼通往主院,两侧分别有一个上覆黄色琉璃瓦的小亭子和一个上覆铁瓦的方形配殿。在庭院中央一个加高的平台上,是一个风景如画的黄色屋顶的亭子,前面立着两块不同寻常的铜碑,与其他碑的样式一样。碑大约14英尺高,做工精湛。底部的铭文因为被朝圣者刮去铜而变得难以辨认,被刮下来的铜被认为是护身符。庭院北边坐落着寺庙里主要的大殿,规模大且比例匀称,上覆铜瓦,金碧辉煌,每年春季,地上摆满了香客敬献的供品,高达几英尺。在殿内是一些古老精美的香炉。其中一些汉代打制的似乎在大火中毁坏,与其一同被毁的是刻有字的铁制的纪念碑。但是宋代的遗迹——泰山娘娘的图章幸免于难,仅受了轻微的损害,保存至今,据说,藏于泰安城的府库当中。从前庭南部的歌舞楼下经过,再往下走一段台阶到达一个小建筑,那是金阙原来的地点,金阙于1770年被移进了灵应观。小建筑的南面还有一个火池,是朝北放置的方形建筑,里面是香客们焚烧的纸钱。从西边的门楼出来,有一段主盘道,向下通过一条横贯天街的相对平整的道路,可以看到全是草房的稀疏村落,一年中除了朝圣进香的日子外,大部分时间都关着门。从这里顺着台阶向北走就到了孔庙,它与许多城市中官方建造的孔庙在布局上有所不同,它是一座单独的小四合院。在孔子庙和关帝庙之间的是北斗台,是在16或17世纪建造的一座较低的方形石塔,四面皆为拱门且中空。穿过天街这条路向下走并转个弯就到了关帝庙,这座庙位于山脊的深处。在这座庙的庭院前竖立着高大的门楼——南天门,或者叫三天门。在1008年之前,这座庙叫三灵侯祠,之后三灵侯祠这个名称也存在了很长时间,但是奉宋真宗的命令,和附近凤凰山上的关帝庙换了地方。南天门似乎不是在明代之前修建的。南天门西侧是月观峰,在北边的斜坡上有个天然形成的石门,叫作西天门。在汉代的古籍中认为月观峰就是泰山顶。
从南天门的拱门向下这条陡峭的盘路就是十八盘,或十八阶梯。十八盘位于陡立的两山之间,东边是飞龙岩,西边是翔凤岭,也许是这条伟大朝圣之路上最壮观的风景,同时它也是泰山的主要标志之一。了解十八盘的历史文化是有难度的。毫无疑问这条路大体上是沿着一条上山的古老的路修筑而成,但是在何时成为现在这样却不得而知了。这条路被称为盘道或盘路,“盘”的意思相当于“蟠”,是“蜿蜒曲折”的意思,或意味着一段路或台阶连续不断。汉代一本古籍中就有记载——盘道有超过50级石阶,曲曲折折蜿蜒直上,从盘道底到古老的封禅台距离有40英里。最著名的最后一段通往南天门的大斜坡确实存在并且比现在更加陡峭,这段路被称为环道,香客们往往借助绳索攀爬,现在最后125级台阶的两侧换成厚重结实的铁链。根据行走在这条路所消耗的体力来算,旧时粗略地估计这条路有20公里长,但在16世纪末经过仔细测量后将路面的水平距离减少至4384步,或刚过4.3英里,根据同样的测量结果,平均每阶的坡度为16.7°。十八盘大约有10英尺宽;有些地方相对宽些,有些地点相对窄些。大部分平坦的地方铺得很粗糙,较为陡峭的部分由狭窄的台阶组成,大约有6英尺高,是用来扩展整条路的宽度。这条路从南天门一直到岱宗坊,路的大部分都沿着河床修建,高度一般为10或15英尺,并且穿过许多小石桥。
沿着十八盘的台阶向下走,到了升仙坊,经过两三个小的休憩之后,穿过松树林,就能到达朝阳洞,是一个入口处被一个小神龛封闭的洞穴。在峡谷另一边与朝阳洞相对的地方,是引人注目的万丈碑——是乾隆皇帝的诗作,并命人刻在悬崖平滑的表面上。沿着两旁有柏树的小道稍稍向前走一段,很快就到了休息室和一个名为小天门的有着舒适树荫的平台。这个遗迹是当年秦始皇下山时突遭暴雨,在一棵大树下避雨的地方,为表示感激之情,秦始皇特以爵位名将其封为“五大夫”。这棵松树年代同汉代一样久远,大约存活至12世纪,但是其准确的位置经过数世纪后已消失不见。在下方的不远处,最后一棵松树得以保存下来。
下一个景点是榆木桥的别致木桥。走过这座桥,经过另一个更小的娘娘庙和增福庙,接着是一条叫作快活三的路,然后又爬坡至三倒盘,通常被称为二天门或二虎庙的地方,在山脊处是黄岘岭。这个岭,粗略估算,可以说是登泰山的半程之处。
泰山半程之景
回马岭有两座小的庙宇,也就是玉皇庙和娘娘庙。在娘娘庙的前面是壶天阁的巨大拱门——16世纪时称为升仙阁,在1747年改名为壶天阁。在这条路下穿过浓密的树荫,越过东西桥下白东急转向西流的小溪,然后就到了水帘洞。下一个就来到了三官庙,原来被认为是人祖庙,建于明朝。
向东北方向走一段路就到了石经峪,也叫经石峪。高山流水亭坐落在风景优美的山谷中,它是一座夏天避暑的石亭,是由万恭于1572年修建的。在亭子下面是溪床上伸出的一片宽阔平缓的石坪,上面是巨大的石刻。这个石刻刻的是整本的《金刚经》,用隶书刻成,这些字符大约有20英尺见方。
《金刚经》石刻的书刻者是何人一直无法确定,有的认为是4世纪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古文物研究者则认为这是出自生活在6世纪时的韦子深或王子春的手笔。不管怎么说,可以确定这幅石刻作品是宋朝之前的作品。
返回到路上我们就到了高老桥,据说这座桥名字的由来是根据古时候开创此路者的姓名来命名的。接下来在路的左边(路西)能看到斗母宫,建于1542年,是在古时龙泉观的位置上建造的;之后再路过许多摩崖石刻,就到了1620年建造的万仙楼。在万仙楼拱门的上层是王母庙。再走一段路就到了红门,是一座同万仙楼相似的拱门式建筑。
泰山山脚之景
红门西边是元君中庙。六月初一时在庙内举行的盛典是当地非常受欢迎的。路的另一边是观音阁,里面是一座非常有趣的千手观音像。东边是弥勒院。这里原来曾是具衣殿,是旧时官员登山时更衣的地方。山涧下面是一块奇怪的圆柱形岩石,就像一个巨大的树干横跨在溪流之上,非常值得一观。
红门东北方是大藏岭,它附近是垂刀山,在这里发现了第二封天书。
这条路开始变得陡峭,向下并穿过一个相当大的村落,尽头就是岱宗坊。但是首先要经过西边香火旺盛的关帝庙和玉皇庙(建于1580年),东边是三皇庙;并且在东边不远处是老君堂(作为古时岱岳观或东岳中庙的一部分,是10世纪时一个有趣的历史遗址)和种满了美丽而奇特树木的王母池;西边是大王庙。
与岱宗坊的西北面相邻的是古时建封院的地基,建封院之后改建成为升元观,1770年时是行宫,最近成为农学院。
在城墙建筑前面的这条路大概从这个建筑通向旧时东岳庙的后面,东岳庙是泰山上最低的庙宇。东边较小的路如今也通往城市的北门。
从岱宗坊沿着山脚蜿蜒的小路向西走,经过青帝观和一两个已经荒废了的寺庙,就到了普照寺。幽闭的位置和周边的美景,显明了这里是一处佛教寺院。这里是一处不同寻常的旧址,主要是因为有一座精美的舍利塔,这种塔在北京周边很普通,但是在这一带却并不常见。山谷附近满是杂乱的灌木丛。再往西就是上面曾提及的黄西河峡谷,或西溪谷。站在傲来山的高处,可以看到太平天国时形成的避难营遗址;在峡谷的尽头处是九女寨——高耸在九女寨平坦的顶部有一堆岩石,据说这是九座建筑和一座吊桥的遗址,很久以前有九位女子在此躲避战乱。
普照寺的南面是一座又小又丑的高里山,现在一般叫作蒿里,或者通俗地称其为号铃山。蒿里山山脉向东部延伸就是社首山,是古代帝王祭祀土地的地方。10世纪时,人们将佛教兴盛的盛况刻在石经幢上,但如今遍及山上的各种布局散乱的庙宇都控制在道教手中。向东边距此处有几百码远的地方是灵应宫或元君下庙。很奇怪的是这个地方很容易被游人忽视,这座破败不堪的庙宇其魅力在于庭院内种满了柏树。这座庙大概是在17世纪初期万历时期重建的。在第一个庭院内一个巨大的铜钟(1606年铸造)很值得一观;在两座主建筑前面的平台有石质栏杆环绕,设计、做工都十分精巧。但是这个地方的有趣之处是它实际上已经成为青铜器残件的收容所。在第二个庭院内,在高台上立着一座铜楼,正如我们看到的一样,这座铜楼原来在山顶的娘娘庙前,后来在1770年时不知是何原因被挪到这里。它的构造和通常的木质建筑一样,但建筑通体都被镀以黄铜(除了门、窗、祭坛,没有一样是其原有的)。屋顶是由四根铜柱支撑起来的,金阙四面装有很重的铜制构件,毫无疑问,原来这里是安装铜制门窗的地方。梁上精美的花纹装饰和屋顶的铜瓦,至今仍保持着当初镀金的光泽,这种镀金曾覆盖整个铜楼。经过测量,铜楼有15英尺长、11.5英尺宽、约18英尺高。寺庙内是碧霞元君的铜像,端坐宝座,或在法坛上,并且在碧霞元君铜像的两侧有三个较小的铜像分别站在一个石头基座上。在北京颐和园的庭院内有一座非常类似的铜楼,据说在山西五台山有不止一个这样的建筑物。为了能找到与这座铜楼和天书观内铁塔相类似的建筑,我们也许必须去看一下雅典、斯巴达的铜制建筑。在大殿内是11个巨大的铜像,有一个坐在中间的神龛内,在大殿两端分别各有一个,另外是八个站着的侍者。在大厅两端的两座巨大的铜像分别代表的是万历和崇祯的母亲,分别将其册封为九莲菩萨和智上菩萨。
在寺庙的后殿内是另外一些坐像。这里共有12尊坐像,所有坐像都远高于生活中的尺寸大小,不仅铸造精良,而且雕刻精美。起初它们竖立在泰安西郊的汶阳桥附近天书观内,自从二三十年前,这座庙宇穷困得无以为继时,它们被转移到现在的地方。
天书观创建于1008年,起初也叫作乾元门,根据地方志,从其名字所暗含的意思来看,这里是发现了天书的所在;在天书观的前庭内有一口深井叫作醴泉,在宋真宗封禅泰山的那一年,这里涌出了清泉。但是关于这座庙和这口井的来历还有些疑点。在1世纪初期这里变成了娘娘庙,但原有的名称还得以保留下来。百年之后的统治者将其名改为天庆宫,这相当没有必要,尽管现在重建成为一所官方学校,其名字天书观仍然使用至今。在前庭内井的旁边是一座小型的砖砌佛塔,佛塔从底部到顶部都被铸铁的板材包裹着,塔身上雕刻了龙的图形和其他一些花纹图案,并且还有一长串捐献者的名字。
这座宝塔是1533年在河南铸造完成的,是由社团或香会出资铸造,花费了大量银子。在道教寺院里是不常发现宝塔的,虽然17世纪时这里放了一个类似佛教徒的雕像,特别是天书观这样一个道教的寺院。沿着溪流再往上是清真寺,一个别致、年代久远的建筑。据说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们大约有三百家。他们垄断了抬轿的生意。上山的轿舆是由方形的框架构成,上面铺了条绒布作为座椅,以供人乘坐。两个可以弯曲的杆子用铁器固定在框架上,并且在抬轿人的肩上吊着长长的皮带和绳索,这些抬轿人照着古代英国抬轿的方式。通常都是抓住杆的底端,沿着陡峭的山路上下,或者当他们想在平路上休息时,抬轿人在轿子的两侧并肩抬着,这样坐在里面的人也可看到道路两旁的景色。在清真寺内有一所学校,波斯人和阿拉伯人都可进校学习。
由于篇幅所限,不得不使本章在此戛然而止,因此没有描述泰安城或泰山上有名的岱庙。当你远望山峰,才能发现内心。
摘编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