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与思考: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014-04-29黄丹丹
黄丹丹
摘要:民族教育受经费、师资、办学条件、信息资源和民族文化习俗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基础教育新课改的实施还存在不少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提高新课改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灵活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评价机制。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思考
自2001年6月国家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来,新一轮的新课改已经实施十三个年头。作为建国以来改革力度极大、波及范围极广、影响程度极深的一次重大课程改革,新课改以难挡之势冲击着整个国家的教育体系,对我国基础教育产生了极为广泛和重大的影响。[1]然而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民族教育受经费、师资、办学条件、信息资源和民族文化习俗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新课改的实施还存在不少问题,对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造成很大的影响和障碍。
一、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
新课程的实施取得的成绩是可喜的,但是在十多年的新课程改革实践中,课改存在的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特别是在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实施效果远不如其他地区。老、少、边、穷是少数民族地区固有的环境特点。经济落后、教育基础薄弱、生源分散、办学成本高、合格教师短缺、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特殊需要的教材、教具和双语师资力量特别缺乏等原因造成该教育发展水平低。在这样背景下实施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遇到的困难、出现的问题远比其他地区更多更艰巨。
二、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民族地区,因其历史背景的特殊性,使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既存在其他地区出现的普遍问题,又有其特殊的问题。
(一)新课改政策要求和民族地区实际情况脱节
作为全国性的课程改革,新课改具有和全国中小学课程相适应的普遍性,但其文化价值观往往更符合以汉族学生为主的主流学生群体。这对于我国文化多样、价值观念、语言、心理特征各不相同的55个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脱节的情况。如课程内容脱离学生实际生活和经验,使民族学生难以理解;教学设备简陋,教师水平有限,无法完全按照要求开展教学活动;经费不足,理论知识的缺乏使校本教材的开发成为当地的一大难题。语言理解上的障碍和双语教学的不完善使新课改更难满足民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的家长难以辅导孩子的学习,谈不上建立起探究型、自主型学习模式。种种问题都暴露出少数民族地区对新课改的“适应不良”,出现新课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和民族地区实际情况脱节的状况。
(二)民族地区教师和学生对新课程适应性差
新课程改革是以系统科学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具有明显的现代性和进步性。这种特点在发达地区基础教育教学中很容易被体现,但是在教学理念、教学资源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新课程贯彻起来显得力不从心。教师队伍存在照搬教材、生灌硬输、机械训练的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思想观念转变不到位,对新课改的认识存在误区等现象。在师资方面,教师数量不足、师生比、代课老师与岗位老师比例不合理、教师学历层次偏低、师资结构失衡教师培训力度不够也严重制约新课改在本地区的贯彻实施。在学生方面,当地学生家庭与学校配合不够,学生放学后很少自主学习,缺乏能够查阅的学习资源等也影响了新课改实施的效果。种种落后性都从各个方面限制着当地新课改的实施,影响了教学多维目标的实现。
(三)评价和考试制度成为课程改革的瓶颈
教育评价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确立的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所实施的各种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科学判定的过程。[2]教育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是课程改革的“指挥棒”。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等各方面都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3]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现行评价模式和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相背离,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教育教学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尽管学校在理论上对教师、学生的评价都提出要以人为本,改变过去重成绩、看分数的评价制度,建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不断提高的全新评价体系。而实际操作过程中,因教学内容过多,课时有限等原因,教师根本难以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又落入传统的教学模式,使用传统的评价方式。
三、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对策思考
基于对少数民族地区新课改实施现状的描述和分析,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何题及原因,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提高新课改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灵活度”
第一,在不违背新课改政策要求的大前提下,相关政府教育部门在新课改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更应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方法推进新课改。第二,针对新课程内容和民族学生实际生活和经验相脱离的问题,教育部门应予以重视并着力改善。应该从民族地区的民族性出发,把少数民族的生活技能、知识文化引入到学科内容建构上,引丰富和完善我国教科书的知识建构,提高我国民族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兴趣,产生感情共鸣,降低理解难度。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是具体课程实施者。新课程改革“成也教师,败也教师”。教师的质量直接影响乃至决定课程实施的方向、质量和深度。要达到新课程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师资队伍的建设。这支队伍的建设需要相关教育部门的支持和引导,需要教师们的共同努力。
首先要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教师培训,加大新课改教学观和教学技能的培训,使当地教师真正理解并运用于实际教学。其次提高教师待遇。除了提高工资外,可以采取增设奖金、福利等形式,给予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加强老师对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营造舒适和谐的人文工作环境。此外还可以设立专项基金,激励优秀毕业生到山乡任教,填补民族地区教师匮乏的缺口。此外教师自身要加强学习,正确认识新课改的意义和作用。有针对性、有目的地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转变落后的应试教育观念,努力成为新课改的主力军。
(三)建立健全评价机制,为新课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贯彻实施提供保障
评价机制的改革涉及到整个课程改革的方方面面,评价制度的滞后性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新课改的实施效果。建立健全评价机制,是保障新课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贯彻实施重要举措。具体而言,首先应转变评价功能,重视发挥评价激励、积极导向的作用。改变传统评价模式,发挥评价反馈调节、激励和积极导向等作用,让大多数学生而非仅少数尖子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其次,改变过于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的缺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是日复一日的学习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也必须深入学生发展的过程。关注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采取的解决方式,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起來。最后,改变评价内容侧重于课本知识,重视内容和方式的多样化。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看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加要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发展。在评价方法上,不能仅凭量化的考试数据结果来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好换,而应通过建立成长记录袋、学习笔记等多种方式,结合量化评价的客观性、简明性和质性评价的全面性、深入性的优点,实现评价方式和内容的多样性。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不仅涉及到课改方案本身和政府的支持,也取决于地方教育部门相关人员和教师的努力以及族地区学生的特定经济、文化生活环境等多方面。需要社会各界给予关注,需要政府等相关部门给予相关的政策倾斜和经费帮助,需要多方入手,多人群合力才能共同促成新课改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唐婷.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新课改实施情况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
[2]全国十二所重点示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2)
[3]杨建忠.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J].民族教育研究,2007(0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