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铜仁中职教育发展思考

2014-04-29周文庆董振华吴晓燕

理论与当代 2014年5期
关键词:铜仁市铜仁职校

周文庆 董振华 吴晓燕

现状:运作良好

近年来,铜仁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把职业教育作为实施“科教兴铜”和“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举措,全市职业教育有了长足发展。目前,全市共有职业院校17所,在校生4.1万人,专任教师1028人,初步形成了中高职业教育、公办与民办职业教育、学历与非学历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铜仁市职业教育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党政重视,发展环境逐步改善

铜仁市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9+3”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实施三年免费中职教育计划的统筹领导,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教育“9+3”计划的实施意见》《铜仁市职业教育百校大战规划》,围绕发展中职教育,各级各部门层层签订“双线”目标责任书和“七长”责任状(县长、教育局长、乡(镇)长、村长、校长、家长、师长),层层落实责任。

2.注重特色,品牌建设初显成效

一是创建品牌院校,如铜仁职院创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已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走在了全省高职院校前列。二是打造品牌专业,如药物制剂、畜牧兽医、茶叶生产等6个专业成为中央财政扶持专业。三是设置精品课程,已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8门、市级精品课程46门,开发本土化课程111门。

3.积极探索,办学形式多种多样

一是实行集团化办学。组建以铜仁职院为龙头,各区县中职学校共同发展的铜仁职业教育集团学校,高职引领中职发展。二是校校联合办学。铜仁职院、碧江区职校、江口县职校等与中国农业大学、贵州大学等省内外20多所高校开展联合办学。三是校企合作办学。市内职校与省内外数十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4.着眼需求,服务发展能力增强

职院及部分职校着眼于当地人才需要,转变人才培养方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如铜仁职院推动专业建设、社会服务与地方产业发展“零”距离对接,有9个专业获政府订单办学:印江、石阡、江口三县职校依托铜仁职院分别设立茶叶学校、黔东营养健康学校、梵净山旅游学校,职业教育紧紧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办学。

问题与困难

铜仁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全市实现同步小康对职业教育、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1.统筹整合不够,发展不平衡

一是对中职与普高布局发展统筹不够,全市中职校16所、普高43所,中职与普高发展差距大。二是对中职与高职发展统筹不够,全市中职院校16所,离职院校仅1所。三是对行业部门培训资金统筹不够,行业和部门各自开展职业培训,与职教发展结合不够,未发挥更好效益。四是区县发展不平衡,如思南、松桃两县同属大县,目前思南县职校生为3276人,松桃县职校生仅138人。五是有的县对职教资源整合不够,如松桃等县有中职校、卫校、教师进修学校、农广校,职能交叉,资源分散。

2.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

近年来,铜仁市虽然加大了职教经费投入,办学条件有了一定改善,但总体投入标准远不及普通高中,特别是部分中职校办学条件十分简陋:校园校舍面积不达标,职校建设资金缺口大,实训基地及配套设备缺乏,学校经费运转困难。

3.师资力量薄弱,结构不合理

一是教师总量不足。目前,铜仁全市中职共有专任教师1028人,师生比为1:33.3。若按国家标准师生比1:20测算,今后3年将缺专任教师2000人以上。二是教师结构不合理。现有职校教师中,大多数是从普通高校招录或其他非职校调入的,文化课教师居多,专业教师偏少,“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三是公开招考教师难。针对师资紧缺问题,各区县都加大公开招考力度,但因人事部门统一招考条件限制,符合条件的招考对象少,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才进不了职校。

4.学校管理滞后,办学效益低

一是职校管理大都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没有根据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及时更新办学观念和思路,学校内涵发展与时俱进不够;二是部分职校专业设置缺乏科学规划,形不成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职校服务企业、服务市场意识不强。职校主动与企业和市场对接沟通不够,企业对职校缺乏了解,企业需求与职业教育脱节,经常出现“技工荒”。四是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弱。职校没有很好地利用企业资源,在企业建立的实习实训基地少,学生实际技能操作训练欠缺,办学质量上不去,就业率和就业巩固率低。

现代职业教育是一种大职业教育,包括中职、高职学校教育和各种职业培训。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培养人才的需要,更是实现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战略需要。目前,铜仁市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迅猛增加,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刻不容缓。所以,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深化认识,加强统筹领导

实施“四化同步,一业振兴”战略,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大发展。职业教育发展事关铜仁扶贫攻坚任务的完成、同步小康的实现。对此,各级党委政府应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进一步深化对职业教育地位作用及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抓经济建设必须抓职业教育,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发展”的观念,真正把职业教育作为“战略工程”“民生工程”来抓,在全市上下形成重視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一是要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领导小组;二是要建立职教联席会议制度及工作推动机制;三是要成立市职业教育园区管委会;四是制定出台《铜仁市市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加强对职校达标情况进行考核评估验收;五是将“9+3”计划特别是职业教育纳入各区县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和任期政绩考核:六是政府加强对行业部门培训经费的统筹管理。

2.抓好规划,优化资源配置

一是要结合铜仁市“黔东工业聚集区、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乌江经济走廊”区域产业发展布局,制定《铜仁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2013—2020)》和未来3至7年紧缺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重点打造综合性职教园区,对接“两区一走廊”职业教育专业群、“一县一品一特色”职教中心。二是进一步理顺办校的管理体制,将铜仁职院和铜仁学院的中职学校剥离出来实行独立办学,设立为市政府直属的事业单位,由市教育局主管,充分发挥铜仁市中等职业学校的核心骨干作用,进一步按照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教育“9+3”计划的实施意见》和《铜仁市职业教育百校大战规划》整合各县区中职校现有的人力物力,集中力量真正组建起铜仁中职教育集团,做大做强我市的中职教育,为全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出一大批实用型本土人才。与此同时在教育园区统一规划建设一批有一定规模和专业特色的实训基地,面向各区县职教集团学校统一管理使用。三是抢抓当前国家重视建设应用技术本科大学和鼓励地方本科院校朝应用科技大学方向转型发展的机遇,启动铜仁职院“专升本”各项筹备工作,进一步做大做强高中职职业教育。

3.拓宽思路,扩大筹资渠道

一是要用活用足国发2号文件武陵山扶贫攻坚规划等相关政策,精心谋划论证储备一批职教大项目、好项目,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大盘子”:二是市财政设立职教专项经费,用于支持中职校争创国家和省级示范校重点校和实训基地建设,用于技能大赛奖励和特聘兼职专业教师;三是积极拓宽多元化融资筹资渠道,鼓励企业、社会、团体、个人投资办中职校,支持中职校通过职教资产抵押贷款参股教育服务等渠道筹措建设资金,通过兴办产业企业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弥补办学经费不足。

4.完善措施,充实师资力量

一是要进一步放宽职校在使用和引进教师方面的自主权,增加选人用人的灵活性,使学校能够根据专业需要及时引进和聘用急需专业教师。二是要将教师资格和编制改革纳入全市人事制度改革内容,尽快研究制定体现职教特点、符合相关要求的教师资格标准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办法及招聘录用选拔专业教师的配套政策。鼓励部门行业开展职业技术职称的申报工作。三是要针对“9+3”计划教师编制新增因素,向省里争取落实编制,积极推动从各行业聘任“双师”型教师、聘请能工巧匠进校兼职任教。四是要通过资助学费等机制,支持鼓励教师在职攻读更高层次学历学位,建立职校教师定期到园区企业实践服务机制,不断提高教师操作技能。五是要充分利用苏州对口帮扶和大连民族学院扶贫联络员驻铜的机遇,争取将职业教育纳入帮扶与联络的重要内容,建立结对帮扶机制,为铜仁市培养一批专业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

5.创新机制,增强办学活力

一是要建立职校管理与创新考核评估和奖惩机制,推动开展“名校…名师”“名校长”创建活动。二是要完善职教集团共建机制,鼓励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企业科研单位等参加,扩大市职教集团成员,建立有中高本层次参与的现代职教集团,推动集团共建共享共赢。三是要建立专业设置动态机制。在做强茶叶水利旅游等骨干专业、做精苗绣箫笛等特色专业的基础上,结合铜仁近年来引进的精细化加工业、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新兴产业等重大项目,及时调整对接市内外市场产业企业岗位需求的专业和招生规模。四是要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機制。加强中职校与行业企业在信息沟通、教学实习、培养就业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实施订单式培养、定向式就业,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零距离”对接。五是要加快中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实行分层教学及学分制弹性学制,鼓励学生参与资格技能等级鉴定考试,推行“双证”(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毕业制度,畅通就业渠道;组织力量编写本土职业教育教材:开展各种职业技能大赛。六是要建立鼓励支持职校毕业生创业机制,设立铜仁职校生创业基金,定期开展职校学生自主筹备创业推进评选活动,发挥金融、税收、工商等部门政策扶持作用,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责任编辑:江丹

猜你喜欢

铜仁市铜仁职校
贵州铜仁市石阡县第二小学
贵州铜仁市石阡县第二小学
贵州铜仁市逸群小学
贵州铜仁市思南县第三小学
寻味贵州——铜仁
天地大美——铜仁梵净山
看雪——铜仁梵净山
我的职校我的梦
轮杨树达义近旁任作
职校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