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杜威教育观的教师社会责任研究
2014-04-29游佳李兴韵
游佳 李兴韵
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认为教育者的责任有三:对知识的责任、对学生的责任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基于学校的社会作用,杜威指出:“教师不是简单地从事于训练一个人,而是从事于适当的社会生活的形成。”教师与社会生活是“从事”与“被形成”的关系,社会生活的发展源于教育者对它的打造,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可以使教育工作者自发地将教育工作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联系在一起。
一、教师——推动社会变革与进步的重要因素
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史来看,教育不仅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自教育产生的那一刻,它便有了提高人类生存质量,传递知识和培养人才的作用,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
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指出,“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作为教育活动承担者的教师在学校中所担任的工作必然有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他们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重要因素。教师教育培养的人才是社会各个岗位的生产力,他们必然承担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相应责任。
杜威认为教师对儿童的影响通过正面感染进行,教师是社会向积极方向变革的驱动力。教师将人类的知识成果通过最直接的教育教学手段传递给青年一代,帮助他们运用已有知识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促进人类社会朝着文明的方向发展。“通常的学校课程,忽视了今天的科学的民主的社会,忽视了这一社会的需要和理想,却培养儿童去为个人的生存而斗争,并通过这一点智力的‘修养以满足个人的享受,使之变得柔和一些。”杜威的批评至今仍有警示意义:今日的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一群为个人生存而斗争的人,无疑有违构建民主社会的目的,而教师的工作失误是这个时弊产生的原因之一。
一些教师的自身需求自我实现没有得到满足,致使他们的教育工作浸入功利色彩,因此对学生价值观取向的形成也造成了不良影响。特别是在当下,我国社会正处于由知识经济带来的转型期,各种社会舆论都在挑战着教育工作者的职业操守,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起社会关注的“怪论老师事件”中,老师因教导学生“读书是为了赚大钱娶美女”的观念而遭到学校解聘,教育厅全省通报和行政诉讼,这一事件就反映出了当代一些教师自身对社会责任感的轻视。青少年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尚未形成健全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对自身和社会的认知还需要教师合理地引导。
二、教师———构建民主社会的灵魂力量
杜威曾将教育比喻成民主的“接生婆”,它使民主在每一个时代得到更新的力量,民主代表着社会改革与进步的正向发展。杜威所强调的民主主义,“首先是一种联合的生活方式,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在他看来,民主主义的社会指的是:“全体成员以同等条件共同享受社会的利益,并通过各种形式的联合生活的互相影响,使社会各种制度得到灵活机动的重新调整。”“民主的社会必须有一种教育,使每个人都有对于社会关系和社会控制的个人兴趣,都有能促进社会的变化而不致引起社会混乱的心理习惯。”作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注入“民主”的观念,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懂得民主的真谛,这是培养民主社会公民,营造民主社会氛围的大前提。
(一)教育观念的民主
建立民主社会,首先应强调民主的氛围以及一种合理的社会秩序,并正确认识民主的概念。因此,教师应当把民主的观念融入教育活动中,通过民主的教育方式向大众传播民主与社会公正的观念,培养具有民主意识的人,从而最终形成大众的民主意识,为民主社会提供建设者和维护者。
杜威认为:“民主的出发点能够给行动以力量,并且指导批判性思维和教育思想。”如教师在讲授时可以持有自己的观点,但一定要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应将所有的观念呈现,将选择的自由交予学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学者也指出了这个问题:“教师应当以供学生和读者选择的态度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不同的观点,特别是不同的善的观念和生活方式表示宽容。”在教和学中贯穿民主的观念,教师和学生都应在平等的基础上自行选择所倾向的价值观念,教师不强行向学生规定和规划观念价值取向。
(二)教育手段的民主
杜威认为应当发展以学做相结合为基础的教育,使之与民主社会相协调。让学生在实践中懂得民主社会的生活方式,这是民主教育的手段之一。“民主也意味着以智慧为基础的自由的选择,这种智慧是和别人自由联合和交往的结果。民主是一种共同生活方式,在共同生活中,互相自由协商支配一切,而不是力量支配一切,合作而不是残忍的竞争是生活的规律。”在河南发生的“全班投票,逼死花季少女”事件中,班主任召集全班发起一场所谓的“民主投票”,用选票来决定女学生是回家教育一周还是留校继续上课,大部分同学选择了让女学生回家,这样的结果逼得女学生选择了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这使我们不得不反思所谓民主教育的实施方式,投票无疑是民主选举的手段,但在这个案例中,所谓的“民主”变了味,班主任没有正确认识学生享有的受教育权,打着“民主”的旗号,对所谓的“问题学生”进行残忍冷漠的排斥。同时,班主任也没有把握民主教育的真谛,对初中学生的教育不同于政治决策,如果生搬硬套所谓的“民主投票”,只会使“民主”成为扼杀生命的刽子手。民主的手段本应当以保障公民权利不受侵犯为目的,可这里的“民主”则是用来决定学生是否该享受本该拥有的权利,成了教师推脱责任的幌子,这是不合理的。
在学校教育中,尤其是基础教育中,真正将民主这一观念融入教育教学的教师凤毛麟角,然而,思想的塑造恰恰在基础教育中最易实现,民主的观念和意识也最易在低年级学生的头脑中根植。杜威所述的“民主的思想”,主张教师在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平等待遇的前提下,使他们通过平等的教育制度,在观念上也受到相应塑造和影响,通过这种塑造,使他们将来走上社会之后再继续将这种公平公正的观念传承下去。
三、教师——改良社会秩序的关键所在
杜威认为“教师即社会的公仆……他专门从事于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并谋求正确的社会生长”。社会秩序的维护,不但体现在法律方面的约束,也体现在道德方面的约束,它能确保社会良好运作而不致混乱,学校主要靠学校德育的实施来维护社会秩序。2008年安徽长丰县出现的“杨不管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反例,两名学生在地理老师的眼皮底下打起架来,老师不仅没有当场制止,还在对打架的学生进行语言嘲讽后继续上课,其中一名学生当场口吐白沫,老师仍继续上课直至铃声响起,之后该名学生被送到医院,经抢救无效身亡。在这个案件中,当事人杨老师不但没有第一时间制止学生的斗殴行为,且冷眼旁观学生的争执后进行语言嘲讽,漠视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如若此类教师再多一些,学生在学校感受到的只有袖手旁观冷漠的氛围和在维护学校秩序上的不作为,若他们将这样的观感带到社会上,显然不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同时,杜威认为,学校有着其他机构都没有的特点——改变社会秩序。“教育具有改变社会秩序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除了国家本身以外,任何其他机构都没有这个特点。”明确指出了学校之于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与特殊性,正好诠释了杜威“学校即社会”的教育思想。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校受社会变化的影响,同时也是改良社会生活的有效工具。因此学校对社会秩序的影响,除德育外,还表现在学校的显性规章制度与隐性文化氛围所营造的社会秩序上。曾经轰动国内外的“罗彩霞事件”中,罗彩霞的班主任老师就因擅自在学生档案中做手脚违反了国家和学校的规章制度而难容于理,更难容于法。教师的这种行为,不仅扰乱学校和社会的秩序,也會对学生的社会意识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和示范者,应当选择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中善的和值得遵循的社会秩序,遵循而行,以身示范,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为学校营造合理的“雏形社会秩序”的氛围,这是教师维护社会秩序的责任所在。
毫无疑问,学生对于将来从事的职业角色的认识和期望都可通过学校教育获取,学校教育可以说正培养着未来具有不同社会责任的公民,这需要教师持有全面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教师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向学生传递知识,也塑造着学生的人格。而如今新旧观念的碰撞,道德与价值的冲突,将教师的工作推向了新的高度和难度,也将教师的社会责任领向了一个备受关注的公共领域。他们的工作是社会变革和进步的灵魂力量,民主和谐的未来社会需要千千万万具备高度职业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当代的教师应树立合理的职业责任感,教书育人的同时应将社会的美德与信念一并带给学生,共创和谐的未来社会。
责任编辑:江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