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临近尖子生要休学
2014-04-29黄宁
黄宁
1
洁是高三的一名女生,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是班主任及任课老师都寄予厚望的一名“种子”选手。可是,就在距离高考不足两个月的最后冲刺阶段,她却提出了要休学回家自己复习的申请。理由是身体不舒服,失眠。这可急坏了班主任:回到家里,复习效果肯定不如在老师指导下的好,高考成绩必然会受到影响。他认为洁是因为学习压力太大,过于紧张、焦虑所致,故而建议她到咨询室来找我聊聊再作决定。
交谈之初,洁就坚决否定班主任对她身体与心理状况的判断,对于高考,她心态一直都很淡定,就是因为身体有病,又睡不好,整天觉得很疲惫,就算留在学校里,也一样学不进去,所以才一再请求休学回家。
“上学期期末,首先是身上的肌肉会莫明其妙地跳动,就像眼皮跳那种感觉,位置是不固定的,有时候身上某些地方会疼痛,位置也不固定,持续的时间不长,过一会自己又好了,因为出现得不是很频繁,所以当时我也没有在意。这个学期开始出现手抖、脚抖的情况,晚上平躺在床上的时候能感觉到心脏的跳动。听着自己的心跳声会比较烦躁,只有靠着棉被侧躺着才舒服些,也才比较容易睡得着。有时候会心慌、心跳,时间长了就觉得心很累,就像身体疲倦的那种累。”洁很详细地描述了自己不舒服的感觉。
洁说她为此曾去医院做过甲状腺功能与心电图检查,没发现什么异常。前些日子高考体检时,除了有轻微的贫血,其他也都正常。对于医生所作出的关于缺钙、受凉、疲劳、精神紧张等都会导致那些症状出现的解释,她并不信服,这次要回家的目的也是想到更大的医院去做进一步的检查。
2
既然已经排除了器质性的病因,洁身体的不舒服是否是心理因素导致的呢?
当我问及洁的家庭情况时,才得知她从小是在单亲家庭长大的,父亲在她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患急性黄疸去世,而手抖、脚抖、心慌、心跳等症状的出现是缘于这个学期刚开学时,她唯一的亲叔叔(因母亲长年在外打工挣钱养活四个孩子,洁平时是与爷爷和叔叔一起生活。叔叔快40岁了,却一直未结婚)因为胃出血被送到医院治疗,并检出患了乙肝。当她妈妈打电话告诉她这个消息时,她当时的反应就是浑身一个劲发抖,怎么也控制不住。父亲去世的时候她年纪还小,因此对生老病死感受还不是很深。而叔叔这一病,使她突然联想到自己这段时间出现的肌肉跳动与疼痛是不是预示着自己也患上了什么疾病?这种想法从此困住了她,不管是听课的过程中还是自己看书、做题,这个想法总会突然冒出来,每当此时,她就会感到一种强烈的恐惧与担忧袭上心头,相伴而来的就是一阵阵的心慌,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手和脚都发抖了。这些反应更让她整天忧心忡忡,根本没有心思复习,她想,如果身体不行了,学习再好又有什么用?尤其是去医院检查也找不到确切原因的时候,她更怀疑自己的问题严重。
了解至此,看来,心理因素在洁的“疾病”当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压力与焦虑并非是来自于学习,而是来自于对自己身体患病的疑虑。本来自己的身体已经有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再加上父亲与叔叔得的都是消化道方面的疾病,这使洁很自然地联想到自己是不是已经被传染上了,或者是存在更严重的疾病。后来出现的心慌、心跳、手抖、脚抖的症状,是她过度紧张、焦虑、担忧、恐惧而引起的,但她却归因为心脏有了问题所致。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人接受了有关病症的暗示,它可以造成心理上和身体各系统之间的功能紊乱,代谢失调,进而真的会出现该病的症状。但是,由于洁性格内向,她从没对老师、同学谈及家庭的情况,也没有提及对自己身体情况的担忧,直到要申请休学回家,班主任才知道她被身体的不适与失眠折磨了好长时间。而问不出个所以然的班主任想当然地认为她是学习压力太大所致,却不知她的真正焦虑来自于对患病的恐惧与担忧,若不加以及时调整,恐怕就要形成疑病症了。
3
因为洁是被班主任劝导来心理咨询室的,本身并不认为自己存在什么心理问题,在了解清楚她得“病”的前因后果之后,若直接跟她解释症状的根源,她不会信服,所以,我让她自己回想在她还没“病”的时候,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心慌、心跳、手抖、脚抖这些现象,而在“病”后,什么状态之下,她感觉不到这些症状的困扰;两位至亲的家人得病,又导致了她內心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这样的一种梳理过程,让她领悟到,紧张、焦虑、恐惧、担忧的情绪确实是在起着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是对身体康复极为不利的,从而产生想要调整心理状态的意愿。
生老病死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现实。我运用了霍金这个榜样来鼓励洁,霍金21岁那年就患上了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当时医生诊断他只能活两年,但他至今仍健在,只是在往后数十年,他逐渐全身瘫痪并失去了说话能力,可就是在这样的身体条件之下,都没有妨碍他成为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当洁对疾病能树立起一种接受现实、面对现实的态度时,自然能从内心升起一种积极的正面力量,不再整日陷入恐惧、害怕之中。
最后,我告诉洁,要学会自我放松,当那种不舒服或紧张的状态又出现时,尝试着把感觉集中放在体验自己的呼吸上,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这能有效平复自己的情绪,或者是顺其自然,不对抗、不关注,带着症状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心里有什么疑虑、不安或情绪不好时,要学会倾诉,多交流、多沟通,心境自然就开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