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艺术创作特色之我见
2014-04-29王韩笑
王韩笑
[摘要]众所周知,我国近现代钢琴音乐作品是中西音乐艺术文化相互碰撞与交融的产物。随着钢琴艺术在国内的不断发展与人们对其审美艺术要求的日益提高,蒙古族音乐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逐步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艺术特点,诸多音乐创作者按照蒙古族地区的实际生活与民间音乐改编创作了大量的钢琴艺术作品,并成为当地器乐作品的重要创作领域之一。基于此,文章试图就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的艺术创作特色这一问题加以阐释,从而更好地助推我国钢琴事业进一步地快速发展。
[关键词]钢琴艺术;蒙古族音乐文化;创作特色
自从钢琴艺术传入我国,它已历经了百余年的历史发展。在此期间,我国诸多作曲家创作出了优秀的、脍炙人口的、具有中国特色风格的钢琴艺术作品,其中反映出蒙古族风格的钢琴艺术作品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创作者们将传统音乐同现代技法巧妙地融合,使得钢琴作品不仅具有浓厚的民族意蕴,而且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这为我们蒙古族传统优秀音乐文化的发扬传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此外,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的创作背景主要是立足于蒙古族自身的传统艺术文化基础之上,我们从音乐作品中既能够充分深刻地感受到蒙古族艺术文化的厚重,同时也能切实地体味到蒙古族本身的人生观、价值取向与情感世界等,因而它也拥有极高的欣赏价值、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为此,我们要想较好地研究与把握这些蒙古族风格的钢琴作品,就要更加准确、深入地了解它们艺术创作的特色与内涵,从而为我们更好地深入作品、诠释作品奠定良好的艺术研究基础。
一、曲体结构的艺术特点
蒙古族风格钢琴艺术作品的曲体一般都是以内容精炼鲜明、篇幅短小精悍见长。但在曲式结构上却通常是以多样化的艺术形式而存在。创作者们按照音乐内容的具体实际需要,运用了形式各异的音乐结构方式,如我们大家常见的单一部曲式、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变奏曲式、回旋曲式、组曲等。同时,在这些不同的曲式结构中单三部曲结构则是创作者们在其音乐创作过程中较为常用的,但无论采用何种音乐创作形式,其最终目的都是要完整地呈现出音乐作品的实际艺术内容。
在铁英所创作的《内蒙古民歌钢琴小曲60首》中,所有蒙古族风格的作品都是来自于短调民歌的音乐素材,曲式结构也是一律采照原有民歌作品,以单一部曲式结构为主。如《大雁的幼雏》《捷德尔娜娜》等。除此以外,在其他作曲家所创作的钢琴曲中,也出现了一些单一部曲式结构的作品。如李世相的《活拨的菊花》;崔逢春的《黄昏》等。单一部曲式结构形式虽然在作品的篇幅上较为简短,但其所要表现出的内容却简明精炼,特别是在呈现蒙古族短调民歌的艺术表现风格上尤为见长。此外,单二部这种曲式结构也是作曲家通常所采用的创作方式,如桑桐所作的《内蒙古民歌主题小曲七首》中有三首音乐作品都是以单二部曲式结构进行编创的,即《思乡》《哀思》《悼歌》。如前所述,在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中单三部曲式结构是最为常用的,其曲式结构往往给作品以更多的均衡感。同时,由于单三部曲式结构的音乐作品通常带有再现的段落部分,因而就会使音乐的整体结构表现得更为完整而且带有浓厚的归属感,代表作品如:桑桐的《友情》《孩子们的舞蹈》;李世相的《飞向目标的箭》;斯仁那达米德的《鹿背黄骠马》等。
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除了上述三种较为常用的曲式结构外,还有较少的作品采用的其他的曲式形式。如莫尔吉胡在其作品《篝火》中采用了复三部曲式的结构形式,李世相在其作品《乌力格尔叙事》中运用了组曲的结构形式;叶尔达在其作品《安代主题变奏曲》使用了变奏的结构形式等等。总之,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在其创作过程中采用了诸多风格各异、形式多样的艺术手法来充分展现不同的音乐艺术内涵,从而这也进一步增强了蒙古族音乐的艺术表现性与感染性。
二、主调音乐织体的运用手法
奏性的音乐织体,它们共同演绎完成对音乐艺术形象的诠释与塑造。主调音乐的旋律色彩清晰明确、层次鲜明,突显旋律的整体轮廓与和声的艺术效果。因而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中所采用的主调音乐的艺术创作手法也充分地彰显出了蒙古族自身所特有的音乐旋律织体。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合唱性音乐织体
合唱性音乐织体的声色丰满,具有良好的共鸣艺术效果。如果一首优美恬静的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采用这种合唱性长音和弦音乐织体来表达某种思绪,就会显得淋漓尽致,如李世相所创作的《祖训》中的起始部分。
上面谱例中的前两小节运用的是合唱性琶音式的和弦织体,在PP的力度演奏下营造出静寂的氛围环境,近乎将人们带入遥远的时空当中,而思绪也随着音乐的进行而无限地延伸。从第三小节开始,在合唱性长音织体的映衬下,高音声部开始注入带有流动性的八分音符,同时小连线和跳音的巧妙结合,极具涟漪的艺术效果,进而也预示着后面的叙述部分将缓缓驶来。
(二)节奏性和弦音乐织体
节奏性和弦音乐织体通常具有明显的节拍特点,并拥有较强的律动感。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既有表现铿锵有力的,也有表现欢快愉悦的,还有表现抒情伸展的等等。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按照不同的音乐内容要求采用了相应不同类型节奏的和弦织体。
在上面的谱例中,主调声部旋律采用的和弦加八度的音乐创作方式,并与每小节的强拍重音弹奏相配合,非常具有舞蹈性的音乐色彩。同时,伴奏部分运用了八分音符节奏性和弦织体,迅速变换的演奏频率进一步使得音乐充满了豪放热烈的艺术效果。
三、复调音乐织体的艺术表现
复调音乐对于我们学习音乐的人来讲也许并不是十分陌生,它通常作为多声音乐的另外一种形态而存在,是和主调音乐相呼应的。它的音乐特点是许多旋律线条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时可以表现多个不同的音乐形象或是一个音乐艺术形象的多个不同方面,从而使得音乐作品更加立体饱满。其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法有两种:即对比手法与模仿手法。《序曲与赋格》就是莫尔吉胡采用复调音乐表现手法进行创作的,作品将西洋传统的复调技法与蒙古族风格的旋律织体完美地结合,为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日后的创作与广泛传播做出了探索性尝试与贡献。
(一)复调的对比手法
复调中的对比手法是指将多个不同程度的旋律对比着一同出现,它们共同体现彼此独立而又各不相同的音乐艺术形象。这种对比通常表现以下几个方面:即节奏的对比、声音高度上的对比、调式调性的对比、旋律发展走向上的对比等。在音乐表现形式上,复调的这种对比手法在突出强调彼此对比的同时也十分注重相互联系彼此呼应的艺术原则,它们相辅相成使每个声部有机协调地融合在一起。
(二)复调的模仿手法
所谓模仿复调手法是指相同一个旋律或主题在各种不同声部中通过顺次出现的方式有机统一地结合起来的复调音乐。从模仿的程度形式上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即严格模仿、自由模仿和变化模仿等。在铁英创作的《内蒙古民歌钢琴小曲60首》中的《大雁的幼雏》就巧妙地采用了严格模仿中的卡农式模仿手法。
上面音乐片段的左手声部连续不断地模仿右手旋律,直到乐曲结束处才终止了模仿。两个声部层次鲜明、错落有致,极具生动性和艺术性色彩。
四、结语
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虽然以中小型乐曲居多,但都具有各自的艺术创作特色与风格。它们不但在民族音乐元素的选用形式上多种多样,而且在艺术创作的表现手法上也各有千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审美要求的不断提升,蒙古族风格钢琴音乐正不断悄然地步入人们的生活空间,并以其自身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深深地吸引着人们。为此,作为我们广大的音乐爱好者与教育者来讲,我们有责任和义务通过对蒙古族风格钢琴音乐作品的艺术创作特色进行正确系统的梳理与把握,使其得到更快、更好地继承与传播,从而推动我们整个民族音乐事业的全面、快速、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