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境伦理学角度解读《瓦尔登湖》的现实意义
2014-04-29王超逸
王超逸
【摘 要】本文从环境伦理学角度探讨了美国文坛超验主义先驱梭罗主要作品《瓦尔登湖》的现实意义,以及这种现实意义在社会生活中的指导意义和文学内涵。
【关键词】梭罗 环境伦理学
对于文学作品来说,要想经久不衰则必须拥有一种凌驾于时空的终极关怀。“这种终极关怀所指向的是关于人的生存的根本问题,如人的自我认识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人的处境问题(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价值问题)及人生价值、人生意义及人的根本困境问题等等”。而梭罗在《瓦尔登湖》里所表达的深层含义则完全涵盖了这种终极关怀的所指内涵,尤其是在人的处境,人生价值意义等方面有着发人深省的论述,并且被西方誉为环境伦理文学的先驱。
一、环境伦理学
“环境伦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生存发展过程中人类个体与自然环境系统和社会环境系统及社会环境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之间的伦理道德行为关系的科学。”环境伦理学所研究的经典问题也是摆在全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人们面前最重要的道德使命:“什么是我们要做的?对于我们自己、我们的子孙后代、其他国家的人们、所有生物乃至整个地球来说,我们在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新世界的责任是什么?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来提高大多数人的长远的、最大的福祉?”利益是牵动各个涉及者的主线。人们为了利益,罔顾自然的伦理道德,肆意改变生命的规律,从而造成了铺天盖地的地震,雪灾,洪水,冰冻,干旱,雾霾,海平面上升,全球变暖,以及各种疾病肆虐横行……
在这种背景下,环境伦理学的经典问题成为了人类需要讨论和思考的重要问题:“在努力改善近来飞速发展的文明社会与自古以来不断进化的自然世界的关系过程中,我们将如何改变自己对人类美德、志向和自我实现的定义”? 关于这个问题,美国文坛巨匠梭罗用他朴实的一生阐述了自己的答案。
二、梭罗 《瓦尔登湖》的环境伦理学意义分析
1845年,梭罗独自带着一把斧子走进了瓦尔登湖边的树林里,他自建茅屋,自耕自食,并且没有停下写作,没有停下思考生命意义的脚步。“人类自己不也是大自、土地、泥土中的一部分吗?”没有什么人类高于自然之说,也没有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之说,我们人类之所以能够活着,能够享受生活的没好,不全都是大自然的恩赐么,我们人类与自然不就是个整体么! 如果按照梭罗所提倡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我们作为新社会人类的一个责任就是尽可能的朴素生活:不仅要在生活上和经济上表现,最重要的是整个物质生活的简单化。他对人们所谓的“时尚”产生了怀疑,质疑那种生活方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他呼吁人们不要因为贪图享受而破坏大自然的任何已有的平衡。“由于我们没有一个人能摆脱掉贪婪、自私和卑辱的习惯,把土地看作财产,或者是获得财产的主要手段,风景给破坏了,农事跟我们一样变得低下,农民过着屈辱的生活。他们了解的大自然,无异于强盗所了解的那样。”他以语言为武器,形象的批判了人类对于自然的改造,无异于强盗似的强取豪夺,野蛮而无礼。“我要。我要!我要…”——这已经是人类无法逃脱的心灵枷锁。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为何不像梭罗所提出的那样,简单,简单些,再简单些呢!难道大自然赐予的美好不够我们心存敬畏的顶礼膜拜么?难道我们必须要用对大自然的破坏和改造来证明我们的能力么?难道必须将狐狸的尾巴围在脖子上才能显现出女人的美么?难道必须食用珍稀动物的身体才能获得我们所谓的健康,抑或是单纯为了享受么?
梭罗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环境伦理学所讨论的“人类的美德”:“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他认为金钱不是我们追逐的目标,它不是必需品,我们唯一要重视的只有自身最宝贵的财富:时间。而时间的价值,则在与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了多少的精神财富,我们将自身的精神境界提升到了哪里。用心去建立我们的精神家园吧,物质有什么用呢?去探索真理吧!在真理的国度,没有国王与平民的差别,没有富贵与贫穷的鸿沟,我们的精神世界,才是永恒。
过上简单化的生活——欲望少一点,奉献多一点;追求外在少一点,追求内心多一点;物质化的东西少一点,精神上的东西多一点,是否就不会有惨绝人寰的战争,是否就不会有雾霾的悲剧,是否就不会有自然的复仇出现了呢?答案是肯定的。空调可以开小一点,多享受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难道炙热与寒冷不是大自然賜给我们的另一种美么?
三、结语
在美国工业化迅猛发展的十九世纪,梭罗能够超越当时的物质条件的限制,提出了具有环境伦理学意义的思想,不仅仅在当时有着重要的进步意义,同时对当今社会,甚至未来人类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瓦尔登湖》中所表达的思想足够让后人们去仔细的咀嚼寻味,足够赢得后世人的反思与求索,指引着我们未来前进的方向。单单从环境伦理学角度看其意义只是看到了梭罗精神体系的冰山一角。而随着时间流逝,我们会越来越意识到自身思想提升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物质上经济上的增长,也会看到梭罗的确是精神的巨人——正像先人们告诉我们的那样:永恒的东西会因时光的洗礼而熠熠发光,虚无的东西则会被埋没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飘渺不见踪影。
【参考文献】
[1] 邝福光 环境伦理学教程 [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6 65
[2] L. H. 牛顿 C. k.迪林汉姆 分水岭 环境伦理学的10个案例 [M] 吴晓东 翁端 译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2
[3] 梭罗 瓦尔登湖 [M] 徐迟 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