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口县农村基层干部培训需求情况调查报告

2014-04-29赵玉怀

农民致富之友 2014年20期
关键词:干部队伍建设培训需求农村基层

[摘 要] 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改革和发展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落到农村,对广大干部尤其是农村基层干部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是新形势下实现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战略目标的根本保障,是县级党校干部培训工作的重心。所以,河口党校要走出校门,服务基层。本文对农村基层干部培训需求进行了调查,提出来党校服务农村的方向。

[关键词] 农村基层 干部队伍建设 培训需求

[中图分类号] D42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0-0005-02

一、河口县农村基层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河口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州南部,与红河州的金平、元阳县、蒙自市、文山州的马关县、越南的老街市、谷柳市接界,处于昆明河济带、个开蒙经济圈辐射地带的最南端。全县辖4乡2镇4农场,29个村委会,5个社区,479个自然村,国境线全长193公里,隔红河与越南老街相望;距省会昆明469公里,距越南首都河内296公里,距出海口——越南北方最大的海防港416公里,滇越铁路、昆河公路、红河航道在此形成枢纽与越南对接,山区、半山区面积占83%,县内居住着瑶、苗、壮、傣、彝、布依等24个民族,2010年末总人口为10.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8.59%,瑶族占总人口的26%。河口口岸为国家一级口岸,是云南省唯一的瑶族自治县县城。河口县国境线长193公里,最高海拔2363米,最低海拔在南溪河与红河交汇处仅76.4米,为云贵川三省的最低点。河口县内农副产品极为丰富,有稻、玉米、木薯、甘蔗、花生、棉花、大麻、香蕉、菠萝、西瓜、荔枝、芒果、龙眼、咖啡等。森林资源有多种珍贵树种。矿产资源有金、铜、铁、锡、铝、锑、钛和汉白玉石,水能资源,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特殊的区位环境、特殊的民族结构,特殊的资源优势,决定了对河口的农村基层干部要有特殊的要求。

2014年3-7月,县委党校作了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在对4乡2镇4农场的党委书记,乡镇长,乡镇党务副书记,组织干事座谈中,普遍认为河口农村基层干部应具备以下素质:

1.农村基层干部要确立科学发展观

农村在转型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发展经济毫无疑问是第一要务。但实践也证明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会对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恢复和社会管理带来巨大的治理成本,无疑是竭泽而渔的短期行为。南溪镇反应的较为突出:南溪镇5个村委会2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900多人,采石企业8家。香蕉种植企业100多家,毁林上万亩。所以,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做到以人为本,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干部确立科学发展观。

2.农村基层干部要有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

体制转轨时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农村干部要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用经济的方法、民主的方法、综合的方法,公平公开公正地处理好当前利益分配,要引导农民探索发展经济新路,保障农民长远利益解决后顾之忧。河口跨境工业园区落户坝洒后毫无疑问影响着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这就要求农场、农村基层干部要有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

3.农村基层干部要有处理危机的应变能力

农村基层干部处在矛盾冲突的第一线,及时处理危机缓和矛盾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维护社会稳定,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土地征用、新农村资金补助方面诱发的危机表现较为突出。

4.农村基层干部要有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能力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促进农村劳动者素质提高,培育新农民;促进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营造新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发展新产业;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树立新风尚;促进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形成新机制,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干部具备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南溪镇的南溪村,全村110多户,800多人,有耕地170多亩,建有党支部活动室、党建宣传墙体,10多万元的标准化种苗培育室,投资100万元全长5千米的通村道路,铺设自来水管,自来水入户率100%。这一切基层干部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其他乡镇村寨,基层干部能力强的村寨发展就快。

农村基层干部处在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线,天天接触广大农民是排头兵,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管理水平、工作作风和言行举止,直接关系到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是否得到落实,直接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因此,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是县委党校的工作重心。

二、河口县农村基層干部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社会调查中,我们对4乡2镇四农场29个村委会,4个社区和部分村小组发放了120余份问卷,收回102份,提有81条意见,归纳综合起来,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方面:

1.对培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培训是干部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但实际工作中,往往偏重任用工作,忽视培训和再教育工作,认为培训是走形式,走过场,浪费时间、浪费财力、物力。

2.培训方法单一

干部培训方式,多以面对面“满堂灌”为主,以教材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我说你记,我讲你听,不问对象,千篇一律,形式单一。实践锻炼少,案例分析少、调查研究少,缺乏应用性、科学性、灵活性,不但难以提高参训者的学习兴趣,更无法提高基层干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训内容和形式不能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

河口农村基层干部近些年,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加入的年轻干部业务水平、业务能力较强,学历较高,开拓精神足,但政策理论水平和实践认知能力尚需进一步提高;年龄偏大的基层领导工作经验丰富,威望较高,但学历较低,缺乏创新意识,眼界不够开阔。因此,客观上要求培训工作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切忌搞一刀切。而以往的培训往往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只注重理论和思想学习,缺乏相关的专业技能和公共管理基础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没有根据干部层次、工作性质进行不同内容的分层对应培训,造成基层干部对学习培训不主动、不热情,没有形成积极主动的培训要求。

4.培训经费相对不足

要加强师资力量的开发配备,鼓励党校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业务进修和学术交流活动,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要加强合作,适当聘任高校专家教授和利用县外师资力量,实现师资、学科、教学方法等方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拓宽各方面的培训渠道。这一切均要有经费保障。

5.县委党校的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够

县委党校除集中举办村组干部培训班,还应乡(镇)村要求上门办班,比如党校2010-2013年在农村培训农业技术班就很好,社会对这种培训是肯定的,但上门培训党校没有有安排了。农村基层干部想学习技术也没有了

三、河口县农村基层干部培训要求情况的思考

河口县农村基层干部的结构有一定的特殊性,以南溪镇为例:全镇4个村共有村委委员12名,其中,男11名占总人数的90%;女占1名,占总人数的10%;高中文化8名,初中3名,小学1名。村民小组长32名,村团总支书记4名,村妇女代表4名。最大年龄33岁,高中文化1名,初中文化3名。有村支部书记4名,支部委员36名。特殊的结构层次,决定了培训要有针对性、时效性,要因地制宜,方法上要力求多样化。社会调查中,我们在4乡2镇4农场每个乡(镇)都召开了一次座谈会,选择了7个村委会召开了座谈会,对基层干部培训的需求情况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训形式上作到“四个结合”

一是培训时间上做到长短结合。在坚持对政治理论专业知识等方面进行较长时间培训的基础上,继续坚持不定期举行专题讲座、专家报告会促进知识结构全方位更新。

二是培训地点做到内外结合。发挥县委党校理论培训主渠道作用,同时拓展乡(镇)以及其他培训基地的联系。

三是培训方式上做到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在坚持传统培训模式的前提下,探索电话教学、远程教学等先进教学方式。

四是培训师资上做到专兼结合。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推动培训科学化、规范化,为全面提高培训质量提供智力支持。

2.培训内容因地制宜、与时俱进

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总目标是着眼于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素质、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培训内容也要围绕这一目标而展开。所以,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培训内容要有所侧重,不能面面俱到,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坚持实效、实用、实际原则,结合农村实际需要,按照缺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突出培训针对性和实用性。一要立足于提高農村基层干部的文化素质。农村基层干部普遍文化素质偏低,提高文化素质才能处理好正常的业务工作。二要提高农村基层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帮助农村基层干部熟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程序和方法,扎实推进村民自治。三要加强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和农村工作、实用技术知识、管理知识学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即履行职责的能力。要满足基层干部对培训最直接的要求,学以致用,要为他们的工作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使学习与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3.培训方法上力求多样化

农村基层干部人手少,事务繁多工作压力大,如果较长时间集中培训,不符合基层实际。要积极完善和推广送课下乡等深受群众欢迎的培训方法。针对广大基层干部在年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存在差异的实际情况,要坚持结合实际、注重实效、分层培训的原则。采用集中授课、现场讨论、情景教学、问卷、作业回收、远程教育、放录象、现场指导、外出参观学习等,基层干部容易接受的方法,充分调动参训者的积极性。

4.加强领导,开创培训新局面

县委党校作为培训干部的主阵地,要及时把培训重心转移到农村基层干部身上,把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到应有高度,要从未来农村经济发展和人才战略的高度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使县委党校真正走出校门,服务基层。力争每年每个基层干部至少有一次培训机会。为确保培训效果,课程安排由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统筹规划,协调农业、民政、科技、行政执法学部门制定具体课题。努力探索培训教育资源的整合机制,注重发挥专业协会学基层组织培训基地作用,创新培训方式,增强培训效果,形成全体党员干部关心支持参与培训工作的良好氛围,创造新型的学习型组织,努力打造学习型社会。

作者简介:赵玉怀,(1968.12-),男,湖南蓝山县人,2000年6月毕业于云南师大政治教育专业,本科,中共河口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高级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猜你喜欢

干部队伍建设培训需求农村基层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浅析高职院校教师参与酒店培训的必要性
小学科学国培计划(2015)县级教师培训团队“送教下乡”培训需求调查报告
加强培训供给侧改革,提高有效培训供给
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全球化时代大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初探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工会干部队伍建设
对企业计生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湖南西部地区乡村教师培训需求调研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