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秸秆还田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04-29徐长宏焦平杨瑛
徐长宏 焦平 杨瑛
[摘 要] 农作物秸秆富含有机质和磷、钙、钾、氮、硫、镁等多种养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可用作饲料、肥料和燃料及工业生产的原料。秸秆分布广泛、零散,且体积大、收集运输成本高,导致剩余秸秆难处理。如果把秸秆做成肥料还与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可观,可是秸秆还田技术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本文就耀州区秸秆还田技术应用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 耀州区 问题 秸秆还田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S1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0-0059-01
一、秸秆还田的概念
其秸秆还田就是利用秸秆粉碎机将摘穗后的农作物秸秆直接粉碎,并将其在地表抛洒,然后耕翻入土,使其完全腐烂后充分分解,最终成为一项农机化适用技术。秸秆还田为农民带来高产、稳产和丰产以及节约能源的同时节省土地化肥投入,又使生态环境得以保护,避免了因焚烧秸秆而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二、秸秆还田技术的分类
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秸秆间接还田技术为秸秆还田技术的两种形式。以机械的方式将田间的农作物秸秆当场粉碎,均匀的抛散向地表面,然后深耕土地,将其深埋于地下,使其腐烂并分解成为有机肥为直接还田技术。直接还田技术虽然没有使环境污染,但还田设备费用较高,使投资金额增加。间接还田有效的控制了环境污染,将秸秆家畜过腹、高温堆沤、沼渣等几种方式处理后再施入土壤,稳定且肥效高是一种综合效益较高的秸秆利用生产技术模式。
三、秸秆还田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1.农村劳动力不足
农民已经认识到秸秆还田技术益处,由于近年来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奇缺,秸秆的收集、转运困难凸显,造成大量秸秆堆积田头,或被焚烧,严重污染大气环境。
2.秸秆还田机械设备投入较高
据调查,秸秆还田每亩比常规作业增加了亩作业成本50-100元,增加了农民的投入资金,其主要原因是秸秆还田技术需要多道工序和相应机械配套作用。虽然秸秆还田可以节约化肥投入,增加土壤有机质,但在短时间内经济效益并不显著,且农民不注意对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将导致秸秆还田量少的现象发生。
3.自然环境不能有效消化秸秆
耀州區地处干旱区,年降雨量少,灌溉条件差,秸秆还田后,由于不能及时、充分腐化,造成大量秸秆残留耕层,影响下茬播种。
4.秸秆还田发展不平衡
川道、前塬地区经济、环境基础好,农民科技种田的认识度高,同时农业机械程度也高,秸秆还田面积就打大,反之,后塬、山区经济基础差的地方,秸秆还田面积就少。
四、为保证秸秆还田技术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秸秆还田的认识
通过对比试验,如土壤有作物产量、机质含量、经济效益对比核算,用科学的数据,列举事例,让农民看到秸秆还田的种种益处,认识到秸秆还田的经济效益。
2.严惩任意焚烧秸秆行为
采用有效的行政手段和强有力的法律措施,加强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机械化综合利用的法律与法规体系,增强农民环保意识,强化宣传,禁止焚烧秸秆,全面提高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的整体水平。
同时,加强农机体系专业合作社建设,为大力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将秸秆还田、配肥地力提高到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和绿色农业的高度来抓,建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3.积极发展农田水利建设
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改变当地小气候,同时,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种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