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优化策略
2014-04-29李长皞
李长皞
【摘要】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小学教育的头等大事,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一环. 本文立足于课堂实践教学,通过情景的创设、习题讲解演示,以一种动态、趣味化的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课堂教学优化的目的.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优化策略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战场”,教师知识的讲授以及学生知识的学习都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 当前,由于小学课堂教学受到传统教学思维以及社会大环境的束缚与影响,使得其更加趋向于“功利化”、“高级化”,致使课堂教学机械、死板,丧失应有的趣味性,无法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量实践表明,随着上课时间的推移以及教学内容的深入,学生坐不住、思维“开小差”、小动作增多等现象很频繁,教学效率明显呈下降趋势. 为此,本文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用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尝试着探索出一条优化之路.
一、设计情景,激发兴趣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类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情景直接影响着人类智力活动的产生与发展. 而情景教学法就是根据建构主义的“环境理念”创设出来的,现阶段,它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教学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领域. 当然,这里面也应包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相对于高年级学生,情景教学法更加适用于低年级学生,这是由其好玩心理、探索欲强、心智尚未成熟等小学生固有的心理因素决定的.
在使用情景教学法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是情景设计应以活跃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为根本目标,设计出活泼、可爱的情景;其次是情景设计应依托各种“平台”,例如游戏、小品剧、比赛等,从而将情景表演落实到实处;再次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情景创作、情景设计、情景表演.
情景教学法的案例设计:
1.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章“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加法法则.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初步学会两位数加法.
3. 教学难点:两位数数字的加法法则.
4. 情景设计:演示15 + 17 = ?
(1)游戏式:从学生中任意选取,组成15、17两个集团,然后将他们排成一列,再选取一名学生数出学生数. 然后再将台上的学生分成四个部分,人数分别为1、1、5、7. 再在地面上画出代表个位、十位的位置,让两个1站在十位上,让5、7站在个位上. 将个位上的学生排成一列,让学生数出12,将一位学生排到十位的位置上,个位上剩下2名学生. 最后将十位上的学生数数出来,让学生组成新的两位数32.
(2)教具式:教具式与游戏式的原理一样,都是先确定个位、十位上的小棒数,然后分别相加. 当个位上的小棒数满10的时候,摆到十位上去.
5. 规范总结:
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写“0”.
二、巧设问题,制造悬念
巧妙的问题设置不仅能够明确教学主题、深入教学内核,而且能够引起学生思考、激起学生的探索欲. 正是问题与悬念集目标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才使得问题教学法能够使课堂教学效率成倍地增加. 由于小學数学的接受主体为心智尚未成熟的儿童,他们往往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年龄段,具有强烈的探知欲,对于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 但与此同时,由于该阶段儿童的自控力较差、主动能动的目标性较弱,使得这种好奇欲具有发散性、随意性的特点,似乎对所有事物都有兴趣,但却又不成体系. 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了,而问题设置、悬念设计就成为最好的“工具”了.
在这里,问题教学法的实施需要遵循几个原则:第一,最密切原则,即问题的提出须联系课程内容,最好能直接反映教学的目标. 这就需要一线教师平时多实践、多积累,探索出最密切的问题. 第二,趣味性原则,即问题设置须具有趣味性,必须能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的“求知因子”,否则就是简单的教学问题. 第三,操作性原则,也可称为易解决性原则,即设计的问题不宜过深、过难,要存在被大多数学生所解决的“可能性”,否则可能会由于问题过难而削弱学生的探索欲望.
问题教学法的案例设计:
1.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五章“三角形”.
2. 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找到三角形的“构成因素”,能够按照边长、角度划分三角形.
3.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三角形的各项特征.
4. 问题设置:
(1)要求学生找出生活中的三角形,并简单画出图形.
(2)问题设置一:三角形中有几个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问题设置二:怎样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接着要求学生将测量的度数标记出来,观察度数有何特点.
问题设置三:用标尺精确测量三边的长度,观察边长有何特点.
(3)问题设置:你测量的三角形可归到下面的哪一类?教师可给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规定法则.
5. 总结验证:以锐角三角形为例. 锐角三角形是“三个角的度数都大于0度而小于90度”,然后让学生用量角器进行实际验证,看是否归类正确.
三、团结协作,尊重差异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提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以上情景教学法、问题教学法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这一思路,但若以“学生为主导”论,则团队协作法是最相称的.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团队协作体现了人类的语言、交际智能,是反映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 因此,当我们面临某些实践性、探索性问题时应多采用团体协作方法解决之. 一般来说,团体协作讲究“组内探讨、组间交流”,但若组内成员之间发生观点对立时该如何处理呢?这时就该应用“差异智能理论”,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鼓励不同观点并存,通过“再分组”的操作将“持同一观点者”划为一组. 综上所述,我们在小学生分组时就应按“分组→讨论→再分组→再讨论”的程序进行.
团队协作教学法在实践应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合理划分小组,可以以平时的教学安排为依据,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距离”来划分. 例如同一竖排的学生为一组,或者是将住在同一小区的学生分为一组. 这样不仅易于团队的理解与合作,而且减少了“操作上的成本”.其次,每一个小组设一名小组长,统筹协调组员之间的分工与关系. 一般来说,可由班级中学习较差或者比较调皮的学生担任,这样就达到了小组运转与促进后进生的双重目的.再次,教师可事先设定任务,也可以由学生自定任务.
团队协作教学法的案例设计:
1.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章“统计”.
2.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统计的一些知识,加深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理解.
(2)了解并使用常规的统计方法,进行相应的实践调查.
(3)学会分析统计表中包括的内容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
3. 教学难点:实际统计、统计数据分析.
4. 团队任务:
(1)划分小组,并安排小组长. 分配小组任务,再由小组长细化任务.
(2)编制统计表:如下图所示.
(3)进行实地调查,将统计数填入表格.
(4)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例如“学生总数”、“男生总数”、“女生总数”、“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等.
(5)课堂讨论,团队协作,解决上述基本问题,并将结果记录在案. 然后进行分组汇报,并将统计结果进行对比评价,选出“最优组”.
5. 总结:
团队协作能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其中,教师可根据所学内容具體设计.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优化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我们需要综合应用上述手段,而不是只依赖于某一种. 另外,在具体的应用中,情景、例题、游戏、问题、悬念等的环节设计将有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因而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多从这些方面来着手.
【参考文献】
[1]魏俊明.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感悟[J].考试周刊,2011(53).
[2]全日制数学课程标准[M]: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杨崇燕.浅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