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14-04-29黄元军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能力培养自主学习

黄元军

【摘要】 俗语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告诉我们传授给学生知识不如教授给学生一项技能,尤其在倡导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显得至关重要,这对学生以后生活、工作、学习都将产生影响. 本文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等方面对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高中数学教学

当前,自主学习能力已得到众多教育者的高度重视,被列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各教育者亦在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方法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快乐,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创新,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力与思想品行,为以后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自主学习本意就是体现学习主体本身的事情,要体现主体能动的品质,即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与交流、学会生存,具备与现代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学习、生活、交往及不断促进自身发展的基本素质. 那么如何提高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呢?如何改善以前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还主动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数学的美与乐呢?我想,一定要抓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模式.

一、自主学习的意义

1. 自主学习是个体步入社会后接受新知识的最主要的方式

当今社会,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依靠学校阶段所学到的知识去工作的比例是相当小的,有研究者提出,大约只有2%的知识是可以运用到工作中,其余的知识要从实际工作中通过自主学习获得. 这也就意味着学会学习的人在未来社会中将得到更多的机会,意味着人们在学校学习过程中,要改变依赖教师依赖课本的习惯,强化自主学习意识. 从这个意义上说,高中生实施自主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2. 自主学习可以调动学生的潜能

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注意到,不同学生用同一学习方法学习同一课程,接受知识的程度是不同的,这是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造成的. 所以教师应该对学习者不同的学习意识、不同的符合个体的高效学习方式给予尊重. 只有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选择适合个体的学习方式,才能激发和保持其学习兴趣,充分展示其个性,达到激发其潜能的效果.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自主教学的过程

依据学生自主课堂学习的心理结构与过程,以及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数学自主课堂学习首先要激发学生注意,引起求知欲望,促使教学目标向学习目标的转化. 为此,笔者设想出高中数学自主课堂教学的步骤.

1. 构建自主学习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向往或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往往来自于充满诱惑力的问题情境. 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生活实际与学生的求知心理所产生的认知冲突,构建并有效地把学生引入一种参与问题解决的情境之中,使其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长期保持一种有效的学习状态,以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

2. 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众所周知的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影响人的一生,而前提条件是建立在学习态度基础之上的. 学习态度是学习的重要认知,良好的学习态度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它是学习习惯的承载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起到督促、维护和支持的作用. 因此,要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先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好的学习态度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前提,在实际教学中,主要从下面两个方面来着手进行.

(1)改被动为主动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都会布置一些课堂作业或者是家庭作业,以督促学生更好地学习. 而学生本人却当做是完成任务般,做好就弃之一边不理睬,这就违背了老师当初的意愿,因此,要适当地对作业进行改革.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首先培养的是学生的学习爱好,只有结合爱好的作业,学生才不会觉得做作业枯燥乏味. 老师可丰富作业的内容或者是完成作业的方式,以此来促进学生学习,巩固之前所学的内容. 比如说:数学课后提出一个具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使学生明确该做什么和如何去做. 这样的作业不仅淡化了学生完成任务的意识,也因此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化被动为主动.

(2)建立学习小组

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我们有遗忘的现象,就是有时候老师强调不够深的内容会被深度强调的内容取而代之. 当这种情况出现之后,应该怎么办呢?可以建立学习小组,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相学习,互相督促. 比如: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让他们进行互相批改作业和检查,互相进行问答. 这样的方式不仅解决了遗忘的现象,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对比,也可激励学生产生学习的热情以及同学之间的互相竞争,让他们学会自我约束、自我学习,并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让学生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亲密,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之一. 3. 让沟通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应该充分相信学生能做好,应当将发言权主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且有探究性地学习. 放手让学生充分发挥,将责任交给学生,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有责任,有紧迫感,才能更加主动地去学习,让他们去体验当老师的感觉,让他们充分转动自己的脑筋,去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发现规律,并且在规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更加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同时也迎合了新一轮课标课改过程中,对重视知识的倾向,强调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让基础知识和技巧同时得到提升,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动力,提高自学水平. 在丰富多彩的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教学中实现学生潜力和创造力的提高.

4. 测量评价习得的新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自我评价模型

课程标准指出:对高中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以便自觉运用这些方法、策略探究新知識,解决新问题. 学习方式不同,评价模型也应该是不同的. 帮助学生建立高效、有效的评价模型,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以后人生的发展提供动力.

总之,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自主学习方式、评价测试模型,有利于促进学生提高数学成绩,有利于增强其他学科的学习能力,更加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肯定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灵活性. 教师也要利用科学的记忆模型帮助学生建立一套知识复习体系和自主评价模型,让学生从心理上喜欢学习,喜欢探索,认识自我.

【参考文献】

[1]王松泉,王柏勋,等.数学教学心理学基础[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程晓堂.论自主学习[J].学科教育,1999.

[3]蒯超英.学习策略[J].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4]杨曼.论数学自主学习[J].课程与教学,1995(8).

[5]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教学能力培养自主学习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与反思
解析情景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中应用算法教学的研究
高中数学任务型教学模式下分层教学的应用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