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进行即兴伴奏教学的
2014-04-29尹富贵
尹富贵
[摘要]钢琴即兴伴奏这门学科是高师音乐系一门重要学科,也是每个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门重要艺术,通常情况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但是能最后熟练运用这门艺术的却为数不多。文章讲述了如何进行即兴伴奏教学,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艺术。
[关键词]即兴伴奏;教学方法;高师;音乐系学生
最近几年,我一直在研究如何让这门艺术为大多学生所接受,并能开花结果。多年的潜心研究,把理论与教学实践想结合,探索出即兴伴奏的方法,培养出不少伴奏能手,取得了一点经验。总结如下:
第一,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因为高师音乐科学生毕业后绝大部分都得从事教育工作,分配到中小学做一名音乐教师,他们所面对的对象不是欣赏你高深的钢琴大作品和西洋的咏叹调,而是你动情的演唱和演唱不分开的富有情趣的即兴伴奏。如果伴奏织体节奏设计合理,它有一种无穷的力量被唤起,就能引起心灵的共鸣,激起学生审美的渴望。
第二,从理论基础上抓起。即兴伴奏看似简单,但是学起来比较繁琐,要求学生必须把乐理、和声、作曲、配器、复调等学科弄懂、弄协调,因为伴奏进行也是一种无形和声的进行,配器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伴奏效果的好坏。你在弹的过程中,歌声、左手的低音、和弦、右手的旋律,再加上各种音型,也是一种配器组合的结晶。所以从理论上要丰富自己的头脑,知识越多,伴奏花样也就越多。
第三,在课堂教学方面,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我每一堂课,都提前两周进行备课,如何把一首好的即兴伴奏完美地奉献给学生,自己下了一番苦功。下面就具体课例进行分析。例如《长江之歌》这首歌学生都会演唱,在和声功能配置上,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我启发同学发言,说错了不要紧,最后教师和学生共同把功能配置完后,进入了下一个课题,如何安排和声织体结构。我没有马上给同学弹奏出来,而是让同学先想,发挥教师学生双边活动的能力,最后确定最佳方案。先提问同学这是一首什么类型歌曲,有的同学回答是抒情的,也有的回答是叙事的,还有的回答是进行曲式的,最后教师给同学确定,这是一首以抒情为主也有叙事曲的稳定的进行曲魄力的歌曲。这首歌曲的前奏宏伟、有气魄,所以编配时,右手旋律弹八度的同时,最好加上和弦,声音结实画了长江秀美的景色和对源头的眷恋之情。歌曲进入第二句也就是B段,旋律和节奏进行都有所对比。我启发同学这句如何衬托和刻画?同学说出了各种想法,我又加以讲解。这是一句拟人的写法,把长江比喻成母亲,哺育了中华大地的优秀儿女,所以我提出用低音旋律,代表我们内心对母亲河的无限热爱崇敬之情,左手低音婉转的旋律加上右手在高音区下行琶音(代表流动的降水和不平静的心情)的衬托,寄托中华儿女对滚滚长江的感激之情,这样就给人一种音诗画的感觉。歌曲在两句之后马上进入第三句(A1段),也就是高潮之处,高潮出现之前用什么旋律引出来,我采用了左右手分开的八度形式:穷的力量在进发,也能给演唱者提高情绪起着一种无形的推动作用。第三句进入,歌者情绪高涨,旋律进入高音,音量宏伟宽厚,这时伴奏一定要跟上。此时我下面的想法和同学非常一致,右手八度加进和弦弹旋律,左手低音八度和弦伴奏变为密集型。紧凑非常激动的心情,右手上行八度旋律代表一种无穷的力量,旋律伴奏交相呼应,再加上歌者激情的演唱,给人一种音乐非常完美、气势磅礴、积极向上的感觉。整个歌曲编配完之后,我自弹自唱给同学欣赏,让同学到琴前观看演奏,因为听的时候感觉不到双手在键盘上的位置和力度以及教师的情绪等,通过观看使同学更能直接地接受了美的熏陶和伴奏手法。
这一课例充分说明,伴奏的编配不单单是旋律和几个和弦的问题,它必须帮助演唱者根据歌曲段落的不同旋律的变化和歌词表达的意义,巧妙地安排各种非常形象的和声织体伴奏,从而和演唱者形成一个完美和谐的统一体。
以上是我对即兴伴奏课教学的一点体会,但是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一堂课一首歌是完全不够的,要通过教师长时间引导,进行各种风格歌曲伴奏的教学,让同学举一反三,经常练习。还要引导学生经常听看一些音乐会和交响乐,积累自己的音乐词汇,引导学生善于开发创造,把教师和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并且加以发展美化,这样才能达到即兴伴奏教学的真正目的,使这一艺术学科之花茁壮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