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专业课无怨念
2014-04-29小飞虫
小飞虫
活学活用的动物生理学
《动物生理学》这门课,是所有涉及动物的生物学方向学生的必修课。这门课主要学习动物体生命活动及其规律,不仅知识点非常多,而且内容异常杂乱、难于记忆,加上额外的实验课……所以我们当初都是硬着头皮去上课的。可是几节课下来,大家都发现这门课原来这么好玩!朱晓彤老师独特的授课风格,让生理学知识不仅变得生动有趣,还能跟生活千丝万缕地联系在一起,让大家纷纷感叹:生理学就是生活啊!
有一次在说到“骨骼肌做功”这一节时,翻开书本,课本上写的尽是些纯理论的定义和影响因素。大家也觉得无聊,除了前排一直很认真的同学,其余的要么就在打瞌睡,要么就埋头玩手机。突然,前排“哇!”的呼声引得全体同学抬起头来:PPT上显示出一个肌肉硕大的健美运动员的图片。接着后排也受到感染,“哇”的分贝更大了。老师看到我们的反应,笑着说:“你们喜不喜欢这种身材的呀?”绝大多数同学都异口同声地说:“不喜欢!”不过也会有一两个男生突然捣一下乱:“喜欢!”
“我想女生应该都不喜欢吧,这肌肉太过了。问一下大家,你们有没有去健身房的呀?去的举手。”结果台下一只手都没举。“这就对啦!我儿子前段时间老是叫着要去健身房练肌肉,我就调侃他‘行了吧,你要去了以后到老了肯定成了一个球!知道为什么不?因为练这样的肌肉多是做无氧运动,增加的都是肌肉的宽度,也就是横截面积。一旦你不练了,慢慢横截面积又缩小了,这样的话肌肉间就会形成间隙,脂肪就会趁机而入,时间久了可不就成一个球了嘛!”
我们哈哈大笑,但同时新的疑惑又来了,那么怎样锻炼才能练出好身材呢?朱老师仿佛看出了我们心思,补充道:“身材很好的那些是长跑、竞走的运动员,因为长跑是红肌纤维参加的有氧运动,这样的锻炼增加的是肌肉的长度,同时消耗大量能量,才会让人变苗条。所以你们以后得多做长跑、游泳这样的有氧运动才行哦。”
这时候突然有位同学举手:“老师,我发现女性健美或举重运动员都有些男性化,这是怎么回事呢?”老师赞许地点点头:“这个问题非常好!为了保持肌肉或者说增加肌肉比率(女性的体脂率会比男性大),她们常常要打雄性激素,不过雄性激素打多了后果很严重,可能会导致不孕哦。好了好了,说点轻松的吧,你们吃鸡肉是喜欢吃鸡胸脯还是鸡腿呀?”
“鸡腿!”“鸡胸脯!”回答众说纷纭。“好了好了,说鸡腿的话呢就对了。就算是同一只鸡,骨骼肌的类型也是不同的,这也是造成口感差异的主要原因。从肌肉颜色上来看,它们有深浅的区别,类似于我们俗称的红肉和白肉。鸡腿属于深色的红肉,鸡胸则是白肉,所以理论上说是鸡腿比较好吃一点;而兔子则刚好相反,大家吃兔子的时候应该吃胸脯的肉。”这下,大家才恍然大悟。
在这样的氛围中,两节课的时间飞逝而过,原先那些艰涩难懂的肌肉方面的知识在朱老师的诠释下与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常识紧密结合,让大家听得过瘾极了。
通古贯今的植物生理学
除了动物科学方面,我们还有不少专业课也跟植物有关。一粒小小的种子蕴含了多大的能量,才能在以后的漫长的岁月中生长成为一棵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这就是《植物生理学》的使命所在。对农学相关专业的孩子来说,学习这门课的意义不仅是要弄懂植物的物质代谢、能量转化和生长发育等各环节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还要明白怎样让田间作物长得更好、产量更多。
对于完全没有农事经验的我们来说,这样的课似乎跟大家很遥远。然而,就是这样一门古老的课,在陈建勋老师的演绎之下却完全不一样了。每次上植物生理课,都会让我有种上文学课的感觉。陈老师经常会穿插很多民间的歌谣、谚语,让我们在领略田间乐趣的同时也加深了知识印象。
比如在讲植物水分生理和矿质营养时,陈老师告诉我们:“有收无收在于水, 收多收少在于肥”、“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而在讲到植物开花与光的周期关系时,陈老师又娓娓哼唱起一首民歌——《采花》:“正月里采花无花采,二月间采花花正开,三月里桃花红似海,四月间葡萄架上开,五月里石榴尖对尖,六月间芍药赛牡丹,七月里谷米酿成酒,八月间闻着桂花香,九月里菊花怀里揣,十月间松柏人人爱,冬天腊月无花采,霜打的梅花遍地开。”短短一首朗朗上口的歌,就把不同季节、不同月份的花道得明明白白,爱花的女生们很快就记下了这条内容丰富的知识点。
连吃带玩的桑树栽培育种课
提到植物,就不得不提其范畴内一门更专业的课《桑树栽培育种》了。这门课除了介绍桑树的生长发育内容外,更侧重于学习桑树的种植、看护以及怎样培育更优质的种子。如果以后真要种桑树这课还是挺实用的,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实属鸡肋。那它为什么最后居然那么受欢迎呢?原因就是它附带着非常有意思的实验课。
一般上一两节理论课后,我们就要去上一节实验课了。实验课会结合理论课时老师讲的内容,比如桑树从根到枝到叶再到果都有哪些功效等等,但这些显然满足不了我们,于是大家一边了解学习各种桑树的品种差异,一边拿个大兜子采摘桑叶拿回去煲汤。三四月的时候,别的地方还是春寒料峭,广州这边已经到了只穿一件衣服的季节,满满的桑葚也早已挂满了枝条:黑的,紫的,红的,白的,甚是惹眼。我们常结伴一起去摘桑葚,一边吃一边装袋里,到最后满嘴满嘴的乌黑色,一看就是贪吃的后果。
实验课期间我们必学的一个是嫁接,一个是种植。桑园入口处有几株“鬼桑”,枝条都是垂下来的,像小型的垂柳。老师特意把一株普通品种的桑树剪得光光的,作为砧木;接穗时就从那些鬼桑上取一截细短的枝条。老师是广东人,普通话不是很标准:“你们那个短枝条一定要削得‘茄茄的啊!”我们弄了半天才弄明白原来“茄”就是“斜”的意思,斜了才能更好地插进树皮中,再用保鲜膜包上就能保证能更好地长在一起。嫁接完毕后,老师指着旁边一株长相怪异,枝条粗细不一的鬼桑:“这就是你们师兄师姐的杰作!等过一两年,你们的也会长成这样!”
接着老师又从袋里拿出几根弯弯曲曲的杆,我们甚是疑惑:这是要做拐杖的节奏吗?可是也不像,因为杆下还连着根呢。“现在我们要学习种植桑树的特有品种——九纹龙!”真没想到,它和水浒里的人物的名字一样,形容这种桑树真的很贴切呢!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大伙也赶紧抄上家伙开始挖坑种树。“诶诶诶,坑要挖得大、要深,最好是方方的。一方面能让根吸收氧气,另一方面根深好吸水……那边那边,不要这么近,间距要大一点,这不是快生的品种!”老师往返于同学间一刻不停地嘱咐着。以前我总认为种树还不容易嘛,直到种了“九纹龙”后才发现种树也是一门学问。如今,我们手下那些光秃秃的“九纹龙”也长得颇具树样了。看来,这门专业课是个实用又欢乐的存在啊!
责任编辑:曹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