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昆虫学》实践性教学模式探索
2014-04-29王丽艳张海燕杨克军林志伟孙强邵红英
王丽艳 张海燕 杨克军 林志伟 孙强 邵红英
摘要:《农业昆虫学》课程是植物保护骨干专业课之一。近年随着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该课程面临着知识面广、内容多、实践强与课时少、深入差、实验少的矛盾,出现了植保专业毕业生对农业昆虫学的知识掌握不够,学习兴趣不浓,动手能力较差等问题。所以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着重强化对《农业昆虫学》课程大纲、内容、实验课、实践实习环节等实践性教学部分进行了改革尝试,归纳出一套适用于植保专业的《农业昆虫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方法体系,突显了课程实践的重要性。
关键词:农业昆虫学;实践性教学;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论文编号:2013-0532
0引言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十二五”发展战略目标要求,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提出了“注重质量,强化特色,提高水平,科学发展”的办学方针和“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1]。
实践教学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1]《农业昆虫学》是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的骨干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课程[2]。因此,仅靠在课堂上对一些重要农业昆虫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直观认识很难满足现代社会对“能力型”人才的需求。要现实这一目标就必须加强实践教学。
关于《农业昆虫学》实践性教学改革的研究较多,从课程的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以及实习等方面很多学者都开展了相关的教学改革[3-6],但是《农业昆虫学》具有地域性及动态性的特点,不同农业区域的生态环境条件和种植结构大不一样,导致农业害虫的种类、发生为害特点存在很大差异,原有的实践教学模式已适应不了现代化大农业的需求。为了适应黑龙江垦区大农业的需要,《农业昆虫学》实践性教学模式也要具有区域性特色。因此,对《农业昆虫学》实践性教学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尝试。
1理论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做到学以致用
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使学生把所学知识直接地应用到生产和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不仅应该重视理论教学,更要重视实践教学[7]。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及时将课堂讲授的内容应用到实践中,做到精炼讲解与具体实践指导相结合。例如讲到粘虫时,及时带学生到田间观察粘虫的发生及危害情况,学生通过田间症状及虫态特征观察,增强了对粘虫的感性认识,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同时,将班级同学分成小组,从5月初开始在学校附近试验田边设诱蛾器和黑光灯,学生通过每天的管理,了解粘虫在黑龙江的发生特点和发生动态,从而学会对粘虫的测报方法,掌握粘虫的最佳防治时期和防治方法。通过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效果显著。如2012年,黑龙江垦区大部分农场粘虫暴发成灾,工作在生产一线的毕业生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了生产实践问题,在粘虫预测预报方面表现突出,做到了适应大农业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
2更新完善实验教学大纲、改革实验内容及实验方法、优化实验课教学
在实验指导书应该更贴近该省农业生产的实际,不仅要有很强的针对性,而且又要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8],《农业昆虫学》实验课程是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分析问题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通过实验,不仅可使学生验证、补充和巩固理论的教学内容,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都大有帮助。因而对植保专业的同学来说,农业昆虫学实验对其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然而,原有实验课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主要是在室内观察害虫的形态特征,学生缺乏对田间害虫实际危害特点的认识。随着农业技术革新步伐的加快,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为此,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物保护系结合黑龙江省的地域特点及农业害虫的发生特点,针对农业昆虫学实验教学的具体情况及农业昆虫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不断对农业昆虫学实验教学大纲进行修订与完善,使实验教学大纲更贴近黑龙江省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生产的实际,紧跟学科发展的前沿。
现通过改革,将大部分实验内容改为田间综合性实验,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亲自到田间观察害虫的危害症状、采集和保存标本,然后将标本带回室内进行鉴定、总结,通过精炼讲解与具体指导相结合,室内形态观察与田间害虫识别及为害症状观察相结合,增强了感性认识,提高了创新意识和田间时间认知能力。
另外,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现多媒体与实物标本观察相结合,在对实物标本进行观察时,利用多媒体投影等技术手段示范昆虫的识别特征,使观察结果更形象、直观,提高了教学效果。
3紧密结合农作物生长季,发展多样化实习形式
《农业昆虫学》实践性教学与学生的生产实习、认知实习、劳动实习、课程实习等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田间认知和动手能力。
根据黑龙江季节性特点及《农业昆虫学》地域性特点,安排了不同区域的课程实习地点,学生能更全面地了解不同区域、不同作物害虫发生的种类及特点。在生产实习的种、管、收过程中,指导学生了解地下害虫、不同作物生长季害虫及越冬害虫的发生种类及特点。
从春季学生到黑龙江垦区各农场从事生产实习开始,结合《农业昆虫学》实验内容,将班级同学分成组,每一组负责一类作物的害虫采集和标本制作工作,在实验课结束时,每一组上交一类作物的盒装标本和一定数量的液浸标本,此项作为实验课成绩考核的一部分。实践证明,通过此项改革,既提高了学生鉴定标本、制作标本的操作技能,又提高了对田间作物不同生育期的害虫发生特点的认识和鉴别能力。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认知实习过程中,分不同阶段指导学生认识昆虫种类,采集、制作昆虫标本及防治害虫。
在劳动实习中,可结合不同类型的劳动安排一些昆虫实习的任务。如在玉米收获季,可以调查当地玉米螟的危害、防治效果及老熟幼虫越冬情况。
4建立实验、实习、科研及毕业论文实践环节一体化的改革创新模式
实践教学目标就是把实践教学环节,如生产劳动、专业劳动、教学实验、教学实习、科研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等组成一个与理论教学相对独立而又密切联系的教学体系[9-10]。研究将田间综合性实验、课程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论文有机结合,课内课外互相补充,形成实验、实习及毕业论文一体化。
根据该门课程的讲授内容,积极鼓励爱好该课程的学生申报创新创业项目,或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确定论文题目,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科研基地开展现场教学活动,吸引学生更多地参与科研活动。学生在选定论文题目后,可在完成田间综合性实验、课程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过程中完成部分论文内容。实验、实习、科研及论文的有机结合,学生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论文质量,更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实践创新能力。
5发挥大学生实习基地作用,充分利用实习基地资源
实习基地是天然的、开放的多功能的实验室,是学生成才的重要场所,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条件。实践证明,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相辅相成[1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办学以扎根垦区、服务垦区为宗旨,大力发展实习基地建设,具有良好的实习基地平台。该课程在具备良好实习基地平台的基础上,开展学生的课程实习,能够充分保证实习、实践的切实可行。如在农业昆虫学实习过程中,每年都能结合生长季节,分批次到生产基地开展调查,丰富了实习的内容实践性。但是实习尽量选择离学校较近的基地,如附近的农场和牧场。
6结语
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农业亟需大批全面发展的科技人才,植物保护专业是农业院校的基础专业,该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过硬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虽然以往的科学技术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在农业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仍需不断地深化教学改革,使学生能综合运用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教学效果[12-16]。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实验动手能力较差,缺少应对突发事件的敏锐思维等方面。通过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了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水平和初步科研的能力。实践教学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整体教学的质量与人才的培养,此项工作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性教改的思想和做法还在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肯定还有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农业昆虫学》课程本身就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因此实践性教学的模式不是固定的,随时间的推移要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今后将继续努力,通过多方借鉴和自身查找问题把《农业昆虫学》实践教学的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贝丽霞.强化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1998(3):65-66.
[2] 刘志萍,刘怀.《农业昆虫学》课程教学实习的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1):218-219.
[3] 席银宝,凌传秀,杨梅,等.农业昆虫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尝试[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811-3812.
[4] 李子玲,杨绍龙.加强农业昆虫学实践性教学的几点探索[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增刊):110-112.
[5] 尹健.提高农业昆虫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1997,2(总74):52-53.
[6] 孙兴全,孙越.植物昆虫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尝试[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3):196-197.
[7] 孔俊英,张立荣,董建臻,等.植物保护学院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4,6(1):26-27.
[8] 王运兵,王进梅,高扬帆,等.农业昆虫学的课程特点及改革策略[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6):82-83.
[9] 王永熙.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水平[J].高等农业教育,1997(3):21-24.
[10] 王永熙,任仲博,赵陆一,等.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水平[J].高等农业教育,1997,3(总75):64-66.
[11] 程华东,教学实习基地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9(1):68-70.
[12] 李晓明,李世广.植物保护专业普通昆虫学实验课教学模式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455-5456.
[13] 任立云,曾东强,李伟群,等.植物化学保护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8,27(增刊):128-129.
[14] 姚永生,冯宏祖,王兰.植物保护专业课程教学实习模式创新与实践[J].教学研究与课程改革,2008(2):47-49.
[15] 孙淑丽.加入WTO与科技人才[J].理论学习,2002(3):47-48.
[16] 吴贵明,向武云,王瑛.论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开发[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2,14(3):8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