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2014-04-29
国土资源导刊 2014年6期
1.本案主要涉及两方面问题,首先是村民宅基地究竟能否继承?
由于宅基地使用权具有明确无偿性、福利性与身份依附性,该性质决定了它必须由具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村民取得和使用,并因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消灭而消灭,不适用于继承。若允许其继承,将使继承人无端受益,有违公平理念。正因为此,土地管理法规定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
宅基本身虽然不能继承,但继承农村房屋的继承人可以“连带”使用宅基地。我国《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第49条规定:“继承房屋取得的宅基地,可确定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该规定确定了“地随房走”之原则,明确了继承房屋可以继续使用宅基地。
2.本案涉及的另一个问题是非农村村民可否无限期使用宅基地及其上房屋?
回答是否定的。“地随房走”原则并不意味着继承人享有无限期的使用权。《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第52条规定:“空闲或房屋坍塌、拆除两年以上未恢复使用的宅基地,不确定土地使用权。已经确定使用权的,由集体报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注销其土地登记,土地由集体收回。”也就是说,两种情况下,集体经济组织有权收回宅基地:一是继承人依继承权取得农村宅基地上的房屋后,空闲两年以上未恢复使用的;二是房屋坍塌、拆除两年以上未恢复使用的。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一旦继承的房屋灭失后,继承人是不能进行重建或者以其他方式继续使用这块宅基地的。因此,非农村居民通过继承房屋而获得宅基地使用权后,应及时对该房屋进行出卖、出租等处理,以免在符合上述情形时被村委会无偿收回。
(作者单位:辽宁省锦州市人民检察院)《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