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龙岩:整体搬迁解题地灾隐患

2014-04-29梁明哲郑雪蕾吕洪荣

国土资源导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金线自然村新村

梁明哲 郑雪蕾 吕洪荣

搬迁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改变,更是与现代生活生产方式的接轨,向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挺进。

前不久,村里组织我们这些老人去厦门旅游。导游听说我们从山里来,打算安排参观别墅。我们告诉他,不要去了,村里现在住的就是别墅。”

黄兴文老人说的“别墅”,就是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适中镇的新祠新村,这里是地灾隐患点整村搬迁新址。

5月10日,在全国防灾减灾日前夕,记者来到龙岩,见证了一处处地灾隐患点群众翻开了安居梦圆、乐业路宽的生活新篇章。

山里人圆了安居梦

汛期大雨,带给山村的往往是紧张不安。青山绿水环抱的新祠村,却显得安宁从容。

平整宽阔的柏油路两旁,一排排三层连体小楼风格统一,设计优美,占地节约;社区服务中心、医疗卫生所、便民超市,让山区的生活更加便利;小学和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塑胶操场和篮球场让山里的孩子尽情释放快乐的天性;创业培训中心满足了村民在家门口掌握致富技能的需求;老人活动室、健身步道、绿化景观、民俗公园,让村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情趣。

新村建设和城市小区并无二致,只是村民们更能感受到安全的生活环境所带来的幸福感。新祠村是革命基点村,坐落在地灾隐患点上。2009年12月,受铁路施工岩溶突水灾害影响,新祠村发生地面塌陷,“最严重的情况是100多平方米的房屋整栋陷进去消失了”。184户700多名群众撤离家园住进临时安置点,所幸无人员伤亡。

2010年春,政府出资筹建的新祠村整村搬迁工程启动。2012年一期107户入住,二期41户刚刚搬进新居,三期工程今年8月交房,采取公寓式小高楼设计以更少的占地安置48户村民。

77岁高龄的黄兴文是第一个撤离村庄也是第一个搬进新村的。险情发生时,他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当地干部背出了村子。新村建成后,被“强行”搬离的黄兴文并不恋旧:“现在的生活太舒适了。过去进出要走30多级石板台阶,现在出门就是平坦的柏油路。我每天早上运动完就去找老邻居叙旧,晚饭后也像城里人一样出去散步。”

新村全面实现强弱电、给排水、数字广播电视、宽带网络入户,生活废水则采用先进的微生物净化系统统一排放处理。黄老伯家里过去16口人挤在一起,现在4个儿子每户一栋占地8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平方米的小楼,皮沙发、木制家具、液晶电视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家的概念逐渐殷实起来。

龙岩市地灾隐患点整村搬迁和集中安置工作已开展10余年。依靠国土资源渠道下拨的地灾搬迁资金,结合省级“造福工程”、市级“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龙岩全力推进“出山运动”,目前已让5283户近2万名村民搬离了地灾隐患点。

走出门踏上致富路

搬迁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改变,更是与现代生活生产方式的接轨,向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挺进。

龙岩市地灾隐患点整村搬迁新址的选择,坚持“科学选址、合理规划、群众自愿、立足发展、确保安全”的原则,既避免产生新的地灾点,也考虑以靠近公路主干道和城镇为主,为打造坐观其景、住享其便、致富有路的现代化新农村搭建好平台。

新祠村借助紧邻高速公路、国道的交通优势和背山靠水的环境优势,找准村民就业转移之路。目前,金线莲和铁皮石斛等名贵植物种植、豪猪种苗培育、物流中转、生态旅游四大绿色环保产业基地已具规模,去年村财收入达15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4万元,昔日地灾村变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示范村”。村里每年拿出80多万元,用于村民医疗保障、老人生活补助、村民水电费补助、小区卫生保洁等,逢年过节每个村民还能领到红包。

在产业基地之一的紫乔雨金线莲合作社,20多名村里的妇女经过培训成为农业产业工人,正在熟练地组培、育苗、移栽。合作社是新祠村23名党员和村民代表入股成立的,过去他们曾是养猪户。由于养猪污染大,去年搬迁新村后,借助政府扶持政策,上马了金线莲组培栽种项目。

合作社一年组培60万瓶新苗,既可以自己移种,也可以分销给周边农户,带动大家共同致富。由于市场成熟,销路好,去年鲜金线莲产量达2150公斤,年产值150万元,实现利润70万元。为扩大规模,合作社今年又新上了10亩大棚。

林美英是合作社股东之一,也负责管理工作。打扮时尚的她对现在的工作环境非常满意:“过去养猪又累又臭,连身好衣服也不敢穿。遇到行情不好,猪只能赔本卖出去。现在工作轻松,环境也好。销路不好的时候,鲜金线莲可以烘干保存,风险小多了。”村民谢秀琴也在家门口找到了两份工,平时在水泥厂工作,下班和双休日到金线莲合作社帮工,一月收入两三千元,爱人在汽修厂工作,一家三口六七千元的月收入,日子有了很大的改观。

建新村不占一分田

地质灾害隐患点整村搬迁,面对着两大难题,一是钱从哪里来,二是地从哪里找。项目资金捆绑解决了钱的问题,在永定县抚市镇贝溪村,记者找到了第二个问题的答案。

现在的贝溪村集中安置了4个自然村,占用的仅是卢屋、詹屋两个自然村原有的旧宅基地。这两个自然村受2006年“6·18”洪灾影响,多数村民留居在洪水浸泡过的土楼里。近年来,贝溪村两委决心开展卢屋、詹屋旧村改造,同时把地灾隐患严重的溪仔口、龙潭甲2个自然村搬迁过来集中安置。

村里成立新村建设领导小组,请国土资源干部做顾问。领导小组统一思想:利用宅基地原址重建,决不能占用一分耕地。可是,反对声不绝于耳,村民们认为在耕地上另起炉灶更省钱省力。仅村民的思想工作就做了一年半。

转折点来了。贝溪村不占耕地建新村的做法,赢得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只适用于异地安置的省级“造福工程”,破例通过了贝溪村的立项,补助每个村民2500元重建资金。县里考察贝溪村后出台配套政策,对集中连片拆旧建新的农户每户给予上万元补助,此举既减轻了村民负担,也改变了以往“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的散乱局面。政策一到,新农村建设在全村迅速铺展开来。

建新过程中又出现了新问题:新村统一规划建设三层楼房,但人口多的家庭不够住,多建就会多占土地。领导小组决定,打破规划,向空中要地,人口多的家庭可以多建楼层但不能多占土地。村里最壮观的一栋5层楼,占地300平方米,安置了10户人家。

目前,已经有172户人家搬进了新房。贝溪村的土地账也是稳赢不亏:整村拆旧面积30万平方米,实际建新只用了17万平方米,节约出13万平方米的土地;地灾隐患点搬迁过来的2个自然村,争取宅基地复垦立项,又可以新增45亩耕地。村委会主任卢金泽告诉记者,村里下一步将发动群众,用好林、地、水三大资源,发展特色观光农业,要让这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发展成产业鲜明的旅游新村。

猜你喜欢

金线自然村新村
埋下一根神奇的金线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中国画《林涧·新村》
2025年山西垃圾收运覆盖90%以上自然村
花叶金线莲组培快繁技术
HPLC法同时测定金线莲中6种成分
河南所有贫困自然村 实现4G网络全覆盖
金线莲抗肿瘤活性部位的体外筛选及对LoVo细胞凋亡的影响
河南安排部署贫困自然村宽带网络全覆盖
被资本裹挟的“新村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