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测绘人向互联网学什么?

2014-04-29孙群

国土资源导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测绘

孙群

测绘一定要跟我们的时代相结合,一定要在应用服务上下工夫,不能守着摊子靠政府来支撑。

21世纪是我们国家地图学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步入快速发展的时期,成果越来越多,应用越来越广,学科交叉的特点是越来越显著。现代地图学的理论体系初步形成,数字化的地图和地理信息的生产方式已经实现,地理信息服务深入到各行各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得到不断的扩展和延伸。

数字化的地图学

如何在信息化时代重新认识地图学的内涵和发展,认识地理信息科学它的这样一个实质,并根据这个建立更为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科体系——近年来很多学者都在这个方面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比如王家耀院士提出,整个地图学的发展需要新的创新思维: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地图学经历了并正在继续经历着巨大的变化,以前的纸质地图叫地图,现在的地理信息系统实际上也是,还有动态的地图都是,所以这样一种创新发展,使得这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学科现在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传统的地图学已经被数字化的地图学所取代,正向以地理空间信息综合服务为核心的信息化地图学转变。以前强调的是生产制作地图,现在把地理空间信息服务好成为了整个学科的主要目的。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整个地图学的变化是全方位的:内容会变化,形式会变化,传播也开始现代化。德国孟立秋教授指出,地图学在当今这个充斥着移动计算、云计算和地质圆地理信息共享的信息社会当中面临挑战。她在分析现实世界和它的多重数字化版本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比较了政府机关部门、私营企业和志愿者提供地理信息的不同目的和特点:现在搞地理信息的人多了,有政府的,有各种企业的,也有志愿者,怎么把这样一个地理信息相互之间的协调好?志愿者跟我们这种政府机关这样一个部门,能不能合作共同推动这个发展?也就是说,我们的地理信息可能就是为公众服务,当然也希望公众多能够提供有用的信息,否则靠我们测绘人员来完成这样一个不停变化的地理信息更新,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有一定的难度。

个性化设计与实用性

我们做电子地图的时候,做各种信息系统应用界面的时候,需要考虑怎么满足各行各业的要求,从而进行界面设计的优化。

现在有一种专门搞“眼动实验”的研究,把计算机屏幕生成的地图界面,放在一个仪器设备上,让相关的人员去看,看观察者眼睛的关注点都在什么地方。圈子大的地方说明这个地方看的时间长一点,重点关注的是眼睛的运动轨迹跟符号的大小,从而了解用户对什么样的地理信息感兴趣。通过这样一次的研究,尽量提高我们行业服务的水平。

再比如看世界地图,一般的中国人首先看中国,看看欧洲、北美,看看澳大利亚,至于像非洲、南美洲很少人有关注。其中的原因可能是观察者出国机会比较少,也可能只关心认识的地方,又或者关注少的地方经济不是太发达、国家影响力不够。这都是眼动测试的结果。

对于一种好的界面表现方法,尤其是用户所感兴趣的,设计者必须要能够理解。因为这可能关系到服务水平质量的提升,就像厨师做出一个菜,一定让大家去品尝,要打分。地图拿出去,或者地理信息的可视化表达的效果拿出去进行科学打分是一样的道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地理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这种要求既包括内容,也包括表达方式,对产品的现实性要求越来越高,产品也越来越追求实用。

地理信息的更新

按照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很多要素是不断地变化,地理空间数据的现实性,直接决定着它的使用价值,所以地理信息更新成为测绘行业一项经常性的任务。

我们国家的测绘法规定,基础测绘成果应当定期进行更新,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社会发展急需的测绘成果要及时进行更新。那么这种更新的方法,我们有全面更新或者局部更新。全面更新指的是一个省乃至全国更新一次,这个更新的工作量非常大,像全国1∶50000更新一次需要五年的时间,需要国家测绘局和总参测绘局相应的合作。而在实际执行中,我国的行政区域一般分成几类,包括东部较发达地区、中部一般发展地区、西部发展比较慢的地区,像东部可能就是两三年更新一次,中部三四年,西部五六年。

按照要素分类,可以全要素更新,所有的地理信息——植被、经济、居民点、道路全更新,但是我们也可以更新部分要素,现在变化最快的就是交通跟居民地。还有持续性更新,这个是高测绘的人最希望的,就是各个省,还有军队都有相应的地理信息中心,有那么几个人天天在进行更新——只要新的地域、道路变化,实时地更新,通过数据库联网,把地理信息应用起来,发布出来,这是一最理想的状态。

以美国为例,从1990年开始,它有一个全国的交通数据库,在每一个县雇佣一两个退休的测绘人员整天开个车跑,跑完了以后通过网上产生需要变更的地理信息,提交到数据库上;另外七八个人专门负责核实,核实完了的确是变化的就更新数据库。它基本上每个月更新一次,每半年出一本全国的地图集。香港也基本上可以做到3-6个月更新一次。

有一个统计资料,从2007年到2020年,我们国家的预计建设规模有2万公里铁路,3.2万公里高速公路,100万公里的普通公路,1000公里的油气输送管道,20000公里的饮水渠道,以及6000万套住房。按照我们国家以往的发展规律来估算,几乎每次都是超额或者提前完成任务。所以更新怎么去实现,更新周期怎么去定义,各个省也许都有自己的规定。以天津为例,1∶500是两年更新一次,1∶1000是三年,1∶2000是四年,1∶10000是五年,西部地区像甘肃省他更新周期明确要慢一点,主要城市跟交通沿线是4年,农业地区是8年,其它地区10到15年。我想长沙肯定要跟天津差不多,整个湖南省的更新速度肯定不能比甘肃省慢。

国外的更新,基本上分4年、6年、8年。日本的话是城区3年,郊区5年,山区10年。比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要慢,所以我们的更新很重要。

移动地图与互联网地图

百度地图生产的公司很多业内人士都去参观过,有600多人,手指头大的房间,利用最新的数据在进行合成生产。因为你要搞互联网服务,搞位置服务离不开地图,你查一个地方附近有没有饭店,有没有宾馆,这种技术没有地图光是语言文字肯定实现不了。现在不少大的互联网巨头都进入了地理信息这个行业,比如我们手机上百度、高德,阿里巴巴、腾讯这些大的互联网公司都在搞地图。他们都知道这个方面的重要性。

移动地图跟网络地图虽然遵循了以前我们地图符号设计的一些理论、方法,但是由于它的运营环境、软硬件交互方式不一样。实际上很多的技术也不一样,我们测绘行业的人虽拥有最详细、权威的数据资源,但是我们做出来的图或者在我们手机上显示的城市地理信息成果,却没有人家商业公司做的漂亮。所以才说,测绘一定要跟我们的时代相结合,一定要在应用服务上下工夫,不能守着摊子靠政府来支撑,需要在应用服务上多想办法。

在互联网时代,怎么把互联网的地图。把移动平台上的地图做好,做得新,做得实用性很强,我们传统做测绘、做地图的人需要跟专业的互联网、商业公司学习。

导航电子地图是我们GIS市场目前最为成功的领域,重要的原因是导航系统从传统的车载导航服务向大众化应用发展。现在我们可以提供车道、路障、公交换乘信息,可以提供精细导航,提供交通的状况。设施状况的信息,然后提供包含更丰富、更详细的POS服务内容,提供更逼真三维的设计导航。在这个方面进行市场竞争,拼效果,拼信息质量。全国的话现在很多公司在做这一个,需求量也很大。

另外一个内容是面向其他行业的应用拓展。现在越来越多的行业部门开始应用互联网地图、移动地图开展行业的信息发布。办公的信息化跟空间分析的决策,像我们交通、资源管理、灾害防治、公共安全、设施管理规划,就是地理信息在它的办公系统里面起着支撑作用。所有的日常工作管理都离不开地理信息支持。

(本文根据作者在湖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大讲堂演讲内容编辑而成)

猜你喜欢

测绘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