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后的英雄

2014-04-29南无哀

中国摄影家 2014年6期
关键词:图片社玛格卡帕

南无哀

已经过去了70年,但摄影史上的英雄时代始终去而未远,似乎在等待最后一位英雄的出场。

在拍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那些著名战地摄影师中,你看不到约翰·莫里斯(John G. Morris,1916-)的名字。他也说自己不是摄影师;关于“二战”的照片,他只发表过两张,那是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战役之后,他随盟军进入法国,在诺曼底及其周围地区拍摄的,当时总共拍了大约14个120胶卷。拍摄之后,除了发表过的那两张,剩余底片和印片小样就静静地躺在文件柜的最底层,一躺就是69年,直到去年被著名策展人、图片编辑、美国联系图片社总裁罗伯特·普雷基(Robert Pledge)发现。在本刊编辑部,普雷基先生详细讲述了这些底片的发现过程:

“约翰准备拍卖他收藏的一些照片,请我去看拍卖照片的图录。以前他将收藏的照片很随意地就送给大学或图书馆,因为他没想到自己竟然这么长寿,而退休金又很少。在图录中,我发现了几张约翰自己拍的照片,于是我要求看全部图片,包括底片、印片小样和当时的扩印片。他先是拒绝,后来终于同意。他拍了大约14个120胶卷,三分之一的底片和部分剪过的印片小样已经丢失,我最后看到的有120张照片。我说这些可以做一本书,他还以为我在开玩笑!”

1944年盟军登陆诺曼底时,作为《生活》杂志伦敦编辑部的图片编辑,莫里斯统一协调该杂志6位前线摄影师(包括罗伯特·卡帕和乔治·罗杰)的战地报道,并亲自编发了卡帕那组著名的奥马哈海滩的照片。后来莫里斯在文章中回忆,为了保证第一时间将卡帕那组照片寄到纽约的《生活》编辑部,他丢开汽车抄近路,拿着底片以百米冲刺的速度穿过几个胡同,在军邮员就要扎上邮袋的那一刻,终于赶到。

只肖搭上一眼,就能看出莫里斯的照片与卡帕等战地摄影师的照片不同,虽然他们拍摄的可能是同一场战役。卡帕的照片切的是火线片段,记录的是生命与战争的正面肉搏,紧张、动感、死亡、硝烟味儿十足,粗啦啦地毫不修饰地直接端给你;而莫里斯的照片拍摄于战争发生之后几周,细腻、温情、人性,有一种人道主义的暖意和艺术的优美。这种风格的照片,在整个“二战”的战地摄影中极为少见。这不仅仅是拍摄地点的不同,更多地体现了一种气质差异。相机在手,卡帕像一个战士,莫里斯更像一位诗人。拍摄“二战”的著名摄影师大卫·道格拉斯·邓肯(David Douglas Duncan)对莫里斯的照片有高度评价:“就这个题材而言,你比罗伯特·卡帕拍得好!”卡帕是战地摄影的标杆,而用今天非常时髦的一句话来说,莫里斯探索了战争摄影的另一种可能性:不是战地现场而是战后摄影的可能性。1980年代中期之后,摄影中有一派专门拍摄战争、灾难后果的摄影家(aftermath photographers),今天看来,莫里斯正是他们的创派祖师。

但莫里斯与卡帕在精神上惺惺相惜,他们都属于“那一代人”:思想上左翼,有强烈的道义感,为人类正义事业不惜拼死一战。这是20世纪初的“那一代人”特有的一种极为高贵的精神气质,西班牙内战时从世界各国奔赴巴塞罗那前线的国际纵队,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旗帜下汇集成列。1947年卡帕等人成立玛格南图片社,当时莫里斯任《夫人之家》杂志主编,当年即拿出15000美元支持卡帕和斯坦贝克对苏联的采访和其他拍摄计划,这笔钱等于当年玛格南图片社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二。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莫里斯的支持,当时只有四个摄影师的玛格南恐怕垮掉无疑!后来,莫里斯更直接加盟玛格南担任图片编辑,将这家东撞一头西跌一跤的图片社带入正路。如果评选20世纪最了不起的图片编辑,莫里斯当是这个名单上的第一人。

2013年9月,莫里斯的30幅照片在法国佩皮尼扬国际新闻摄影节展出,立即引起极大关注和热议。这位一直生活在谦逊之中的图片编辑,在97岁高龄之时,终于以摄影师的身份出场,使得摄影史上的英雄时代,戏剧性地在一位“非著名摄影师”的照片里谢幕。

此处并无遗憾:莫里斯的作品不仅足以比肩任何一位著名摄影师,还带出了一段极为珍贵的历史,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注:本报道所发作品均选自《法国的某处—1944年夏天约翰·莫里斯摄影作品》(Quelque part en France : L'été 1944 de John G. Morris,Marabout, 2014)一书,该书中文版即将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欢

图片社玛格卡帕
慎始方能善终
玛格特·罗比将扮演芭比娃娃
蜗牛悄悄爬,最后也上塔
再近一些
盖蒂还有麻烦事,一家图片社也起诉了它
摄影师把照片捐赠给图书馆 却发现盖蒂在卖它
玛格南:决定性瞬间
马丁?帕尔:玛格南的新主席与新动向
中国摄协图片社落户798艺术区
别埋掉比豪车更宝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