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沾化冬枣降水适应性分析

2014-04-29任钟冬孙卫卫宗晓鸿李业民

农学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农业气象气象灾害冬枣

任钟冬 孙卫卫 宗晓鸿 李业民

摘要:据统计,包括暴雨洪涝、连阴雨、干旱在内的降水异常灾害是沾化冬枣主产区最严重的气象灾害,因此降水条件成为主产区最易产生不利影响的气象要素。为了解掌握沾化冬枣的降水适应性,对沾化冬枣产业化发展以来降水异常灾害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结合主产区唯一适用的沾化国家一般气象站降水观测资料,系统总结了沾化冬枣适宜降水条件特征,再结合各降水异常灾害受灾时段的降水情况,进一步分析总结对沾化冬枣不利的降水条件,估计部分致灾降水条件。

关键词:农业气象;冬枣;降水;气象灾害

中图分类号:S3-33文献标志码:A论文编号:2013-0857

0引言

冬枣果实成熟晚,品质极上[1],其中又以沾化冬枣品质为最[2]。但研究表明,沾化冬枣对气候适宜区有着严格要求[3],气象因素对冬枣产质量水平影响巨大[4-5]。随着生产管理技术的成熟统一,气象灾害也成为冬枣生产中最大的影响因素[6]。开展沾化冬枣气候适应性研究对提高沾化冬枣产质量水平,科学规划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是目前冬枣产业发展面临的科研课题[7]。

现有冬枣气候适应性研究多从品种引种等角度出发,重点倾向于温度、光照等条件的研究[8-9],其中极少涉及降水要素的分析,笼统且缺乏资料支持[10-11],目前尚无系统的、基于产区生产和降水观测资料的研究。2002年沾化冬枣产业化发展以来[12],产区完整规范的生产、受灾记录已积累10余年,结合代表性良好的降水观测资料[13],本研究拟通过统计对比,以期能够更加客观精确地了解沾化冬枣的适应降水条件。

1资料与方法

1.1降水异常灾害发生情况

对沾化冬枣产业化发展以来遭受的气象灾害进行统计。2002—2013年沾化冬枣共遭受气象灾害20次,其中11次由降水异常所致,可归为暴雨洪涝、连阴雨和干旱3类(以下统称降水异常灾害),其中又有9次为产区大范围受灾,灾害损失普遍巨大,有3次损失过亿元。从发生次数、影响范围、损失程度等方面来看,降水异常灾害均为沾化冬枣主产区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

为便于分析,对降水异常灾害基本情况进行整理。对多灾并发的,根据灾害影响分清主要灾害和伴发灾害。受灾范围限于局地,且面积不超过1000 hm2的确定为局地受灾,全产区普遍受灾,受灾面积超过104 hm2的确定为全区受灾,介于两者之间的确定为区域性受灾。参考自然灾害灾度等级划分标准[14],灾害损失不超过1000万元的为轻灾,超过1000万元的为中灾,过亿元的为重灾。

1.2资料来源

经整理后11次灾害相关信息,见表1。

由表1可见,沾化冬枣产业化发展12年以来,有10年因在某1个或几个生长发育期遭遇不利降水条件而受灾,受灾时间均在开花之后。

除表1所列灾害信息,开展降水适应性分析还需使用产区降水观测资料,且选用资料应连续、准确,积累时间不短于冬枣产业化历史,最好取自产区腹地。主产区符合以上条件的仅有沾化国家一般气象站(以下简称54730站)1处。而2009年7—10月干旱和2010年7月19日暴雨洪涝没有波及54730站所在地区,即可认为以上2次灾害受灾时段54730站降水条件并未致灾,应当作正常降水条件对待。以下采用54730站降水观测资料和另外9次灾害发生情况进行分析。

1.3统计项目与方法

为反映不同时间长度内降水条件的影响,除统计各生长发育期降水条件外,还需对全年、萌芽—成熟期(以下简称主要生长期)、始花—末花期(以下简称花期)和始花—硬核期(以下简称花果发育期)降水条件进行统计。统计项目为时段平均值和各类极值、日数。考虑到日照要素对连阴雨灾害发生有较为直接的影响,还需对各时段无日照时数进行统计。

先对54730站2002年以来观测资料进行处理,人工剔除9次降水异常灾害所影响到的当年各生长发育期资料,再对剩余资料进行统计。各统计时段只对本时段内资料完整的年份进行统计,统计时段内只要有资料被剔除,该年份即不参与本时段资料统计。如全年降水情况只统计全年无灾的2004、2006、2009年3年资料,成熟期则统计2002、2003、2007、2011年之外成熟期无灾的8年资料,而萌芽—花序出现期因从未出灾则所有年份均参与统计,其他统计时段按同理确定统计年份。

经上述处理统计得出的结果排除了不利降水条件的影响,可视为沾化冬枣的适宜降水条件,同时结合9次降水异常灾害期间的降水条件,可进一步分析得出不利降水条件。

2结果与分析

2.1适宜降水条件分析

经统计,沾化冬枣适宜降水条件见表2。

由表2可知,沾化冬枣在年度降水量417.0~841.5 mm时均未受灾,其各生长发育期降水分布极不均匀。历时约6个半月的主要生长期集中了全年9成以上的降水,其中约3个半月的花果发育期降水占到全年7~8成,历时约5个半月的落叶—休眠期降水不足全年总量的1成。降水量季节分布特征与华北、东北和内蒙等地区较为一致[15]。

历时均在1个月左右的萌芽—展叶、花序出现、成熟3个时期属于降水较少的生长发育期,累计降水量均在100 mm以下,大量级和连续集中性降水少,少雨多晴,尤其是萌芽—展叶和成熟期,曾经受2 mm以下的累计降水量和连续近1个月的干旱无雨天气而未受灾。

花果发育期是降水最为集中的时期。其中,历时2个半月的花期无灾年份累计降水量介于221.1~445.6 mm之间,平均为317.5 mm,占到全年降水量的5成以上,其中又以末花期降水最为集中,盛花期次之,始花期最少。花期相对多雨少晴,连续降水日数长,大量级降水多,集中了全年大部分的暴雨过程。硬核期降水量和阴雨日数总体介于花期与其他生长期之间,偏于少雨多晴,连续降水日数较短,降水状况波动极大,累计降水量6.1~232.0 mm均未受灾,无灾年份曾出现过100 mm以上的日降水和130 mm以上连续降水,以及连续近1个月的无雨天气。

以上分析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沾化冬枣适宜降水条件特征,限于统计年代短、站点少,表2数据不能作为沾化冬枣适宜降水条件指标,只可作为偏于严格的参考指标,实际适宜降水指标应较之更为宽松。

2.2不利降水条件分析

对9次降水异常灾害受灾时段54730站降水资料进行统计,对照表2分析沾化冬枣暴雨洪涝、连阴雨和干旱灾害发生条件。

2.2.1暴雨洪涝灾害分析9次降水异常灾害中暴雨洪涝发生次数最多,共发生5次,分别发生在盛花—成熟的各个阶段,受灾范围和损失情况大小不一,以全产区普遍受灾,中、重灾为多。现将受灾时段降水情况分析如下。

2013年盛花—末花期,因低槽和切变线频繁影响,从7月9日—28日共出现3次暴雨,最大日降水量达98.5 mm,最大连续降水量达141.7 mm,19天内累计降水量达372.4 mm。2005年和2012年末花期主要受热带气旋影响出现暴雨洪涝,前者受“麦莎“减弱后的热带低压影响,2天内降水量达108.4 mm,并伴有大风;后者前期受副高外围暖湿气流和切变线影响,后期受“达维”减弱后的热带风暴影响,在4天内出现大雨、暴雨、大暴雨各1场,日最大降水量达152.3 mm,累计降水量达256.7 mm,同时伴有大风,全县2.6万hm2冬枣受灾,损失达4.2亿元,成为损失最重的一次自然灾害。2010年末花—硬核期,受副高外围和冷空气活动影响,8月5日—25日期间共出现5次大雨,最大连续降水量达137.7 mm,20余天累计降水量达272.0 mm,全县冬枣受灾面积约达2.8万hm2,成为影响范围最大的自然灾害和受灾时间最长的洪涝灾害。2003年10月10—12日,受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出现大暴雨,日最大降水量达103.1 mm,最大连续降水量达123.7 mm,冬枣在成熟上市期遭遇暴雨洪涝和大风灾害。

由此可见,暴雨洪涝灾害多由副高、冷空气异常活动和北上台风影响所致,5次灾害中有4次影响到花期,有3次伴有大风。因其在不同生长发育期致灾机理不同[16],因此其成灾临界条件也不同。结合表2统计数据估计,1月滑动降水量在花果发育期超过 250 mm,成熟期超过100 mm,或连续降水量在花期超过100 mm,成熟期超过50 mm,均极易造成洪涝灾害。

2.2.2连阴雨灾害分析沾化冬枣产业化发展以来共发生2次连阴雨灾害,是次均损失最重的降水异常灾害类型。受灾时段降水情况如下。

2007年成熟期,受异常偏强的副高外围暖湿气流,以及冷空气、切变线等共同影响,9月26日—10月12日共17天内降水日数和无日照日数分别多达12天和14天,最长连续降水日数长达7天,全县冬枣受灾面积超过1.5万hm2,损失接近4.2亿元,成为损失最重的自然灾害之一。2011年硬核—成熟期,受副高外围、切变线和低槽活动影响,从9月11日—18日8天内降水日数和无日照日数均多达6天,最长连续降水日数长达5天。

可见连阴雨灾害多由较稳定的副高外围和切变线影响所致,在主产区多发生于果实生长后期。结合表2数据估计,当硬核期、成熟期连续降水日数达到5天,或在成熟期降水日数或无日照日数超过10天时,即很可能因连阴雨受灾。

2.2.3干旱灾害分析沾化冬枣主产区水浇条件普遍较差,尤其是54730站所处中部和东部地区基本无水浇条件,该站所在地区共发生过2次干旱灾害,受灾时间较长,均超过3个月,但灾害影响总体小于其他2种灾害。

2次干旱灾害均因降水长期偏少所致,其中2008年6月1日—9月9日累计降水量162.8 mm,较同期无灾年份最小值偏少48%,2002年7月1日—10月20日累计降水量仅99.5 mm,较同期无灾年份最小值偏少46%。以上2年花果发育期累计降水量分别为191.9 mm和163.2 mm,较同期无灾年份最小值 310.6 mm偏少3~5成。上述用于比较的各时段无灾年份最小累计降水量均出现在2009年,该年7月26日起降水严重偏少,截至10月下旬冬枣采收完毕累计降水量仅68.5 mm,较同期无灾年份最小值少66%,其中7月26日—8月21日累计降水量仅9.3 mm,较同期最少的2002年少53%,虽然该年局地出现旱灾,但以上降水条件并未导致54730站所在地区受灾。

据此分析,沾化冬枣对干旱具有较强耐受性,较短时间的严重干旱一般不会致灾,当干旱持续3个月以上,并导致花果发育期累计降水量不足200 mm时,则很可能会造成旱灾。

3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沾化冬枣降水适应性较强,偏耐旱。适宜年降水量应在400~850 mm左右,主要生长期需水量占全年9成以上,其中又以花果发育期需水最多,占全年的7~8成。

萌芽—花序出现需水较少,1月滑动降水量不宜超过100 mm,适宜少雨多晴,可耐受近1个月的连续无降水天气。花果发育期需水量大,累计降水量小于200 mm时可能发生旱灾。其中花期需水量占全年的5成以上,适宜相对多雨少晴气候,对大量级降水和连阴雨耐受力也相对较强,但当1月滑动降水量超过250 mm,或连续降水量超过100 mm时仍易遭受洪涝灾害。硬核期需水量仅次于花期,旱涝耐受性较强,少雨多晴较为适宜,当1月滑动降水量超过250 mm时易受洪涝灾害,连续降水日数达到5天时易因连阴雨受灾。成熟期需水量较少,宜少雨多晴,可耐受近1个月的连续无降水天气,当1月滑动降水量超过100 mm,或连续降水量超过50 mm时易洪涝成灾,当1月滑动降水日数或无日照日数超过10天,或连续降水日数达到5天时易因阴雨寡照受灾。

以上结论通过对沾化冬枣产业化发展10年来主产区降水观测资料和降水异常灾害发生情况分析得出,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沾化冬枣的降水适应性,在诸多领域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但是,限于资料年代短、站点少,分析研究存在很大局限性,更为全面精确地适宜降水指标仍有待于今后更为系统、全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曲泽洲,王永惠.中国果树志——枣卷[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230.

[2] 沾化冬枣志编纂委员会.沾化冬枣志[M].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000:26-27.

[3] 王文毅,黄敏,李长军,等.山东省主要农林作物气象指标及农业气候区划研究[A].见: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山东省重点学术研究成果(2008)[C].济南: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2009:45-46.

[4] 马庆华,续九如,姚立新,等.不同产地冬枣果实品质差异的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30(2):57-60.

[5] 孙卫卫,宗晓鸿,田世芹.沾化冬枣落花落果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山东林业科技,2010,40(5):112-113.

[6] 武文安,蔡永伟,马焕香.沾化冬枣生长期间的气象灾害与防御措施[J].浙江农业科学,2013(2):147-149.

[7] 郭裕新.目前鲁北冬枣生产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J].落叶果树,2005(5):1-5.

[8] 樊保国,李月梅,李登科.冬枣气象生态适应性观察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11,20(10):102-106.

[9] 付华波,李金枝.无棣县冬枣种植气象条件分析[J].山东气象,2007,27(3):69.

[10] 朱天征.沾化冬枣高产优质的气候条件分析[J].山东气象,2002,22(1):34-36.

[11] 李金亮,郭庆宏.气象条件对沾化冬枣生产的影响[J].北京农业,2011(18):161.

[12] 郭庆宏,徐康乐.沾化冬枣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方向[J].烟台果树,2009(3):6-7.

[13] 国家气象局.农业气象观测规范(下卷)[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3:3.

[14] 高庆华,马宗晋,张业成,等.自然灾害评估[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120-122.

[15] 罗汉民,阎秉耀,吴诗敦,等.气候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6:144-145.

[16] 张书余,邓振镛,杨选雄,等.干旱气象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265.

猜你喜欢

农业气象气象灾害冬枣
冬枣深加工 延伸产业链
“智耕牛”指尖“种”冬枣
一种锯齿状冬枣采摘装置
“互联网+”环境下农业气象服务发展探讨
喀什地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农业气象工作更好为农服务的建议
浅谈气象灾害对农业方面的影响
广东省气象灾害对冬种辣椒生产的影响
农业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和防御技术研究进展
农林高职院校农业推广与农业气象两门课程教学改革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