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论文质量与加强编辑队伍建设的思考
2014-04-29陈宜张允昔杨磊鲁速明
陈宜 张允昔 杨磊 鲁速明
摘要:作者根据多年从事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一些体会与思考及讨论,指出目前科技论文尚存在语言表达、逻辑性、立题与框架等方面的一些问题,提出编辑与编审在编辑素质、修养、能力和务实方面要加强建设的一些建议。旨在提升科技期刊整体水平。
关键词:科技期刊;科技论文;写作;编审;思考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2095-3143(2014)06-0027-04
0 引言
如今,我国新闻出版行业呈现一片繁荣景象,有报纸、期刊、图书、广播、电视、音频和网络出版等出版形式,且各种形式内数量又较大,如现在公开发行的期刊有上万种,科技期刊有6000多种(万方数据科技期刊统计源扩刊版2012年收录期刊为6159种[1]),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期刊有4000多种(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统计源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2013年收录期刊为4015种[2]),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的第一批学术期刊有5756种(2014年11月18日公示[3])。随着科学发展观的升温,我国科技论文出版数量已跃居世界第2位,但数量的急剧增长的背后尚存在一些作者为了完成职称评定论文、学位论文及课题论文的数量和任务而出现照搬照抄、缺少科学立意和技术创新等类论文掺杂其中的现象。特别是在如今的网络传播知识的时代,给照搬照抄带来了最大便利,就是从未从事科学研究的门外汉,也见其在期刊上发表一篇或几篇科技论文;但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开发又给编辑们带来了防范的便利。反思科技论文的文明,关键是作者和编辑们如何凭着科学的态度,秉承公正、实事求是地严格写作与审稿,做到作者与编者的有机结合,杜绝学术不端现象,还科技论文一片净土,为读者带来一个正确的导向,以正科学的严谨与创新。因此,作者在多年从事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中得到了一些体会,思考了几个问题,现记述如下,与同仁们商榷,以提高科技论文的水平和科技期刊的质量。
1 目前科技论文的一些问题
如今许多读者都感觉到,我们的科技期刊发表的论文虽多,但真正具有技术创新性,前沿性研究的文章较少,实质上多是“思想性、规律性、政策性”的言语传播及试验方法或结果介绍,缺乏对研究的系统归纳与评价及将结果进行升华和展望,多流于空泛和浅显,并且多存在结构或层次的一致化。目前大多科技论文或多或少有以下几个问题。
1.1 语言表达欠明确
文章的语言表达十分重要,即使主题并不高大,但表达明确就能够让读者顺着你的思路读下去,也才可能认同你的观点。而且科技论文和科技期刊均容不得半点虚假,否则,一点小小的数字或词语错误,将或造成阅读及应用者较大的后果。因此,语言表达明确十分重要。
1.2 缺乏逻辑性
文章的逻辑性对于文章主题的论述十分重要,包括文章整体结构间的逻辑关系和段落内主题论述的逻辑性,特别是前后句、前后段落之间的逻辑性。没有逻辑关系,就没有证明力,就会出现自相矛盾的问题和自毁长城的事情。
1.3 论文立意欠到位
科技期刊的研究论文,立题是十分重要的。许多作者为吸引读者都喜欢将题目夸大化或变换新词,而内容的素材少或陈旧,结果是通篇论述下来,没有明确的主题或主题分散而流于空泛和浅显,就会让人感觉“没有价值、不值得研究”或实质读者(审者)就会感觉没有水平。其实有的是作者认识问题的角度和高度存在问题,有的是提供证据的“典型性”不足,有的没有将问题(主题)有描述清楚或没有点到问题的本质,体现不出问题解决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总之,一篇论文要拿出发表,首先要“使人充分理解”问题的重要性,其次要论证提出对策的可行性,这样才可以引起同行阅读或进一步研究的兴趣。其实一篇科技论文的立题是在试验研究立项时就要考虑好的事情,要考虑好选择材料的代表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需要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达到目标的明确性,不然的话试验研究的数据就很难辅佐论文的好立题了。
1.4 论证框架不全面
论证框架也就是文章的结构或者说写作提纲。依葫芦画瓢是许多作者的入门手段,但大多不理解文章为什么要具有这样的结构,其实这样的结构是为了相互之间围绕主题“论证”的需要。因此,在写作之前画出“系统框图”,针对主题列出入手的方面,审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努力保证论证的充分性,但切勿画蛇添足,把一些与主题无关的内容生硬地插入文中叙述,而出现跑题现象。在每一部分写作之前,也同样画出系统框图,然后再按框图列出的要点去查阅文献、搜集证据、寻找理论。其实在画框图的过程中就已经有了搜集证据的方向,但这需要平时的阅读和科技知识的积累。
1.5 文章结论缺少升华
特别是正文中论述具体问题的提升问题,由于认识层次偏低,浪费了大好的素材。提升问题是体现作者水平和功力的地方。除要学习基本的书或者说理论和思维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要结合问题来思考和学习。要针对文章的具体部分所涉及的问题,来学习文献甚至是专著,回过头来用理论指导解决具体问题,这是比较实用和快捷的提升方法。另外,一个更重要的是“换位思考”,特别是“升位思考”或者叫“越位思考”,也就是作者与编者的高度结合,将问题从一名优秀主编的角度来思考,从科学传播的角度来思考,从科学精神、出版伦理的高度来思考,而不是局限在自己的岗位、自己的专业和特殊的群体!
1.6 体现著作权益不严谨
一是参考文献著录不全、不规范,更有引用了不标注或凭作者爱好与感情不管引用与否列一些人情参考文献的现象。参考文献是为论文寻找理论依据,是论证主题或观点不可或缺的,是科技论文的必要部分。它具有对他人观点或作品的承认、继承、借鉴、修正、反驳和批判等方面的特点,引用时要做到与文章有关联,有基础,并尽量引用较新的观点和方法。
二是文章责任者署名乱象较多。一些科学研究涉及参加人员多,为了对他人参加工作的肯定,给予署名,署名人员多些哪是必需的;而一些思想性或解读性文章,纯是个人思想的表达,也署上一连串的名字,就叫人不可以理解。更有甚者摘抄一些内容来个人署名或将自己写作的论文转给他人署名,就纯粹是对著作权益的践踏。
2 加强编辑队伍建设的建议
上述科技论文中问题的出现与编辑在编审中没有严格和尽职审稿是分不开的,但如此众多的科技期刊和编辑人员,国家又没有设立专门的严格的科技期刊准入机制和科技期刊编辑人员培训机制,实难造就出科技期刊的整体水平较高。纵观行业情况,笔者认为,学术期刊评价机制是引导科技期刊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目前以发文量和影响因子作为主要指标,评判期刊优劣有失公允,不能客观地反映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出版质量,不能引导学术期刊向更高更精发展,也不利于编辑素质、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其评价指标体系有待改进,要增加反映期刊质量指标如前沿性、科学水平、差错率等内容,并纳入主要评价指标,同时要加强科技期刊编辑队伍的建设,这样才能造就科技期刊和编辑队伍的整体提高,多出精品期刊和精品论文,让科技文明率先走上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之路。科技期刊编辑人员必须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设,才能胜任编审工作。
2.1 编辑素质的铸造
编辑工作者的素养包括知识、修养和能力三方面[4]。其知识是博学知识、专业知识、编辑知识、逻辑学知识和文学知识的体现;其修养是政治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政治理论水平的体现;其能力更是哲理与法理、吸收与质疑、文字与美学、经营与社交、选择与排斥、电脑与网络等能力的综合体现,主要的是遵循科学与哲理、客观与公正,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的能力。初为编辑没有作者看待问题的高度和学科的深度,就对论文编审,只会弄巧成拙,因此,编辑要不断加强素质的铸造,才能成为一名好编辑。
2.2 编辑精神的体现
编辑的精神是职业道德的体现,可以概括为:献身、公正、严谨、创新、求实。要有默默奉献、为他人作嫁衣裳、甘当“无名英雄”的自我牺牲精神;要有坚持公平公正,不徇私情的品德;应具备精细严谨、一丝不苟的作风;要戒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维持现状的惰性,发挥不断创新的生命力;要戒夸张与渲染,发挥去伪存真、开创求实的务实精神。做到这样的精神境界不是一日可为之的,而是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反复磨炼才能造就的。
2.3 编辑能力的建设
编辑能力是鉴赏问题的综合能力,“锋自磨砺出,香自苦寒来”,说明编辑的能力是在工作中不断锻炼磨砺出来的。要从博览群书、厚积薄发、善于积累和经常练笔中慢慢培养出来,做事浮躁和偏离认真是培养不出好编辑的。《礼记·中庸》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就是对编辑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如今从事编辑工作的待遇相对来说偏低,又要求较高的能力,这是不利于编辑人才的培养和编辑队伍的稳定。有些期刊把编辑人员转变成了纯粹的经营人员,来稿不审或略审,付费即登,结果文章大多是漏洞百出,这有损编辑能力的培养和建设。
2.4 编审务实
编辑有了上述的素质、精神和能力也不一定是一名好编辑或优秀编辑,要做一名优秀编辑,关键是编辑的严谨和务实。一目十行和走马观花成不了好编辑。江西省新闻出版局原局长帅雨发同志曾指出,作编校工作要具备一双慧眼,即要有敏锐视角的政治慧眼,字斟句酌的文字慧眼,领军学科的学者慧眼[5]。在具体审稿时,既要考虑文章题目与内容是否切题达意,又要审视发表价值在哪里,还要观察文章的结构是否合理,是否论据充分和全面;然后逐字逐句反复琢磨、仔细推敲,提出释疑、缺失补充,再进行谬误修改、文字整容、规范润色等等,方能完成审稿工作。
3 结束语
以上是针对科技期刊论文质量的现实问题和加强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建设的一些观点,旨在促进科技期刊整体水平和科技出版行业正能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期刊统计与分析评价[OL].2014-10-09.
http://stats.editors.wanfangdata.com.cn/jxmh/Survey/PublishedArticles.
[2] 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J].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2013年第11卷.
[3]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报刊司.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名单公示[OL].
http://www.gapp.gov,cnlnews /1163/ 231784.shtml,2014-11-20.
[4] 胡传焯. 现代科技期刊编辑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7.
[5] 帅雨发. 江西期刊论文集[M].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