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两次明显冷流降雪过程对比分析
2014-04-29潘旭光石磊林曲风姜俊玲矫卫兵王日东任伯骅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7期
潘旭光 石磊 林曲风 姜俊玲 矫卫兵 王日东 任伯骅
摘要针对2013年12月18~20日和2014年1月20日2次较明显冷流降雪天气过程,在简要分析天气形势及影响冷流降雪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卫星云图对这2次降雪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次过程高空均有系统配合,前一次过程是冷涡和横槽带来的冷空气先后在山东半岛汇合,造成降雪天气,后一次过程是横槽带来的冷空气造成的降雪;2次过程海里均有气旋配合,前一次过程地面处于高压前部、气旋顶部,地面风场为北到西北风,后一次过程地面处于入海气旋的后部,地面风场也为北到西北风,后一次过程比前一次过程气旋更明显,位置更偏北,气旋曲率也较明显;2次过程冷平流较强,850 hPa温度降温幅度均较明显;从雷达反射率因子图可以看出,降雪时多为西北—东南走向的条状或弧形回波带发展,相应的径向速度图上有一条风速辐合带;从卫星红外和可见光云图可看出,降雪时,离海岸一定距离的海面上是一条无云带,这是由于冷空气进入海面加热形成云需要一定时间的缘故,以后才出现云区,云区走向与地面等压线弯曲方向比较一致。
关键词冷流降雪;雷达;卫星;过程分析;山东半岛
中图分类号S16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07-0208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