坍塌的柏仙多格
2014-04-29何西
何西
工厂停工,400家品牌专卖店关门,欠债高达2.3亿元,最值钱只剩四辆旧货车……
作为中国休闲服装第一镇——广东中山市沙溪镇的三强服装企业之一,柏仙多格的倒闭足够吸引眼球,却并不让人意外。因为在这场服装制造业寒冬中,它不是第一家倒闭的,也不是倒闭的企业中规模最大的。
——然而,柏仙多格的突然消亡却让我们产生了两个追问:
其一,对于一家历史悠久的传统服装企业,仅仅只是在渠道发展上顺应浪潮,是否就真能扭转乾坤?
其二,跟那些野蛮生长的小企业相比,有着地方政府关怀扶持的大企业为何还是倒掉了?
黄金时代
如今的柏仙多格制衣公司,工作区空无一人。在公司门口的橱窗里,张贴着几张职工遣散通知,和一张已经被撕破的告示,但依旧可以看清“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2月14日(2014)中一法执字第2272-1号执行裁定书”等字样。
从这些冷清衰败的景象中,很难想见柏仙多格曾经的辉煌。然而,它确实辉煌过。
从1999年成立到2006年,柏仙多格可谓是风光无限。它先是以惊人的速度——一年开设100家专卖店,引起了业内的关注。在最高峰的时候,也就是2005年,柏仙多格在北京、上海、武汉、成都、重庆等全国中大型城市开设了600家专卖店。
这在当时被誉为休闲服装品牌开设专卖店的最快纪录。
柏仙多格的专卖店不仅是以速度取胜,其质量也是当时业内少有人企及的。当时,在全国95%的城市步行街和繁华商业路段都能看到柏仙多格专卖店的身影。以北京为例,在王府井、东单、西单等三条最具商业价值的商业街上,9家柏仙多格专卖店占据了有利位置。这样的开店密度,在当时的同行业中并不多见。
不仅地理位置好,柏仙多格的门店形象也很前卫。柏仙多格的创始人郑杏同和他的两个儿子郑浩宁、郑世能,在创业前从事服装业多年,知道如何通过专卖店的形象塑造品牌形象。柏仙多格专卖店的形象可以用热情奔放来形容,大胆的色彩运用以及现代感很强的设计,使其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郑氏父子在创业之初,其实有两条路可选,一个是做代工,另一个就是自己做品牌。给国外的服装品牌做代工是当时众多服装企业的选择,这样虽然利润并不丰厚,但是不用投入设计成本,所以还是养活了一大部分的企业。相比之下,自己做品牌就艰难得多,但郑氏父子并不畏险。
为了打造品牌,他们当时高薪聘请了两位国内知名的服装设计师——王玉涛和房莹。王玉涛主要是设计男装,他曾被评为中国皮装十大设计师之一,而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房莹也获得过“中国最佳时装设计师”等殊荣。除了设计师,柏仙多格还热衷于明星代言,马天宇、戚薇、王力宏都曾为其代言人。
有实力设计师助阵和明星站台,定位休闲、时尚的柏仙多格很快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销量不断攀升。其位于北京的专卖店销售额增长甚至达到了160%。2002年,郑氏父子投入巨资在沙溪下朗工业区兴建2万平方米的生产基地,并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使柏仙多格公司的服装年产销能力达到600万件,比原来增长30%以上。
发展迅猛的柏仙多格,还于2003年3月推出新品牌“费莲娜·郑”,并在国内顶级时装舞台上频频亮相。同年5月,柏仙多格还在上海成立了营销总部。当时,郑氏父子希望能借助上海的服装氛围和服装文化底蕴,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作出敏锐的反应,提高品牌现代营销意识。
此时的柏仙多格踌躇满志,谋划着更大的发展。
瓶颈
然而,媒体对于柏仙多格的关注度在2005年之后迅速降低,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报道,都很少见诸报端。柏仙多格似乎变得低调了。
而真实的情况也许是,柏仙多格在发展上没有更引人关注的举措。但就在这之后的几年,以纯、美特斯邦威等休闲服装品牌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专卖店数量上千家,还将触角伸向了海外。柏仙多格没有再增加专卖店的数量,也没有走出去。
对此,郑世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予以回应:“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重要的是巩固整体实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上打一场硬仗。专卖店不是越多就越能反映公司实力,效益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不能盲目地扩张新店而把旧的加盟商弃之一隅。为了让公司走得更稳健,我们宁可调慢步伐。”
企业很难长期保持快速的发展势头,总会遇到瓶颈。600家专卖店也许就是柏仙多格的瓶颈。柏仙多格在创立之初就走低价路线,希望通过提升销量来获取利润。这也是为什么柏仙多格一成立就迅速扩张的原因。然而,走低价路线的同时柏仙多格又极力开展品牌营销,不论是选址,还是装潢都不遗余力,这就大大拉升了成本。高成本降低了利润,没有资金优势,何谈保持发展势头?
到2010年的时候,柏仙多格的发展困境终于露出了一些端倪。在2010年柏仙多格春夏新品订货会上,作为总经理的郑世能提到了柏仙多格在经营上遇到的问题,但遗憾的是他将这些问题归咎于“金融危机导致的宏观经济环境不景气”。
柏仙多格积极应对環境带来的经营压力,决定继续推进店面形象调整。
事实上,在2008年的时候,柏仙多格尝试过提升价格。但这并不是柏仙多格主动求变,而是因为当时正值奥运,整个经济环境向好,国内同行都纷纷抬高了价格,柏仙多格只是顺应了这样的变化。
2009年,柏仙多格推出第六代店面升级,希望与产品售价匹配。为了让加盟商提高门店升级的积极性,柏仙多格推出了很多优惠政策,但这些加盟商的反应并不积极。对于加盟商来说,他们只想获得更多的利润,但一波接一波的店面升级让他们感到疲惫,而且还要自己出费用,自然会引起抵触情绪。
于是2010年,柏仙多格将第六代形象作了一些简化调整,让店铺装修投入更加合理化,同时公司还决定在次年5月1日前向新开店铺或旧店换新形象的店铺全部免费提供货架。
然而,单单在店面形象上做文章并没有给柏仙多格的业绩带来多大的提升。
出路在哪?
柏仙多格必须寻找出路,而其实路并不难找。
电商就被认为是传统服装行业的一条出路。随着服装行业盈利能力不断削弱,越来越多的服装品牌开始在天猫等电商平台寻求突破。
2010年,柏仙多格将自己的电商业务外包给了兴长信达,这是一家在国内颇有名气的全程电子商务外包服务商和整合营销解决方案供应商。柏仙多格向他支付服务费和销售提成。
事实上,电商外包服务已经是业界认可的传统服装品牌涉足电商的可靠方式,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跟柏仙多格一样把电商外包给兴长信达的还有香港的“百分之二”。
而柏仙多格所在的广东中山沙溪镇一直是珠三角的服装重镇,近几年整个传统服装行业遭遇寒冬,当地政府迫于压力急于寻找出路,也将电商当做是救命的稻草。沙溪镇还举办了“青年电商创业培训专场”等活动,请了很多电商专家来讲课。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指导当地企业或者个人涉足电子商务。
柏仙多格做电子商务,是试图通过自主营销,将经销商的利润拿回来。然而,做同样尝试的企业很多,但真正因此获利的却并不多。因为,大部分的企业只知道渠道变革,却不懂得在渠道变革的同时,寻求更灵活的营销手段。如果只是大笔砸钱,购买流量,那么通过电商盈利就只是一个传说。柏仙多格当然也未能如愿。
在沙溪镇,柏仙多格是当地政府看重的大企业。其他的小企业如果发展不顺,盈利受限,大不了关门了事,但是像柏仙多格这样的企业,事关当地经济发展,政府自然不会坐视不理。于是,尝试电商无果之后,柏仙多格还是拿到了一笔投资。
2012年1月5日,柏仙多格启动“2012发展战略高层峰会”。中山市沙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副镇长、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秘书长等都出现在启动仪式上。在他们的见证下,柏仙多格与深圳市同创伟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进行了战略投资签约仪式,成为其新的董事会成员。
这也许也是一条出路,但如果找不到新的盈利模式,资金的注入也只能救一时之急。
不仅拉投资,当地政府还打算推动柏仙多格上市。事实上,早在2011年的时候,柏仙多格就准备上市,还找到深圳的南海成长创投负责资本运作,当时南海成长创投注入了6000万元买下柏仙多格20%左右的股权,但三年上市準备期未满,2013年柏仙多格突然中断了合作付款。
而这个时候柏仙多格的资金链已经断裂了。
末路
柏仙多格在服装企业的寒冬中举步维艰是可以想见的,但是它资金链的断裂却还是让人略感意外。不过回过头去梳理柏仙多格的整个发展历程,还是能隐约发现一些端倪。比如,柏仙多格的股东名单中除了南海成长外,还有中山市信柏投资有限公司,而这家公司的法人代表就是郑杏同。
而事实上,柏仙多格的资金链在2012年底就已告急。2013年,其资金链断裂以后,生产难以为继。从12月开始,柏仙多格生产车间的某些工序已处于半停工状态,到今年4月1日,生产车间所有工序均已停工待业,5月4日起正式歇业。
就在今年5月初,郑杏同还对记者表示:“晚了,太晚了,该想的办法都想了,没有办法了。”现在,柏仙多格已经人去楼空。该企业拖欠的上下游合作商的资金已经超过2亿元人民币。
2013年下半年,因为当时服装业已出现危险苗头,无论是毛利率还是出货量,都大幅下滑。柏仙多格制衣公司面料供应商魏华(化名),在这种情况下,打“飞的”冲到郑世能办公室,要求立即清账。然而在沙溪镇副镇长协调下,郑世能只结算了一部分货款。
魏华现在十分后悔,“如果就此了结,我也不会损失太大。当时副镇长替郑世能出面说话,说政府正在想办法盘活柏仙多格,希望我们能给予充分信任和支持,多给郑世能一些时间。我想有政府信用背书,应该没问题。在没有结算前一笔货款的情况下,又和郑世能签了一份新的供货协议。”
2013年年底,郑世能没有再结算过一分钱,魏华紧张起来,天天泡在柏仙多格制衣公司,同时多次找副镇长寻求解决办法。此后至今年4月,柏仙多格制衣公司在中山市连开三次供应商会议,副镇长还曾于4月8日出席大会,但魏华那高达1076万元的货款始终没能拿回一分钱。
魏华回忆,他第一次去柏仙多格办公室和厂区时,郑世能还给他看了他们公司名下持有的土地产权证和政府部门颁发的“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中山市先进民营企业”证书。这样魏华就信了他,和他签订了供货合同。
很多债主开始寻求法律的帮助,以“合同诈骗”名义要求经侦立案,但被告知证据不足,无法立案。而就算走民事程序,判决柏仙多格偿债,它唯一能够用于偿还债务的也只有四辆半旧不新的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