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2014-04-29谢杨

北方音乐 2014年8期
关键词:流行音乐中学生培养

谢杨

【摘要】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贯穿于整个中学音乐教育,为开拓学生音乐文化视野,提高音乐分析能力奠定良好基础。本文通过教学实践中的感受与体验,来探讨一下中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现状与欣赏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中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培养;流行音乐

一个有欣赏力的民族是一个高素质的民族,一双有音乐欣赏能力的耳朵,可以让音乐带给我们听觉的享受。音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人类最自由最直接唤起情感体验。很多中学生缺少欣赏音乐的耳朵,音乐被他们拒之门外。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应重视音乐欣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一、中学生欣赏能力现状初探

(一)流行音乐的大爱

音乐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我们听音乐是因为它给予我们欢乐,因为它影响我们的思想和身体,因为它令我们翩翩起舞。对音乐的喜好是个人情感需要,但在高度升学压力下,中学生缺少听音乐的时间,没时间选择喜欢的音乐。但因为流行音乐穿梭在大街小巷,因此走进了学生们的生活。流行音乐具有时代性,通俗易懂,抒发自我真实感受,因此引起学生广泛的情感共鸣,赢得他们的喜爱。另外,中学生处于青春敏感期,出现“赶潮”现象,而流行音乐有它特有的时尚性和新奇性,所以学生们对最潮的歌曲,最热的歌手,最新的风格,有一种追求欲望,流行音乐便成为他们最喜欢的音乐。

(二)高雅音乐的难懂

古典音乐被认为是古老,高雅,难懂的音乐。受当前教育体制影响,音乐教育中大量提倡欣赏高雅音乐,但学生们却是难以接受。在音乐欣赏中,学生们迷惑:如何欣赏高雅音乐?如何听懂高雅音乐?

即便在从小学一直到高中的音乐欣赏课中接触了很多的高雅音乐作品,但是学生们还是无法欣赏高雅音乐。大部分学生对高雅音乐敬而远之,音乐教材出现断层、音乐教学缺乏延续性,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只能停留在“音符”上。音乐教育中高雅音乐的普及与传播,也未能让学生们喜爱上它们。

二、培养中学生音乐新欣赏能力的方法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让学生对音乐课有兴趣,必须给音乐课增添兴趣,课堂丰富多彩。从学生入校以来,我对学生音乐兴趣爱好、乐器掌握学习及音乐知识能力做了调查,发现流行音乐是他们心中最喜欢的音乐,所以我不排斥学生欣赏流行音乐。在课堂最后十分钟,让学生介绍他们喜欢的优秀的流行音乐,并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及音乐中闪光点传播给大家,让学生们找到积极向上,精彩绝伦的好音乐。

我将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教材内容相结合,既能完成教学目标,又能使课堂生动有趣。比如欣赏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课前导入运用sHE《不想长大》,让学生们歌唱并记住副歌部分的主题音乐,这样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的主题音乐同样熟悉感觉并能分析乐句的结构。学习河北民歌《王大娘钉缸》与《好汉歌》相碰撞,相同的主题音乐,让学生对两种不同的音乐产生共鸣,通过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结合,引导学生把握音乐审美的尺度,既接受了古典音乐、民族音乐,在深层次上体会流行音乐的创作根蒂,发现两者间不同的音乐美,又让课堂生动有趣。

由于流行作品众多,根据学生们阅历和爱好不同,在课堂最后五分钟,让学生介绍他们喜欢的优秀的流行音乐,让学生们有更宽广的选择不同的音乐作品。

(二)从简单到复杂,逐步过渡

音乐中最好的表达方式是歌唱。这也是学生喜欢歌曲胜过乐曲的原因。歌曲有歌唱性,通俗易懂,旋律性强,歌词情绪与旋律中情感基本一致。在音乐欣赏时,通过了解和掌握音乐旋律发展的特征,便会深入了解主题旋律,音乐领悟能力更进一步。

音乐欣赏让学生先从声乐作品人手,逐步过渡到器乐作品。器乐作品中,欣赏单一主题单一音色的乐曲为欣赏准备阶段。待学生对乐曲有初步印象时,知晓乐器音色,讲解乐曲结构,是容易掌握乐曲欣赏的方法规律。在这之后,多主题,多音色的管弦作品,甚至是交响乐,学生也会欣然接受。就如欣赏浪漫主义音乐风格时,先从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再到肖邦·李斯特的钢琴音乐,最后是柏辽兹的交响音乐,这样的欣赏过程,也让学生从不同的风格中体会浪漫风格色彩。

三、多听才是硬道理

音乐的美只能靠听觉去体验。音乐表现人类精神状态活动只能靠心灵去感受。培养音乐欣赏能力的关键在于多听。多听之后才给我们的耳朵接触到美妙音乐的机会。

首先,在校园中创建音乐环境。让音乐弥漫整个校园,每个时刻用不同的音乐提醒。早晨可播放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音乐。中午可播放生动与优雅兼备的音乐,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和拉威尔《四季》,傍晚放学可播放清晰、悠扬的通俗音乐作品。

第二,在音乐课堂中,扩大音乐欣赏范围,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从流行到古典,只要是优秀作品即可,可以了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国界的音乐作品。

第三,还可以对某一作品进行反复聆听,在欣赏舒伯特的钢琴五重奏《鳟鱼》同时,第一次欣赏能感受乐曲风格。第二次欣赏时,引导学生记住主题旋律并哼唱。第三次聆听,感受乐曲结构——变奏曲式,了解每次重复主题的主奏乐器。相同的作品,在每一次的欣赏中,体会不同的审美价值。多听音乐,并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四、联想与想象的重要性

音乐由声音构成,没有视觉性,没有概念性。音乐欣赏的最终目的是带给学生们听觉感受与感性认识。大胆地运用联想与想象,是音乐欣赏活动的高级阶段。没有高度的音乐想象,就不可能清晰创造听觉表象。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当前作品产生具体感受,将生活经验和音乐表现手段联系起来。

不管音乐如何生动形象,直接给我们的是声音形象。我们需要将这种声音形象转化为客观形象与意境。像标题音乐中以文字来说明作品内涵,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巧妙地运用小提琴和大提琴的高低不同的声音,扮演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角色。虽然梁祝的故事学生们很熟悉,如果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建立每个角色的音乐形象,乐曲中蕴含着深刻情感,才能更深刻体会。也有无标题音乐,纯粹用音符构建音响。类似肖邦夜曲这类作品,要想认识钢琴诗人的浪漫气质,领略钢琴的独特韵味。丰富的夜曲音响的激动、兴奋、不安等一些细微的情绪,也需大胆联想与想象,给学生自由的创造空间,从自身的活动去体验,使得欣赏活动中体会更加深刻。

总之,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过程,音乐欣赏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音乐欣赏教育对塑造学生个性与完美人格的形成有重要作用。我愿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帮助他们终生学习音乐,为享受音乐打下坚实基础,使学生在成长中收获更多的灿烂。

猜你喜欢

流行音乐中学生培养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多棱镜中的流行音乐——两岸四地“流行音乐文化高层论坛”述略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和流行音乐有个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