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和声感”培养

2014-04-29张敏

北方音乐 2014年8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张敏

【摘要】“和声感”具有纵向音乐思维特点,是人对调性、和声运动、终止、色彩的辨别能力。文章着重阐述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对“和声感”培养的缺失原因,并从“前期预备”、“阶段性目标设定”、“综合性游戏设计”三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开展“和声感”培养活动。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和声感

一、前期预备

“和声感”,是指人在感知过或正在感知的音乐中,对纵向关系整体音响的内在掌握程度,体现出一种“和声音乐思维”,这种“和声音乐思维”则将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多音响性上,用听觉来分析多音响性的同时性。包括和声结构与对和声结构逻辑的内在感知,透过音响在人的内心所产生的对和声效果的体验。在音乐中它表现为一种纵的关系,是音与音之间协和与不协和的组合。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和声感”与“节奏感”、“音高感”、“强弱感”、“时值感”、“速度感”、“音色感”构成了音乐感受力。奥尔夫同时强调,0~6岁是乐感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和声感”的建立则更应该成为小学阶段儿童音乐体验活动的重要目标。

二、阶段性目标设定

“小步子,大目标”是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为我们总结的音乐教育原则,它适用于儿童任何一种音乐能力的形成。“和声感”培养同样应该是由浅入深体现阶段性目标,例如,柯达伊体系是从音阶中各音的功能来起步训练的,是对和声色彩的感知以双音音程为起点,对和声进行的感知以“终止式”为起点。具体落实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以分解出“听”、“唱”、“即兴”三个不同表现方式的阶段性目标,从目标设定层面体现难度的递进,实现悄然的能力提升。

(一)和声音程演唱能力形成的阶段目标(部分)

(1)不同和声环境下的“稳定单音”演唱能力;(2)不同和声环境下的“纯五和声音程”演唱能力;(3)不同和声环境下的“三度和声音程”演唱能力。

上述中的“不同和声环境”指的是教师用歌唱或演奏为学生的演唱加入更多的和声声部,与学生演唱的“稳定长音”、“纯四纯五和声音程”、“大小三度和声音程”等产生出新的和声效果,丰富学生的和声体验。

(二)和声听辨能力形成的阶段性目标(部分)

(1)主和弦与属和弦的对比听辨;(2)主和弦与下属和弦的对比听辨;(3)终止式的听辨体验;(4)大三和弦与小三和弦的对比听辨。

相比听辨和弦的构成及属性,小学阶段的学生更容易分辨音程的“和谐与不和谐”、和弦的“稳定与不稳定”的特性,对和弦的了解就从这一最外显的特性开始,慢慢深入到对和声色彩、和声功能及和声运动的感知。

(三)形成即兴和声能力的阶段性目标(部分)

(1)根据主和弦与属和弦的进行,即兴演唱或用课堂乐器演奏和弦中的音,为旋律配唱简易和声声部;(2)根据主和弦与属和弦的进行,即兴演唱或演奏适当加入和弦外音的旋律;(3)根据和弦提示,为简单的旋律或不同乐句的尾音即兴构唱或演奏纯五度、纯四度和声音程。

“和声”与节奏、旋律一样,由许多模式构成,并作为整体被感知,它所形成的结构模式和进行规律,已作为听觉经验积累下来,内化成一种和声思维方式,迈出音乐创作的第一步。

三、综合性游戏设计

在合理制定阶段目标,降低“和声感”建立的难度系数的同时,还应遵循奥尔夫体系的“玩中学,做中学”的游戏化教学原则,为学生设计“针对和声元素”、“面向全体”、“充满乐趣”的和声游戏来保持儿童对有一定难度的“和声”体验活动的主动性。

(一)“纵横交错”与“贪吃蛇”——和弦指挥下的节拍传递游戏

将不同和弦对应节拍传递的不同方向,例如I级和弦对应横向传递,V级和弦对应纵向传递,学生根据听到的和弦来改变节拍传递的方向。这一游戏可以分为“小组间的纵横传递”和难度更大一些的“个体间的纵横传递”,如同“贪吃蛇”游戏。

(二)“以不变应万变”——在不同和声环境下的长音稳定练习

学生演唱“sol”的稳定长音,并用循环换气方式保持该音的无限延长,教师视学生能力在sol的上方或下方轻声加入不同的音,与其构成不同的音程。在单音达到了较好稳定度后,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纯五、纯四和声音程的稳定长音,教师加入不同的音构成不同的和弦。这类游戏旨在将学生的演唱难度降到最低,让他们可以分配更多的注意力去关注教师加入了什么音,加入以后和声出现了什么变化,加入以后对原来的长音演唱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应该怎样确保长音的稳定,最终实现“以不变应万变”。

(三)“音阶多米诺”——用最简单自然的方式构唱和声音程

丰富音阶的演唱方式,用接唱与轮唱引导学生不知不觉地构唱出效果较好的和声音程与和弦,例如:(1)音阶接唱:将学生分成两个组,同时演唱大调音阶,其中一组唱至五音(sil)改唱该音的稳定长音,另一组继续演唱音阶至上方的do,与下方sol构成一个纯四和声音程;(2)音阶轮唱:开始时可将学生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先开始演唱do re mi fa sol组成的短音阶环绕,另一组在sol或mi时加入演唱,在教师指挥下在各自的某一音处停留,便可自然构唱出三度或五度音程。

完善、丰富、科学的和声体系是音乐艺术的精华所在,也是音乐艺术的魅力之源。努力补充自身和声学知识与技能,尽快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导每一位学生进入奇妙的“和声”世界,使他们因“和声”而热爱音乐,因“和声”而学习音乐,最终能创作出更为美妙的和声,这应是每位音乐教师的至高追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