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教育中欣赏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分析
2014-04-29胡馨予
胡馨予
【摘要】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在音乐教育中非常重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标准。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塑造创新型人才。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中学音乐教育中欣赏与创造能力的培养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育;欣赏能力;创造能力;培养
一、中学音乐教育中对欣赏能力培养的分析
(一)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意义
音乐能够调节人们的生活和兴趣,也是开启人们心灵的一把钥匙,美的音乐不仅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也能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音乐是一种抽象性的艺术,没有经过专业培养的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显得十分稚嫩,审美水平也相对较低,所以现阶段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感性体会、理性认识、心灵享受,只有认识理解了这三个阶段,才能找到培养欣赏力的方法。音乐教育可以说就是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感染人的精神领域和情感领域。
(二)音乐教育中培养欣赏能力的方法探析
1.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积极性
兴趣是学习的主要动力,在传统的音乐欣赏训练中重视对音乐知识技能的讲解,忽略了学生兴趣上的培养,造成课堂上积极性较差的现象。为了改善这个现象,在教学方法上就要有所突破,让课堂变成享受美的欣赏课。例如,对学生喜欢流行歌曲和通俗歌曲,不能采取强制性的禁止做法,而是需要因势利导,在课堂前几分钟让学生推荐一首喜欢的通俗歌曲,并对歌曲进行介绍,说明喜欢的理由,然后将学生推荐的歌曲和书本上的经典曲目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对音乐中的通俗与庸俗进行鉴别,让学生掌握音乐审美的尺度。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欣赏能力
教学中将重心转移到学生身上,实现开放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更加透彻地理解音乐的魅力。在学生欣赏的过程中采用动静有机结合的方式。比如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学生对劳动者的劳动风格没有清晰的了解,就可以让学生根据书本上描绘出来的伏尔加船夫形象模仿拉纤的动作,动作和旋律要融合,在音乐的深入中,认识到劳动的实际功能。
二、中学音乐教育中对创造能力培养的分析
(一)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意义
人类通过音乐能够感知世界,也能够改造自然。一直以来,音乐家们都是在不断追求新的音乐表现形式以及属于自己的独创和个性,并且有些音乐已经超越了已有的技巧,创造出了新的结构体系。能够谱写出美妙音乐活动的思维活动就是创造能力,创造能力表现具有标新立异的特点和强烈的创新意识。音乐本身就是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形式,所以这也就决定了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必要性。
(二)音乐教育中培养创造能力的方法探析
1.实践性音乐教学法
实践性音乐教学法主要是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多种音乐活动,帮助学生完善音乐技能和提升音乐表现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又可以细分为律动教学法、创作教学法、练习法、游戏教学法。这四种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有着不同的优势,老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方法。
2.体验性教学法
体验性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主要以情感体验为主,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欣赏中去感受和品读音乐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具体方法有演示法、欣赏法和观察法。在教学中结合各个感官和图画、诗文等手段让学生产生联想。
3.语言性教学法
老师和学生通过口头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如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学生也可以独立地阅读书面语言,老师从中指导,这些方法都能对学生的创造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培养和帮助。
4.探究性教学法
探究主要是与发现和探索为主的,在课堂上创造出相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从分析、综合、观察多个角度去得出问题的结论。学生通过思考、讨论等方式去独立研究,自己去发现和掌握一些知识技能。这种方法需要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通过老师的点拨,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去质疑、去发现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
5.奥尔夫教学法
卡尔·奥尔夫是德国当代著名音乐教育家和作曲家,他的教学方法非常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种教学的目的就是造就人的创造精神。紧密地将音乐、舞蹈、语言联系在一起,提倡元素性的音乐,让人人都能参与其中。
6.达尔克罗斯教学法
达尔克罗斯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去发现学生的创造能力和音乐能力。其中主要包含了视唱练耳、即兴演奏、体态律动三个方面的教学内容。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音乐是代表美的艺术,音乐教育就是美的教育,在新时期的音乐教育中欣赏力与创造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探究新的教学方法时也可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的有效教学理念,培养出能够理解、欣赏音乐美,懂得用美的标准来规范自我,具有灵活思维,敢于表现自己创造性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