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等待,倾听花开的声音

2014-04-29郭运动

江苏教育研究 2014年8期
关键词:翅膀蝴蝶美丽

前不久,在一本书上看过一篇文章,它让我联想到当前教育教学,文章的内容是这样的:

朋友送给我一个蝴蝶的茧。据说它会变成一个紫色的美丽蝴蝶。

一天,那蛹咬破了一个小口,我坐在桌子前,仔细地看着它想要破茧而出。好像母亲分娩一样,那个看不清形状的小生命折腾了好几个小时,还是没有什么进展,又过了一会儿,它好像筋疲力尽,停了下来。我决定帮它一把,于是把剩下的那部分剪开了口。小蝴蝶终于完全出来了。

然而,它没有像我预料的那样展翅飞翔。之所以它战战兢兢地抖动着一对皱巴巴的翅膀,是因为身体还像一个肿肿的小虫。它始终没有飞起来。它一直在我的桌上,带着那对紫色的萎缩的翅膀和一个肿肿的身体哆嗦着蠕动着,直到死亡的来临。

后来,从朋友那里得知,正是我的好心和性急,断送了蝴蝶美丽的生命。因为自然设计的每一步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在蝴蝶破茧而出的挣扎中,它会把身体里多余的水分挤到翅膀里,这样,当它终于自由的那一刻,它才能拥有轻盈的身体和丰盈的翅膀。

读完这篇文章,再联系到当前某些急功近利的教育教学,引发了诸多的思考,不能再让我们的学生成为文中那只美丽的蝴蝶,还没有享受飞翔的快乐,就夭折了。

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地方,更是师生进行对话、精神交流的重要场所。在传授知识、精神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仅仅“告诉”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前不久,学校举行“魅力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我执教《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一名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长时间的闭口不言,让课堂“卡壳”。当时的那一幕,至今还让我反思良久。

教学中,我出示了“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让学生联系上文内容,思考并说一说:这项伟大自然发现指的是什么。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只要认真听课的学生都能回答上来,我就找到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小陈同学。可能是由于过度紧张,他站了起来却一声不响,只是用大眼睛呆呆地看着我。此时此刻,宽敞的阶梯教室里一片寂然,似乎只听到急促的呼吸声和心跳声,我和学生被紧张的气氛包围了。怎么办?直接让她坐下去,再找别的同学回答,还是耐心等待一会儿?许多学生看到陈同学陷入“危难”之中,纷纷举手,主动要求“救援”。这么简单的问题,随便找一个举手的同学都能“救急”,可是我并没有那样去做,而是平静地说:“你们先等一等,小陈同学正在思考,我相信一定能回答出来,相信她!”

可是,我的鼓励并没有使小陈同学得到放松,反而因为我的期待和同学们积极发言声越发让她显得紧张。怎么办?再不回答,课堂就会陷入僵持状态,学习任务就会完不成……我的心里打起鼓来。

我轻轻地走到小陈同学的身边,用手抚摸着她的头,轻声地说:“要相信自己,再结合前面的课文内容看一看,一定会有新的理解。”她似乎被我的鼓励和努力感动了,结结巴巴地说出自己的理解,声音虽然不大,却迎来一片赞扬的掌声。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耐心地呵护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就像珍爱美丽的花朵那样,容不得半点伤害。可是,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在公开课上,当学生朗读课文结结巴巴的时候,当学生遇到难题回答不上来沉默的时候,当学生说出的答案与教师预设不一样的时候……有多少教师是在静心地倾听、耐心地等待、用心地启发呢?有的置之不理,有的喝令坐下,有的直接说出答案,有的甚至批评训斥,他们深恐课堂上节外生枝,就采取直接告诉的“高效”方式,大大减少学生“破茧而出”的痛苦。长此下去,学生就可能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再也展不开思维的“翅膀”。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更需要静下心来,耐心等待,才能倾听到花开的声音。

(郭运动,苏州阳山实验小学校,215151)

责任编辑:宣丽华

猜你喜欢

翅膀蝴蝶美丽
没有翅膀也要飞向远方
『无脚鸟』枕着翅膀睡觉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为了蝴蝶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捉蝴蝶
捉蝴蝶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找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