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责任教育”:江苏省泰州中学的文化名片

2014-04-29杨九俊

江苏教育研究 2014年8期
关键词:责任教育泰州责任

近些年来,江苏省泰州中学蒋建华校长倡导“负责任的教育”理念(以下简称“责任教育”),将责任融于生命,将责任融于教育,将责任融于生活,使这所名校的千年文脉流转新生,使以名人、名景、名品闻名遐迩的美丽校园,又增添了新的文化名片。

什么是“责任教育”?在与蒋校长的多次晤谈中,在多次流连于江苏省泰州中学校园后,我对“责任教育”的领悟是:

一、天职意识

天职意识,就是以为是天降大任,责任使然。在我看来,天职意识应该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神圣感。我们经常讲,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怎么就是神圣的事业?就是把教育当作自己的宗教,就是以为从事教育来自上苍的召唤。泰州中学的精神鼻祖胡瑗先生的信条是“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职教化者在师儒,弘教化而致之民者在郡邑之任,而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以“天下”之视野思想,自觉地将学校责任与“天下”联结在一起。两度执教安定书院的王艮先生,曾做梦梦到天塌下来,他奋力起来撑天。这些先贤都是怀揣神圣感开创事业的。我们经常引用并作为座右铭的“诗意地栖居”,源于荷尔德林的诗,荷尔德林在“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前面,一而再,再而三地吟诵“人便会欣喜地用神性度测自身”,“神本是人的标尺”等等。海德格尔激赏推崇荷尔德林,也使这一诗句广泛传播。在海德格尔看来,“栖居”是超功利、超逻辑、超时空、超生死的,这也就是“诗意”,这也就是天地人神的内在一体。蒋建华校长曾多次引用过一则材料:一位修道士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三种人:第一种人有一条命,叫性命;第二种人有两条命,即性命和生命;第三种人有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这三条命分别代表生存、生活和责任。第一种人平庸,第二种人优秀,第三种人伟大。蒋校长提出“责任教育”理念,就是着眼“天下”,就是思考办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就是超越了具体的功利观,就是为使命所召唤!

第二,敬畏心。人们所说的神性、宗教感并不一定指具体的宗教,不一定指那个人格上帝。这更是一种象征,是超越功利的精神追求,是植根于内心深处的声声召唤,它与宗教感联系在一起,与信仰联系在一起,人们把教育当作自己的宗教,当作自己的信仰,于是就会生成一种庄严的敬畏感。英国人类学家马雷特说:“在所有的英语词汇中,‘敬畏一词最贴切地表达了最基本的宗教感情。”“惊羡、钦佩、兴趣、尊重,也许还有爱,同样都是敬畏这一基本精神状态的本质要素。”胡瑗、王艮都是对教育有向往、有仰望、有敬畏的,胡锦涛主席回母校接见的洪宗礼老师,对事业“走火入魔般”地投入,就是把事业当作宗教,怀有神圣感、敬畏心去做的,“责任教育”的提出和实践都是与对教育的敬畏心联系在一起的。

第三,自觉性。亚里士多德对责任的理解是“自愿和能力”。马克思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天职意识就是所作所为源于内心。北宋年间,在泰州从政治学的范仲淹、胡瑗等人,冲破思想界的混浊与黑暗,就是以“贵在自觉”彰显于思想史的。“责任教育”不是上面的任务,不是外加的工作,完完全全发乎本心。蒋建华2005年出任泰州中学校长,在深入研究胡瑗教育思想,关注中外教育发展趋势,反思国内教育现状,联系学校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负责任的教育”理念,并通过全校师生的反复讨论和教代会通过,最后确定为学校办学的核心理念。这本身就是内在自觉,一种主动的担当。

二、挚爱情怀

“责任教育”怎样体现挚爱情怀?

第一,责任源自于爱。弗洛姆在解读爱的内涵时,把责任作为其中的重要元素,可见,责任在本质上就是源于爱。作家毕飞宇在《推拿》获得茅盾文学奖后,说了一句颇引起争议的话:“对于小说家,想象力没有理解力重要。”他进而解释道:想象力的背后是才华,理解力的背后是情怀。毕飞宇的《推拿》是写一群盲人按摩师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对这群特殊的人尊重和爱确实是最为重要的。夏丏尊先生说过,学校是一个池塘,有的人总是关注池塘是方的还是圆的,其实最重要的是池塘里的水,这里水是爱,是情,至于方圆如何是无所谓的。讲责任,负责任,践行“责任教育”,本身就是因爱而起。

第二,爱有教育的意蕴。从泰州中学的实践看,教育挚爱一是基于公正。王艮当年办学,就是高举有教无类大旗的。我熟悉的几位泰州中学的校友,往往谈起六十年代在泰州中学读书时,老师省吃俭用给他们资助,总是非常动情的。今天的省泰中校园里,也经常听到所谓学困生“鲤鱼翻身”的故事,都是因为老师具有基于教育公正的爱。比如《人民教育》曾经刊载过费翔同学的成长经历,班主任陈老师面对这个逃课钓鱼、上课睡觉、五门功课只考100多分的学生,给予关注、关心、关爱,唤醒他的内在追求和对自己负责的责任感,使他高出录取线40多分,考上了空军飞行学院,就是爱和责任创造的奇迹。二是爱在终身。蒋建华和泰州中学的老师们不仅爱在当下,而是国家情怀,天下职责,长远期待,把爱在现在与学生的终身发展、终身幸福联系在一起,把爱学生与爱社会爱国家联系在一起,着眼为社会、为民族培养顶天立地的人。三是播洒幸福。正是因为“责任教育”,使教育的过程,成长的过程,总是“人间四月天”。王艮先生当年说过,学不是太累人的,用今天眼光看,其实也是要减轻过重的学业负担。责任教育对学生当下的生活负责任,就是努力让学生的生活、生长有幸福感,就是让教与学的生活成为幸福的生活。

第三,挚爱岗位。蒋建华对责任的理解是与挚爱的教育情怀相联结的。他说,好的校长要做到“三大”“三有”和“三靠”,“三大”即对待教育事业要有大爱,还要有大度和大气;“三有”即要有自己的办学理念、理想追求、个性风格;“三靠”,要靠爱心、责任心、智慧治校育人。可见,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一个“爱”。负责任的教师职责要求也是以爱贯注其间的,高莉老师的成长感悟中提出思有高度、业有深度、教有宽度,其实也是挚爱情怀的一种教育表达。诚如有的学生所言,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在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挚爱。

三、科学精神

胡瑗先生当年针对时弊,倡导培养通经致用的人才,提出“明体达用”的主张,至今文脉承传,“明体达用”成为泰州中学的校训,这就使得“责任教育”天然地具有了科学精神。

第一,基于深入调研。蒋校长提出责任教育固然是有感而为,但他们不仅仅“跟着感觉走”,而是基于深入的专题调研,学校对中学生负责任教育现状进行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深入了解了当今中学生负责任品质的现状、存在问题、影响因素等,了解了我国负责任教育状况,使责任教育有了科学实施的基础。

第二,对责任教育形成深刻的理性认识。蒋建华校长和他的团队,对“责任教育”的谱系进行了认真的学术梳理,对关键概念有了准确的解释,对基本问题有了科学的认识。比如责任与自由,看似一对矛盾,但在蒋校长的解读中,它们本身是一个硬币的两个侧面,恰如他经常引用《不列颠百科全书》所言:“公民身份意味着伴随着有责任的自由身份。”自由如果没有责任,那人就是所谓自由的奴隶,就被所谓的自由绑架了,其实他也失去了真正的自由。同样,如果讲责任不讲自由,那是把学生往死里整,那是不负责任!在泰州中学听“责任教育”的一些讲述,有时会让我联想到泰戈尔的诗句:“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让你拥有,光辉灿烂的自由!”

第三,构建“责任教育”的实践体系。“责任教育”怎样落到地上?泰州中学有着完整的实践体系,学校制定了“责任教育”指南,对所有师生员工都有明确的职责要求。“指南”分为共同责任和特定责任,特定责任又细化为对校级领导、中层干部、班主任、一线老师、在校学生、教辅人员、后勤人员、学生家长、学校校友不同的职责要求。从培养师生成为责任主体的具体做法看,学校着力培育负责任的学生,开展十大主题教育(道德与法规、责任与奉献、文明与习惯、感恩与俭朴、劳动与技能、生成与环境、心理与健康、生命与安全、审美与赏识、实践与创新),培养十种意识(道德意识、学习意识、规范意识、责任意识、生存意识、俭朴意识、公民意识、感恩意识、健康意识等),搭建各种平台(“人生规划导航”“素质教育个十百千行动计划”泰中“六节”“青少年科技创意行动计划”等);培养负责任的教师,成立“中国教育学会教师发展学校”,创建责任课堂,提倡“五感”(方向感、责任感、约束感、成就感、幸福感)、“五不给”(不给学生留不便、不给家长留非议、不给工作留漏洞、不给教学留隐患、不给学校声誉留遗憾),完善个性化成长规划,建立激励性评价制度。这样,步步踏实,着着夯实,责任教育也就落地生根了。

第四,讲求工作艺术。蒋建华校长在国外看到酒店刻板式地把鸡蛋煮五分钟,一方面是人家工作的精细使他有所触动,更重要的是他对度的把握有了更好的认识。在一所优质高中里,怎样把握“度”确实既是一种科学又是一种艺术,蒋校长创造性地提出三个适度:适度负担、适度压力、适度宽松,这使“责任教育”的举措更“中国化”,更为稳妥。而这种平衡艺术、中庸意识,在他的管理和教学中时常可见,比如他对教师提出要工作也要家庭,要学生也要孩子,要质量也要健康,这其实是包含人文意蕴的科学精神了。

四、大家品位

蒋建华本身有大气、大度、大爱的人生追求,“责任教育”也逐渐有些大家气象。

第一,名门流韵。一般而言,“大家”与“名门”“望族”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所谓“大家闺秀”是也。泰州中学“出身”名门,与胡瑗、王艮这些思想家、教育家相联结,是安定书院、泰州学堂的延续,当代又有国家领袖胡锦涛、科学家李德仁、教育家洪宗礼等,可谓星光灿烂,“责任”二字更是胡瑗、王艮的核心人格元素,是省泰中人重要的文化基因。蒋校长和他的团队自觉地意识到文化资源的重要性,2009年就申报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发掘“三名文化”,推进“责任教育”实践研究》,其“三名”即指名人、名景、名品。学校通过名人研究、名景开发、名品打造,利用“三名”文化资源中蕴涵的“崇高”“务本”来激励师生,使责任教育与学校文化传统一脉相承。

第二,铸塑校魂,文化精髓,立校之魂。泰州中学在推进“责任教育”过程中,着意让责任文化贯注其间,提炼泰中精神:坚守的目标追求,强烈的进取精神,良好的团队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独特的文化韵味;架构文化符号,设计学校校徽和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并注册国家商标,设计制作奥运火炬传递纪念邮册,发行安定书院邮票,邀请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题写办学理念,邀请范曾先生题写校名,修复、保护安定书院、总书记读书楼,建成洪宗礼等捐建的弘文馆,成立胡瑗思想研究所、洪宗礼教育思想研究所,形成较为完备的符号系统;营造文化场域,收集整理责任教育资料与名家名人箴言,制定《责任教育行动指南》,编写“责任教育”校本教材,开设校本课程,唱响文化主题《责任之歌》,举办责任教育论坛、故事会,创办内刊《责任教育天地》,开办校园网“责任教育”专栏,开设校园广播台“责任教育之声”,链接“中国责任网”等,通过各种活动强化师生承载责任、履行责任、守卫责任的意识。

第三,培育新人。“责任教育”意味着首先对学生负责,其前提则应是真正明乎培养什么样的人。蒋建华提出:好校长应当“五观端正”,这“五观”指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人文观、幸福观。董旭午老师认为:“‘责任教育的核心价值指向学生思维、品格、能力、素养的发展和提升,绝不是仅仅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高考负责”,这些教育见解都包含了对“新人”的一种追求。在董旭午老师的教学中,就非常重视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意识和能力,他的学生随笔合集题为《青春,肩起使命长高》,那些文章如《不做乖孩子》《两眼看刘邦》《民意不能承受之重》《关于“地沟油”事件的思考》等等,其间自由的思想、独立的精神、青春的气息,让人不时怦然心动,确乎有种孩子“长高”的感觉。

在泰州中学校园里,当年由胡瑗先生亲手种植的银杏树,历经千年雨露阳光而根深叶茂;胡锦涛主席重返母校亲手栽种的一棵银杏树也呈勃勃生机。蒋建华校长经常和老师们讨论的一个话题是:“两胡之外,我们还有什么?”他和当今省泰中人“责任教育”的实践,正在对他自己的提问,作出的生动回答。

(杨九俊,江苏教育学会会长,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特级教师,210000)

责任编辑:赵赟

猜你喜欢

责任教育泰州责任
Taizhou Stinky Tofu泰州臭干
泰州行吟
幸福水天堂——泰州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高职学生责任教育中传媒应用实践和创新研究
浅谈职业中专学生责任教育的重要性和原则
国有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浅谈
怎样培养幼儿责任意识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