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的创作特点与演唱表现
2014-04-29王柏杨
王柏杨
【摘要】19世纪初的维也纳,当时可谓是众星云集。在海顿、贝多芬、莫扎特等伟大音乐家之后,又显现出了一颗耀眼的音乐新星,被后世誉为艺术歌曲之王的弗朗茨·舒伯特。弗朗茨·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留下了大量杰作,特别是他的艺术歌曲《鳟鱼》艺术价值很高。文章尝试从创作特点和演唱表现的角度分析其艺术歌曲的《鳟鱼》的巨大价值。
【关键词】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创作特点
1797年,在维也纳一位贫困的小学校长家,后世的巨星弗朗茨·舒伯特出生了。六岁时他就进入当地的学校接受系统的教育,因而他的音乐启蒙也从就从那时开始了,当时对他音乐具有启蒙意义的就是他当小学校长的父亲的一把小提琴。在舒伯特七岁时,师从霍尔泽教堂的乐队长——迈克尔·霍尔泽,学习音乐。因为他从小进行过钢琴和小提琴的学习,在他十一岁时被帝国小教堂唱诗班录取,同时进住圣学院,成为该校乐队的指挥和小提琴手,这一机缘使他有接触维也纳古典乐派那些著名作曲家著名作品的机会,也为他成为伟大作曲家奠定了稳固的基石。在1813年,舒伯特为他所在学校的乐队创作了《第一交响曲》。少年时的种种经历也拉开了其短暂却又辉煌的艺术人生的幕布。
一、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
(一)《鳟鱼》内容详解
《鳟鱼》是舒伯特于1817年写的一首艺术歌曲,它是一首曲调甜美又深受舒伯特朋友们喜爱的歌曲。《鳟鱼》这首歌曲把鳟鱼的游姿充分地表现出来,令人赏心悦目。《鳟鱼》是一首寓意深刻的作品,舒伯特通过对歌曲的旋律及结构的特征作出了充分的体现,在诸多艺术歌曲中那优柔的旋律是有史以来对情感表现最成功的作品之一。歌曲的歌词作于1818年,作者克里斯蒂安也是当时德国一位知名的诗人和音乐家。在这首歌曲中,舒伯特是以分节歌的形式对歌词进行诠释的。歌曲的前两节作曲家用的是同一曲调,钢琴用活泼明快的旋律演奏出模仿鳟鱼戏水时的音型。表现出天真无邪、灵敏活泼的小鳟鱼在水中尽情遨游,而目睹者在岸上亲切地欣赏着这静中有动的景色,画面淡泊而恬静;紧接着渔夫手持钓竿来到河边,他的出现破坏了自然的宁静,目睹者忐忑不安,惟恐小鳟鱼上当受骗,这一段情绪是紧张不安的;而在作品第三节的前半部分,舒伯特用了转调的手法来描写渔夫的狡猾和阴险,更是采用了类似激动的宣叙调的乐曲形式,由此将整首作品推向高潮,后半部分恢复原状,目睹者眼睁睁地看着小鳟鱼受骗上当而爱莫能助。演唱时感情强烈,唱出目睹者满怀激愤的心情。以上的同一曲调呈示三种不同的情绪、音色和力度表现,使人感受到鳟鱼的戏剧性和感人力量。
这是一首“变化分节歌”。歌词分三段:第一段描写一群鳟鱼在清清的溪水中游戏,第二段描写一个渔夫悄悄地站在河边钓鱼,鳟鱼们看得很清楚,不上他的钩。这两段歌词唱着同一个大调式曲调。第三段歌词描写狡猾的渔夫把河水弄浑,得以浑水摸鱼。这段歌词改唱小调式的曲调,但最后两句说出了旁观者诗人的愤慨,又回到了大调,和前两段的结尾相同。
(二)结构特色
变化分节歌形式是舒伯特艺术歌曲中经常使用的创作技法。所谓变化的分节歌,就是在重复着同一个旋律进行时,作者对这一旋律的进行在调性、和声、速度以及钢琴伴奏节奏等做出一些变化。在当时,一部分德奥作曲家已经清醒地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当时民间歌曲形式的局限性和单调性,于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就想要把这种固定不变的分节歌改变一下,在这些人中就有弗朗茨·舒伯特。他的作品《鳟鱼》就是他运用这一创作手法的代表。这首歌曲整体都是以分节歌为基础,但同时又根据歌词所体现的情绪变化而变化。这样技法使得音乐与歌词所含情绪及变化变得更加贴合。例如在《鳟鱼》最后一段的音乐中就有了很好的体现。
二、创作特点
舒伯特的《鳟鱼》中蕴含了作者本人对当时奥地利的社会形态的批判与揭露。这一点与我国20世纪初的艺术歌曲《问》《梅娘曲》等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在极为简短的时间内向我们诉说了当时的混乱社会背景和有志人们的彷徨和无奈。歌曲前半段的曲调活泼、欢快、跳跃。钢琴伴奏采用了流水般的伴奏音型,既很好地衬托出歌曲的活跃气氛,同时又非常形象地描绘出了水波清澈,小鳟鱼在水中嬉戏的场景。后一段(从“但渔夫不愿久等”开始)用旁观者的角度表现了作者对渔夫狡猾行为的的愤慨。当唱到这一部分时,钢琴的伴奏音型突然变得短促、紧凑,它不仅可以很好地烘托出那紧张的气氛,又能让人想到原本清澈的小河现在却浑浊不堪的样子。这个例子可以非常充分地说明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创作中,对钢琴部分处理的细腻度也是其成为艺术歌曲之王的重要因素之一。曲是灵魂,词是生命。舒伯特正是给予这样灵魂与生命相交融的创始者。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歌曲情感细腻真诚,能将词作与曲和钢琴伴奏紧密结合。他的歌曲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同时也把歌曲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对于艺术歌曲(《鳟鱼》演唱表现
通过对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以及对歌曲《鳟鱼》的具体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演唱艺术歌曲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是需要有深厚的文学底蕴,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娴熟的演唱技巧。在演唱艺术歌曲时,笔者认为要运用美声唱法,尊重、吸收和借鉴西方艺术歌曲当中所惯有的技巧和风格。
在演唱过程中,如何正确地还原乐曲本身的意境,挖掘作品的内涵,把握作曲家的风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下本文拟从演绎着的角度,对《鳟鱼》进行分析:迪斯考使用的乐谱版本与许多歌唱家不同,第一段歌词使用了跳音的处理方式再加上乐谱版本的不同之处,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一位十六七岁活泼可爱的小男孩沿着河边一蹦一跳的形象。第一段的气口比较长,多为两个乐句呼吸一次,这样的气口处理方式,体现了这位“旁观者”心情平静,被大自然所陶醉的场景。第二段渔夫的登场打破了这份安逸与平静,在前八小节中的气口换成两小节一吸,在语气上也预示了紧张气氛的到来。直至“SO”这一乐句,才又回到了开始的平静。当第一遍唱到“SO”时,用稍强的音量和拉开的节奏,把由第二段开始的紧张,到现在确信渔夫钓不上鳟鱼时的放松的这一情绪转变过程完全表现出来。当再次重复“so”时,又把整个音量收回来,做了稍微的调整。这显示着主角“旁观者”由第一次确定的情绪转变为心中暗自庆幸。第三段“C”的运用,把紧张的情绪推向高峰。最后三句,放慢速度,用一种惋惜的语气,表现出对鳟鱼不幸遭遇的可怜和同情。
舒伯特的《鳟鱼》创作出来之后,很快就在维也纳的市民中广为流传。一方面,是因为歌曲很好地吸收、融化了当地民间音乐的特点,从而为市民阶层所喜闻乐唱;另一方面,还在于歌曲中所表达的对被欺骗、所损害的弱者的同情,正和当时处在封建复辟的巨大压力下的维也纳市民阶层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因而引起他们的共鸣。通过对《鳟鱼》这部作品的了解,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舒伯特对于音乐的不同理解,是值得我们去努力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