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某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所带来的几点思考
2014-04-29杨萍
杨萍
摘 要: 通过对某本科高校毕业设计过程的介绍,作者分析了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与本科院校的毕业设计存在差距的原因,指出了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的本质不同,今后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应该根据自己的特色和培养模式做出相应的改革。
关键词: 本科院校 毕业设计 高职院校
一
暑假期间,笔者有幸参加了由某高校组织的为期两周的“理工类科研方法骨干教师培训班”。此次前来培训的专家,大多数是该校自动化学院的教授和来自企业的高工。
培训中,其中一位老师给大家介绍了该校毕业设计(论文)的情况,给笔者留下的印象最深刻。通过这位老师的报告,笔者了解到该校的毕业设计过程是:
1.毕业设计动员
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进行动员,引导学生学习“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明确职责及要求。
2.课题审核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以工程设计、科学或工程技术研究和软件开发三大类为主,选题应遵循以下原则:
(1)必须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体现本专业的综合训练内容,使学生能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
(2)课题应尽可能结合生产、科研和实验室的建设任务,以促进教学、科研、生产的有机结合。
(3)选题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力求有益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独立工作的能力。
(4)课题的工作量和难易程度要适当,使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努力能够完成,有适当的阶段性成果。
(5)要把一人一题作为选题工作的重要原则。由多个学生合作完成的项目,必须明确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6)学生在外单位进行毕业设计时,可由外单位拟定课题,但审题工作须按规定进行。
3.双向选择
选题计划向学生公布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申报选择意向,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课题难易程度等提出意见,再由学院综合协调平衡,最后确定课题分配。
4.任务书
课题确定后,指导教师应认真填写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任务书中除布置整体工作内容,提供必要的资料、数据外,还应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包括开题报告或方案论证、外文资料翻译、外文摘要,以及论文的字数、图纸、软硬件的数量及技术指标等,并按毕业设计各环节拟定阶段工作进度,列出部分推荐参考文献。
5.选题开题
由各研究所自行组织选题开题报告会,至少三位老师参加,检查学生前期的课题调研情况、方案设计的可行性与进度安排的合理性。
6.中期检查
着重检查工作进度、教师指导情况及毕业设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
7.软硬件验收
学生先上网填写软硬件验收申请,研究所组织至少三位老师验收,验收完毕,指导教师上网填写验收表,最后,指导教师还要上网审查答辩资格,确认后下载答辩资格审查表并打印,放入论文材料盒中。
8.论文评阅
论文评阅由指导教师与评阅教师分别进行。指导教师对学生整个毕业设计(论文)中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成果水平进行全面评价;评阅教师着重评阅报告(论文)的质量与水平。
9.小组答辩
由学院教学委员会统一安排答辩小组教师名单与学生名单,遵循回避原则。
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分别评定,三者评分在总成绩中的比例为3∶1∶6,然后再加权求和后折算,得出最终成绩。
二
从以上该高校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来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不同的地方主要是双向选择这个步骤。在该高校的双向选择中,学生按成绩分为A与B两类,每位教师可以选择带两个学生(1A1B),3个学生(2A1B或1A2B),或4个学生(2A2B)。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选择老师,选择课题,同样老师也可以选择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来改变课题的难易程度。
多数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里是没有双向选择的,以我校为例,做毕业设计(论文)时,每个系按照各个班级学生的人数,按比例分配几位指导教师,各指导教师再根据自己擅长的方面,给分配到自己名下的学生找些相应的课题去做。这个过程当中,指导教师基本不会去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而学生也没有选择指导教师的权利。
但是,难道就是因为这点,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就不如本科院校吗?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如果采取这种形式,能否因此提高学生的整体毕业设计质量呢?但是静下心来想想,其实这样并不可取。
第一,对于该高校来说,其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招来的学生都是成绩出众的学生,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理论水平及论文写作能力明显高于高职院校很多。本科院校以理论教学为主,而高职院校的教学则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因此,两类院校的教学理念不同,学生的层次不同,学到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否则就没办法按照相同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做同样水平的毕业设计。
第二,就师资来说,该校是百年名校,师资力量强大,教育水平高,教学资源齐全,校内本身拥有很多省部级、国家级课题,这是高职院校望尘莫及的。而且本科院校一位教师每年只需指导四五名毕业生,他们可以从自己的一些省部级、国家级的课题中,找到适合的毕业设计课题分配给学生做。而高职院校的老师,每人每年所带的毕业生多达15个,在老师本身没有课题或课题很少的情况下,要找出15个左右的课题分给每个学生做,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算最后给了课题,一个教师除了完成上课、科研任务外,还要带这么多学生的毕业设计,精力根本难以跟上,论文的质量也就很难保证。
第三,现行的高校毕业设计抽检与评比是本科、专科、高职共用一个标准,聘请的评比专家也大多来自大学本科,由他们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评价有失公平,因为他们对高职学生的实际理论水平不是很了解,评价更多地注重毕业设计论文的学术水平。为此,一些高职院校为使毕业设计论文在评比中获得好名次,不得不找教师进行二次加工,使得许多优秀的毕业计论文变成了指导教师修改的成果。
由此,我们应该认识到,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虽然在层面上同属高等教育,但两者本质上有着明显的区别。高职教育强调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开展实践性教学是高职教育的显著特征。其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独立工作的能力,这些是有别于本科院校的培养理念和模式的。因此,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的毕业设计(论文)之间的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在所难免,这种差距是由两类院校的培养理念、培养对象、培养模式和师资力量等决定的,高职院校应该清楚自己院校的特色和培养目标,坚定自己的培养模式和方向,分配适合的选题给高职生,制定一套适合高职院校学生毕业设计的评价标准,这才是高职院校今后在毕业设计改革中应该明确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志峰.对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评价的思考.职业教育研究,2010(1).
[2]陈光红.对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现状的几点思考.科技资讯,2007(12).
[3]丁邦俊.高职毕业设计环节的重要性及创新方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
[4]蒋红焰.浅论高职院校学生毕业设计环节的质量控制.保险职业学院学报(双月刊),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