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收纳?出版业
2014-04-29海尔凯特
海尔凯特
在寸土寸金的日本大都市,使用面积20平米甚至14平米的公寓比比皆是。在如此紧凑的家居环境中,生活用品该如何摆放、整理,最大限度释放空间,就成为了一门学问。日本人称之为“收纳术”。当摆放香蕉都有专用收纳盒的时候,这种细致程度已经让笔者无法理解了……
来日本一段时间之后,我总会忍不住去重新思考一个词的意思—“原汁原味”。
从小我就知道,养育我的这片土地有着5000年的悠久文明史。汉语是我们发明的,汉字是我们发明的,纸是我们发明的,被大家普遍认为是“东方式”的建筑也是我们文明的结晶……在我们的社会,这些似乎早已成为常识中的常识,甚至可以不假思索地认为,我们正在使用的汉语、汉字、纸……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原汁原味的。
后来我才知道,今天的汉字和古代几乎已完全不同,无论字形还是读音;现代中文大量使用着来自日语和英语的词汇;而我们传统的造纸工艺已几乎完全被西方式造纸所取代……
到了日本后,看着生活中见微知著的各种文化异同,我对我们文化“原汁原味”的概念更加模糊了。
恐怕我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重新给自己一个清晰的答案吧。
到底什么才是我们原汁原味的东西呢?
大阪城里装电梯
比如说,同样是典型的东方式建筑,日本的“城”就和我们的古建筑有很大不同。
这些散落在日本各地的古代堡垒,如松本城、姬路城、熊本城……和我们任何一个朝代的古建筑放在一起比较,都会发现它们之间明显的不同。到底哪个才是“原汁原味”的东方式建筑呢?
不过,和这个问题比起来,游览日本一些“名城”时遇到某个颠覆三观的设计恐怕会更吸引人注意:走进名古屋城或大阪城这些16世纪初的标志性建筑时,会赫然发现—城里居然有电梯!
这些古城虽然外形依然保持了几百年前的样貌,但事实上内部几乎已完全掏空,改造成类似博物馆一样的地方。这些行为在我们看来简直就是对历史的亵渎,但日本人却没有这种思考方式。他们只会觉得:反正修缮时也要把内装都换一遍,换完之后的古城本来就不是原先的古城了嘛!反正已经不是原汁原味了,加上一部电梯又何妨?
这还真是应了佛祖说的“活在当下”。
我们都觉得日本人很从众,不冒头。这确是事实。但这也只是他们在“读空气”、遵守“和为贵”的礼仪、显得自己有教养罢了。作为国民教育水平在全世界名列前茅的民族,其实每个日本人的内心都极具个性,也正因此,从日本的文化艺术市场中,我们能淘到如此五彩斑斓、种类繁多的优秀作品。
这个特点,自然也体现在了属于“九大艺术”的建筑中。
如今在东京市区,很少有“某某小区”、“某某里”这种概念,我们很难找到一片长得一模一样的建筑群。只有在几十年前兴建的一些“团地”中,才大致能看到类似于我们“小区”的影子。
日本人口将近是我们的10%,但国土面积还不到我们的4%,人口密度是我们的两倍还多。按我们一般人的常识,这个国家应该有着比我们还多的高层住宅。但事实上,即便到了21世纪,只要经济不太拮据,大多数日本人的首选住宅形式依然是独门独院,也就是他们嘴里的“一户建”,我们嘴里的“别墅式住宅”。
在漫画《哆啦A梦》(机器猫)中,野比家的住宅就是典型的“一户建”。一个独立的二层小楼,一楼是客厅和父母的房间,二楼是孩子的房间和储物间。小楼四周是自家的院子,到了夏天还要除草……这就是1970年代东京一户普通人家的缩影,一个普通中年白领的收入,就足以支撑起这样的“一户建”,并让自己的太太踏踏实实做全职主妇。
《哆啦A梦》的舞台设定在东京北部的练马区,这里是东京都心23区中房价相对低廉的地方,治安环境也相对一般,而“富人区”的代表则是西南部的世田谷区。因此,关于漫画中超级土豪的“富二代”强夫还有一个经典吐槽:你家再有钱又怎样?反正也是住在练马区的。
“一户建”在今天日本依旧普遍的原因,除了人们内心的传统意识之外,还有就是和地震有关。事实上,东京很多地区的地壳是根本不适合起高楼大厦的。
除了一户建,日本当然也有很多普通的公寓住房,从十多平米的单身公寓,到几百平米的豪华住宅。不过,这些公寓楼大都是单独存在,千楼千样。因此,漫步在东京或大阪等大城市的街头,无论怎么看,都不太容易产生“这个街景我已经看腻了”的感觉,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都是与众不同。甚至,每幢公寓楼都有自己专属的名字—什么“柳町Heights”啦、“TOKYO BAY CITY TOWER”啦、“Palace Studio 六本木”啦……看上去都挺高端洋气的。
看到这儿,你有没有给自己家取个名字的想法呢?
再来说说“小区”,也就是“团地”。
“团地”在日本是一个历史产物,也是具有时代感的名词。二战结束时,东京等大城市几乎被炸平,大批城市居民无家可归,百废待兴。随之而来的“婴儿潮”,以及大量人口涌进城市,更加导致日本城市住房极度紧缺。为解决这一问题,日本用了近20年的时间来批量建设集体廉租房,这就是“团地”。
1947年“婴儿潮”出生的一代人又被称为“团地世代”,也就是肩负起日本经济腾飞的那一代。“团地”也成为经济高度发展时期日本社会重要的象征性符号之一。
今天,“团地世代”大都已经退休,走入“少子老龄化”的日本社会,对“团地”的需求日益减少—事实上1990年后东京就再也没兴建过新的“团地”。现有“团地”也像古城那样,经过重新加固和内部翻新,有些转型为养老院,也有些重新走进廉租房领域,为新一代社会人提供物美价廉的临时居所。
收纳,是一种哲学?
虽然“一户建”是大多数日本人的理想住宅,但毕竟还是有非常多的人住在公寓甚至“团地”里。尤其在寸土寸金的大都市,住宅面积普遍都很小,使用面积20平米甚至14平米的公寓比比皆是。在这样的家居环境中,生活用品该如何摆放、整理,最大限度合理利用空间,就成为了一门学问。
日本人称之为“收纳术”。
即便在今天,很多日本房屋依然保留了传统的日式壁橱。这种壁橱往往有两米多高,两米多宽,80公分深,在20、30平米的房间中显得格外巨大。—所以在《哆啦A梦》里成为了机器猫睡觉的地方。
如果走进这样一户人家,我们很可能会发现,屋子里没有衣橱、没有书架、没有五斗柜,甚至没有床。怎么想都应该很拥挤的小屋,居然光亮亮显得挺宽敞。直到打开壁橱,才发现原来几乎所有家当都在这3立方米左右的空间里呢。
一个壁橱的内部,往往会被各种架子、隔板、各种型号的抽屉和筐分割成几十个独立空间,琳琅满目仿佛一个迷你世界。一般来说,不太常用重量也较轻的物品放在最上层,衣服、被褥、图书、包等分类码放在中间,下面则码放着几乎所有小型家电和杂物、不易搬动的物品、甚至常温储存的食品等等……
由于壁橱往往有80公分的深度,如何做到将常用的东西放在外面,又不妨碍拿到里面的东西,也是“收纳术”要考虑的事情之一。不仅是壁橱,盥洗室的梳妆台、厨房的厨具碗筷等等也各有各的收纳方式。因为太过复杂与精细,以“收纳术”为主题的书在日本常年畅销,笔者随便拿起一本翻了翻,觉得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收纳技巧,完全就是一门新兴的学术。
因为收纳这件事在日本就像做饭洗衣服一样日常而繁杂,从而也催生出一个巨大的相关产业,产业反过来又为“收纳术”整理出了一套完整到极致的方案。走进家具城或者无印良品也好,百元店也罢,都能看到各种尺寸、规格、材质的收纳用品,完全的产业标准化。甚至还会有香蕉专用收纳盒,这种细致程度已经让笔者无法理解了……
忽然想起上大学时一位学霸说的话:所谓艺术,就是“在有限性当中寻求可能性”。我从未想过这句话居然能跟收拾屋子联系到一起。
收纳这件事,在日本甚至已经超越了整理房间本身,更升华为一种思维方式和管理艺术,运用到各个领域中。
很多朋友可能都在网上看到过一档名叫《改造王》的节目,内容是每期将一栋旧“一户建”内部拆除、调整,改造为更加适合居住的新居。笔者记得其中一期,讲的是年轻父母、老母亲和3个小儿子,6人挤在一幢二层小楼中,生活极为不便。参与节目的房屋设计师在不改变房屋整体高度的情况下,居然将其改造成了5层跃层式住宅。这显然也是“收纳术”的思维方式在起作用。
著名设计师佐藤可士和出版过一本名为《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的图书,这位为优衣库服装注入灵魂的商业设计师,在书中将“整理”分为空间整理、信息整理和思考整理三个阶段,从日常的整理物品以及信息搜集中习惯提炼出敏锐的思考整理能力,将那些原本难以捉摸的灵感火花“收纳”为清晰的思路,并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偶像组合AKB48的总制作人秋元康也写过《秋元康的工作术》、《工作脑》等工作方法图书,其核心思维也同样是对大脑的思考进行归纳、整理与再现。
日本的出版业
说到图书,日本这么个弹丸之地,居然拥有超过一万五千家实体书店。像东京、大阪这种地方,基本是溜达几分钟就能路过一家,“百步之内必有书店”。笔者走出家门口,来到最近的地铁站,短短10分钟路程,就有着4家书店。而且,只要营业中,无论什么时候进去,店里都有其他客人。
日本的图书很贵,一本新书通常在1300日元以上(折合人民币约80元),哪怕是廉价的文库版书籍也要700日元左右(折合人民币约45元)。如此的高定价也保障了图书作者的经济利益。
虽然日本的传统出版业连年萎缩,但近几年的年销售额依然可以维持在1兆5千亿日元以上。而在1996年最为辉煌时,出版业曾写下了年销售额2兆7千亿日元的神话。另一方面,虽然实体图书销售额下降,这部分只是被迅速崛起的电子书市场所取代,日本人对阅读的热情丝毫没有减退。
在日本逛书店,会发现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几乎所有的书店里,只要是新书,无论它的出版年代多么久远,都绝不打折,一律按原价出售。这里面自然是有一些原因的。
日本出版物销售市场有一个独特的措施叫“再贩制”,它的实质含义就是禁止实体书店打折。由于日本的书店多如牛毛,密度也非常大,甚至超出大部分图书的首印数。在这种情况下,占据图书销售主要渠道的书店,必须严格遵守出版社制定的图书定价销售,哪怕是20年前出版的旧书,只要上架就不能打折。实在卖不掉可以退货给渠道商,渠道商会将滞销书籍调配至其它书店重新上架销售。因为有了这套“再贩制”作保障,无论印刷和运输成本如何变化,无论国家经济起起伏伏,日本图书价格却可以保持30多年始终如一。可以说,这对商家、作者和读者而言,都是一个负责任的制度。不过,在电子出版物高速发展的今天,这一模式也受到了严重挑战。
除了“再贩制”,日本出版业还有个说法叫“寄贩制”。这个制度也是有点儿意思的。
所谓“寄贩”,其实就是图书批发商对出版社进行书款预付的制度。日本的图书市场虽然庞大,但大型批发商却只有日本图书贩卖株式会社(简称“日贩”)、东京图书贩卖株式会社(简称“东贩”)等少数几家,而且它们一多半的股份都是掌握在讲谈社、小学馆、角川书店这些主要出版商手中。事实上就是几家大出版集团垄断了日本图书市场的发行。
但是,日本企业之间存在一种有趣的“共生文化”。同为日本企业,相互之间很少出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残酷掠夺战,更多的则是进行一种长期的、背后似乎有什么力量在协调着的有限竞争。在日本出版业,由大出版集团们垄断的渠道商除了负责图书流通工作,事实上还承担着另一个角色—相当于广大中小出版商的“银行”。
当一批新书从出版社交给东贩或日贩后,这些渠道商会将整批图书的零售价全额(业内称为“码洋”)全部预支给出版社。也就是说,只要出一本书,出版社就会立即获得全部书款,也就立刻有了制作下一本书所需的经费。另一方面,当出版物上架销售半年后,书店则通过渠道商将卖剩的书退还出版社,这时出版社再将多余的码洋退还给渠道商。
也就是说,出版社只要不停地推出新书,理论上就不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很多小出版社就是凭借这一模式生存下去的。它们先出一套菜谱或者“收纳术”(人人都可能买的畅销书),再利用“寄贩制”和“再贩制”慢慢将这些书消化,同时用预付的码洋制作新书,只要用心经营,就可以稳定地逐步发展起来。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说,这种把渠道商当银行的做法也存在着问题。出版社为了预防退款造成的资金链断裂,可能就会赶制一些质量低劣、粗制滥造的垃圾图书,从而陷入“码洋越来越多,废品也越来越多”的恶性循环,最终“噎住”整个出版业的资金流通。这种“寅吃卯粮”的行为,正也是日本出版业面临的另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