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知我醉,地下琅孉

2014-04-29高乔肖贤明陈雪

大学生 2014年9期
关键词:北京大学图书馆手把手藏书家

高乔 肖贤明 陈雪

周三下午一点半,北京大学图书馆E115室的大门虚掩,门口的储物桌上只躺着两个书包。

推门的声音被拉长放大。正对着门的书架上,清一色的古籍一柜又一柜,

规整的大小,统一的封皮、相同的颜色……

“你们看这个书架上,《清代诗文集汇编》,800册。”

坐在古籍阅览室最南侧的书桌前,丁世良指着最近的书架上绿莹莹的一整架书介绍道,

“还有这边……”这些同学们乍眼一看毫无差别的一架架书,丁世良如数家珍。

116年:150万册

谈起图书馆的古籍,在图书馆工作了半辈子的丁世良有说不完的话。

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成立之初,就设立藏书楼。藏书楼建立伊始,各地负责刻书的官方书局为京师大学堂捐献书籍,奠定了北京大学古籍的藏书基础。“清道光年间,”丁世良补充道,“也有些私人藏书家为京师大学堂捐献了不少明代刻本。”

1930年代,北京大学迎来了古籍收集的一个高峰。频频战乱与文人世家的颠沛失散,使得私人藏书难度大大增加。考虑到大学图书收藏的相对稳定,大学有利于发挥古籍的研究作用,或是出于其他个人想法,不少私人藏书家将世代相传的古籍无偿捐献给北京大学。

李盛铎和马廉,就是这个时期藏书家的典型代表。

“他们自愿地把藏书捐给了北大。马廉(捐的书)主要是戏曲小说,有上千本;李盛铎的宋元本数量比较大,还有唐代的敦煌遗书和名人手迹。”丁世良说起他们捐的古籍,有些兴奋。这些私人藏书家的捐献,大大丰富了北京大学的古籍藏书。

1952年,北京大学与燕京大学合并,燕京大学的古籍也并入了北京大学。

1990年代初,北京大学图书馆将之前的古籍组扩大,并将散落存放在图书馆各个部门的古籍整理到一起,成立古籍部。如今,北京大学的古籍藏书量已达150万册,数量占全图书馆800万册藏书的近1/5。

1898年京师大学堂成立至今,100多年岁月积聚了150万册古籍,这些年迈的书本无疑是百年北大历史中一条粗重的脉络。

63岁的丁世良对北大古籍的百年历史娓娓道来,任意一个古典文献方面的专业名词都能引出他滔滔不绝的阐述。

36年:30万册

见证了古籍部从无到有的丁世良,也同古籍部一起成长。1977年,丁世良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毕业。进入北大图书馆工作在当时的他看来是一份理想工作,“在出版社哪能看到这么多书啊”。26岁的他,因对古典文学的喜爱与古典文献结缘,由此开始了他对古籍的探索。

毕业后,丁世良被分在采编部古籍组工作(当时图书馆并没有古籍部)。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还未建成时,许多古籍都存放在未名湖畔红二楼和红三楼的楼顶上,存放条件不理想,整理这些古籍,对丁世良和同事们来说并不轻松。

“书上的尘土厚厚一层,我们需要把环境弄好,把屋里的尘土吸干净,还得配书,散的书给它配齐了——有的书没有函套(用来把整部书装起来的纸板匣子或木匣子)。干这份工作得懂得这个专业,把书一册一册整理到一起。配齐了,再用吸尘器把土吸干净。”丁世良回忆。初步清理后,尘封已久的古籍被运回图书馆,并按分类法编好,最后送进书库、阅览室供研究人员使用。馆里的未编古籍在30多年间,从40多万册减少到不到10万册。每年,丁世良和同事们整理的古籍近万册。

做这样的工作,说不累是假话。因为爱好,丁世良觉得脏一点累一点苦一点,还是很有味道的。“不仅自己可以享受,还能给社会和他人带来便利。”丁世良笑着说。在艰苦的实践中,他的经验和能力也有了很大的丰富和提高。

“课堂上老师讲版本学,浙江刻的书——浙本、福建刻的书——建本……然后讲它们的特点,同学们没看到实物,认识上总是不到位。当老师手把手地告诉同学,这个书的板式、字体和风格就是浙江刻的书,这个纸张就是福建刻的书……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这种手把手教的方法,直到今天仍在古籍部的新老工作人员之间传递。浙本、蜀本、建本;鱼尾、象鼻、书口……新进工作人员在老工作人员对照着手里的古籍一一指点的过程中,把这些艰深的专业术语和生动的实物特征联系起来。这时,新人才能真正感受到古籍实实在在的魅力。这种古籍部内的传承教授,在丁世良眼中已然习以为常。原先被手把手教的他,现在正手把手地教着一批又一批新人。

8年:580万字

与150万册古籍呆了大半辈子,除了每日与各色各样古籍的频频接触,丁世良最难忘的还是他与古籍的8年“抗战”。《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以下简称“地方志”)——东北卷、华北卷、华东卷、西北卷、西南卷、中南卷——6册书580万字洋洋洒洒,8年的默默编撰丁世良至今难以忘怀。

1985年开始,34岁的丁世良度过了8年没有假期的日子。

“我的资源好。很多中文系的老师都羡慕我——他们没有这么多资料,见不到这么多书。”说起编“地方志”的缘由,丁世良颇自豪,“民俗整理与古籍工作关系紧密,地方志的题材、资料,都是从古籍里的风俗志筛选出来的。”

“我当时住在北大南门21楼集体宿舍,三楼,10.8平方米的房间。一屋半床一桌,还有半床是书。”丁世良笑着说。除了古籍部的正常工作,他挤时间完成了这项“业余活动”。 “8年间,我没有享受一天假,全都编写地方志了。”回忆当年,丁世良也感叹,“那时非常累。”

“既然做就必须成功。”丁世良语气坚定,“在北大,不能做普通人。这么好的学术氛围,这么多的好老师,这么多的文献资料,为什么自己不做呀?没条件还知难而上,有条件还不上,对得起谁啊?”

在10.8平方米的房子闭关8年后,丁世良真的不一样了。《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之后,《诸子百家大辞典》《中国年谱词典》《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古籍善本书目》……一个个大项目接踵而至,用他自己的话说“甩开拐棍,自己独立!”

猜你喜欢

北京大学图书馆手把手藏书家
岁寒栗冽不改色,共矢平生金石心
——北京大学图书馆榜样人物汤燕
手把手教你用手机拍摄中国空间站!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扎什伦布寺全图》述略
刘海霞:手把手教学示范 点亮农民致富梦
手把手教你打巷战
Foreigners Sample Local Culture in Ningbo
清藏书家袁廷梼枉生平发覆[1]——一个苏州家族的兴衰
《先秦至隋唐五代藏书家考略》补考
新书简介:《1996-2012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藏金石拓本菁华》
北大图书馆发布微电影《天堂图书馆》,纪念建馆11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