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最新流行语品析

2014-04-29张婷

大学生 2014年9期

张婷

编者按:最近看到很多美国社会流行语,有的新鲜,体现网络时代气息;有的精妙,用词精辟、准确、形象;有的具备文化来历或历史渊源;有的则表现某种社会现象或心理现象。

Cockroach problem(蟑螂问题),

指的是比原先看起来还要严重的问题。

“Cockroach”用得精妙!

一只小蟑螂看似不成大患,但是小强可是打不尽灭不完的。

蟑螂问题指的就是这种不可小觑的问题,

如果处理不当,其危害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The eleventh hour(第十一个小时),用来形容某件事的最后一刻,不过扭转局势依然是有可能的。

在古时候,犹太人将白昼分为12个小时。据圣经中的一段故事说:天国的桃园内劳力十分不足,需要每天从外面雇工人干活,一天之内要雇三四批。最后一批是11点进去的。不过所有雇工的工资却都在一天劳动结束时一起发放。有个心眼很多的人就钻了这个空子。他每天都和最后一批雇工一起到里面去干活。但是在领工资时,他却和其他人一样也领到全天的工资。 由于上面的故事,这条短语的含义便成为“在最后关键时刻,刚好,及时”。

这也是一部环保纪录片的名字,这部纪录片由好莱坞著名影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担任旁白,他同时也是本片的制作人。他呼吁世人:在最后一刻做出改变!这部电影探索人类为何走到有毁灭危险的一步?──我们是如何生活?是如何破坏生态系统?以及我们该如何改变人类的命运?片中访问了世界各地的专家,包括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前中情局局长詹姆斯·伍尔西、永续设计专家威廉麦唐诺与布鲁斯莫,以及超过50位的顶尖科学家、思想家和领导者。

片中,埃里克霍弗的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不是真正想要的东西永远也不会够,我们得到的只是替代品。”

YOLO(你只活一次,you only live once的英文首字母缩写),和拉丁语的“及时行乐”或“死亡警告”相类似,YOLO的寓意是人应该享受人生,即使需要承担风险。

这个词汇的“缪斯”女神是音乐人Drake,通过其畅销曲《座右铭》,“你只活一次”这句话俘虏了大批高中生和大学生。很多年轻人开始把YOLO当成口头禅,特别是在网络空间上大热,他为自己的念头、心愿、白日梦打气,劝自己珍惜机会、把握现在、别留遗憾。

当然,年轻人难免叛逆又贪玩,不少年轻人拿YOLO当成了为自己开脱的借口。比如,“真想吸大麻,YOLO!”“真想买下这贵死了的包,YOLO!”以至于有位年轻网友留言说,这些总把“人只活一次”挂在嘴边的朋友别忘了“人也只死一次”。珍惜当下,也须慎重选择。

YOLO似乎正有主流化趋势,有老牌女主播在脱口秀节目里开设了“你的YOLO是什么”板块。不过,这恐怕不是新新人类们乐于看见的结果,于是乎,已有热词的昔日拥趸在网上高呼“YOLO过气论”。

404,被用来描述愚笨、无用之人。这一用法来源于网络上无法找到搜索页面时出现的“404 Not Found”错误提示信息。

据说在从前,互联网的形态就是一个大型的中央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就设置在404房间里面。那时候所有的请求都是由人工手动完成的,如果在数据库中没有找到请求者所需要的文件,或者由于请求者写错了文件编号,用户就会得到一个返回信息:room 404 : file not found。后来互联网兴起后,人们也就习惯了用404作为服务器未找到文件的错误代码了。当然实际考证传说中的room 404是不存在的。

有的成语在流传过程中也被曲解或误传,这些互联网时代特有的词语,想必在后来者看来都是典故呢!

Cheerleader effect(啦啦队效应),女孩或男孩成群结对在一起时,觉得他们看起来都很辣,但单个来看的话,就没那么迷人了。

美国影集《How I Met Your Mother》曾经在剧中提出了“啦啦队效应(cheerleader effect)”,就是当你被朋友围绕时,会看起来更有吸引力。最近这个剧中的假说,被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心理学家Drew Walker与Edward Vul验证──因为当我们看一群人时,倾向把大家的脸部特征“平均”,这时再看其中一人时也会觉得比起只看他一人时更“平均”。

Walker说:“平均脸看起来更具吸引力,可能的原因是因为平均消除了不吸引人的特征。也许可以改写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句子:每个漂亮的人都是相似的,而没吸引力的人却有各自没吸引力的原因。”

恋爱中,工作中,拉拉队效应会有发挥的余地吗?可以将我们多重的特色一起展现出來,就算对方永远充满主观意识,但只要你给他的不只是一件事,而是很多个特色、很多份经历、很多很多的故事加起來,也许会出现啦啦队效应。

对方在想什么,你永远无法控制。不可能在每个人心目中你都是美女,不过,如果你多拉好多个人在你身边,一起出去,你就是“美女”了。

No Collar(无领人士),最开始先有“白领”和“蓝领”之分,随着白领一族的泛滥,又产生了“金领”、“灰领”和“粉领”之分,现在又有了“无领”一族,指那些虽有高学历但却没有工作的人群。

Phubbing(低头症),指在社交场合不关注身边的人,而是一个劲看手机的不礼貌行为。

它由“phone”和“snubbing”合成而来(snub指冷落、怠慢)。澳大利亚McCann和Macquarie大辞典携手发布的一则网上短片,完整地记载了这个单词的诞生过程,并同时宣告最新第六版Macquarie大辞典的正式发行上市。

Internet meme(网络迷因,又称“网络爆红”),指某个理念或信息迅速在互联网用户间传播的现象。这样的信息有点类似于“圈内笑话”,也就是只有大批互联网用户知晓的、最前沿的、引人关注的信息。网络迷因通常以超链接的形式通过电邮、博客、社交网站还有即时通讯软件等途径传播。

“迷因”这个词最早是由英国进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他1976年的大众科学畅销书《自私的基因》中使用的。这个词既可以指在用户间传播的内容,也可以指隐藏在内容背后的理念或者其转播的这种现象。

“切糕”的火爆,是一个典型的“网络迷因(Internet meme)”事件,一般来说其特征有三个,一是其所有传播过程都是自发的,没有任何强迫性;二是迷住网民的往往不是他们在传播什么,而是参与传播这个过程本身;三是它们在网络上消逝的速度往往跟爆红的速度一样快。

风靡全球的“江南style”,旋律并不动听,所谓骑马舞也美感缺缺,怎么就会火遍全球呢?人们不是为这MV倾倒,而是在参与和传播中获得快乐,这也是Internet meme。

The stupid line(愚蠢线),人们决定做些冒险尝试时做出的聪明决定和愚蠢决定之间的分界线。比如,这条分界线可以是你带着适当的装备去学登山和什么都不准备就出发这两种行为之间的区别;或者是,把你十岁的孩子单独留在一个燃着壁炉的房间里跟把一岁孩子留在这样一个房间的区别。不同的选择带来的结果也会完全不同。

有人说,聪明和愚蠢有时候仅是一线之隔,而这条线两边的不同决定导致的结果也会完全不一样。

Just-in-time lifestyle(赶场式生活),是一种现代生活方式,指人们花最少的精力完成一项任务,然后匆匆忙忙从一个聚会地点赶往下一个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