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生涯规划下的个性化就业指导体系探究
2014-04-29钱玉婷胥青
钱玉婷 胥青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已不适应社会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基于职业生涯规划下的个性化就业指导能够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认知自我,认清职业形势,找准职业目标,使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文章初步分析了高职院校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探析了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个性化就业指导的意义,并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从个性化就业课程、个性化就业咨询、个性化就业训练、个性化就业信息和个性化就业评价五个方面构建高职院校“五维一体”个性化就业指导体系。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个性化 就业指导 体系
[作者简介]钱玉婷(1985- ),女,江苏如东人,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团总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学生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指导;胥青(1982- ),女,江苏灌云人,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南通 22601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基于职业生涯规划下的个性化就业指导体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3HYJY/0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113-02
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已不适应社会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模式要进行相应调整。很多学校尝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坚持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认知自我,认清职业形势,找准职业目标,使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从而提高就业质量。
一、高职院校个性化就业指导现状分析
1.教学双方对个性化就业指导的认识程度尚不到位。目前很多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仍属于临时突击型,学生大三面临毕业时,开设几场讲座或专题报告会,忽视了就业指导的科学性与前瞻性,认为个性化就业指导就是开设专门的辅导课程,在就业指导课中加入适当的心理辅导与发展咨询,并没有真正以学生为本,从学生一入学就应帮助他们制订长远而细致的就业计划。而对于学生而言,他们不能很好地认识到自己的素质与能力,没有尽早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书,而是误以为就业指导就是听讲座与报告,或上几堂就业指导课。
2.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有待提高。高职院校一般是由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和各系辅导员、班主任共同完成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由于教师平时又有很多其他的日常事务,因而影响了其对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的深入研究。同时,从事个性化就业指导的教师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具有职业指导师、创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等资格证书的仅占全体教师的35%左右,即使具备了相应的证书也缺乏必要的实战经验,这很大程度上使个性化就业指导变成了“纸上谈兵”。
3.个性化就业指导的服务意识仍需增强。以往的就业指导工作注重学生的统一管理,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如今的个性化就业指导从管理变成了服务,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引导他们了解认识自身的职业兴趣和发展方向,帮助他们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并随时提供就业咨询、发展咨询、心理辅导等服务,这就需要指导者具有很强的服务意识,目前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同志,其服务意识还有所欠缺,需要进一步增强。
二、职业生涯规划对个性化就业指导的意义
1.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是个性化就业指导的理论基础。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认为,人职匹配是动态发展的过程,人的职业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其中,人的职业心理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在不同的职业生涯发展周期,职业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而职业生涯决策理论则认为职业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作出职业决策、职业适应以及职业调整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就是提高人们职业决策的能力,解决自身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以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为理论依据,树立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满足职业发展的长期要求,帮助其探索自己的职业特点、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等,指导学生个体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做出合理的职业选择,开发职业能力。
2.职业生涯规划是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必然与目标。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明确职业发展方向,为以后优质就业提供保证。个性化就业指导需要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匹配,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适合个体的职业发展规划,学生的发展特色要突出个性化。个性化就业指导需要与学生的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相结合,通过专业的测量手段,对学生的一些心理指标予以评估,针对学生的特长与个性,确定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与轨迹。个性化就业指导需要通过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这个团体咨询辅导来完成,在解决职业规划普遍性和共同性矛盾的同时,注重开展个性化咨询,满足个体对职业规划的发展需要。
3.职业生涯规划与个性化就业指导的融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个性化就业指导是相辅相成、相互融合的。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需要融合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因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客观地评价自己,科学地分析职业,正确地对待社会现实,及时地纠正职业发展中的错误,把个性化就业指导融入整个大学生活,融入整个生涯发展,融入个体未来的自我发展中,从而科学制定职业发展的过程。个性化就业指导需要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为基础,在个性化的就业指导过程中,充分发挥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以个体的职業发展为基础,以个体的生涯发展为目标,以职业个体能力的培养为主要内容,用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各个环节,指导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各个方面,从而推进生涯规划下的个性化就业指导科学、全面、可持续地开展。
三、构建基于职业生涯规划下的“五维一体”个性化就业指导体系
1.基于职业生涯规划下的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式分析。调查研究表明,高职院校已逐渐转变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开始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与学生个体素质的培养,关注学生就业质量,尝试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并将职业生涯规划运用到个性化就业指导过程中。大学生既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对象,又是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主体,在全程生涯辅导教育过程中,要让学生做自己的主人。高职院校要根据生涯发展规律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分阶段、有重点、有次序地进行大学生个性化生涯规划设计。具体指导模式如下:入学初期,为每位学生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档案”,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适当修正与调整。一年级,对学生进行入学适应性教育,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角色转变,适应大学生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教育,激发他们潜在的职业意识,通过相应的测量手段,帮助他们正确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性格特点、职业能力等,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以及相应的职业状况,根据个体的特点辅助他们初步设计职业发展的大致方向;二年级,对学生进行职业发展教育,培养职业理想,学会自我调节、自我评价与自我完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开展一定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竞争能力,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锻炼自己的机会,帮助他们挖掘职业潜能,提高与自己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综合素养与就业竞争力;三年级,对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教育,教给他们就业技巧,提供就业信息,提供个性化辅导咨询,帮助他们解决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学生走上自己理想的工作岗位。
2.构建就业指导体系。一是个性化就业课程。首先,分年级、分专业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课。不同的年级、不同的专业需要有不同的教学计划,以突出不同的讲课重点。其次,开设个性化的选修课。除传统的就业指导课程外,要按照不同的专题或学生的需求,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选修课,学生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课程,小班化教学,教学方式灵活,有利于学生发展,如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就业篇等。最后,举办个性化专题讲座。通过问卷的形式充分掌握学生在每个时间段的需求,并根据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讲座,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授课,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二是个性化就业咨询。学校成立就业指导咨询中心,配备专业教师值班,面对全体学生进行个性化就业咨询。个性化就业咨询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通过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测试或职业兴趣以及职业能力测试,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身职业兴趣、能力以及价值观的职业领域;指导学生掌握生涯规划的理论和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通过模拟职业训练确定职业目标,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调整与修正,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解决在职业选择或职业调整过程中遇到的适应性、盲目性等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咨询辅导,增强学生心理适应、抗挫折等能力。
三是个性化就业训练。个性化就业指导主要开展就业能力、就业技能、就业素质三个方面的个性化训练。就业能力训练包括社会实践活动、单位实习、走访企业、模拟面试、口才训练、模拟招聘等;就业技能训练包括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提高职业竞争力;就业素质训练包括开展以“自我认知”“合作能力”“职业定位”等为目标的团体辅导活动,帮助学生提高核心竞争力。
四是个性化就业信息。个性化就业信息的提供可以通过就业信息网、手机短信群发、QQ群、微信等方式进行。就业信息网资料齐全,一目了然,既要包含就业技巧等相关知识,又要包含各种就业需求信息,建立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信息库,呈现用人单位与求职学生相关材料,提供服务平台;手机短信群发便捷,能够及时将就业信息发布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就业单位,覆盖面积大,使用率高;利用QQ、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发布就业信息,便于学生及时准确捕捉符合自身的就业途径,提高就业成功率。
五是个性化就业评价。在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过程中,为帮助学生正确认知和评价自我,可以借助科学的人才测评手段,从而使评价更加客观与全面。人才测评是在传统的心理测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方法有心理测验、评价中心、资格审查、面试等。在个性化就业指导中应用心理测验就是使用一系列心理测验来衡量一个人的个体特征与潜能,心理测验是个性化就业指导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在个性化就业指导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评价中心是使用情境性测验的方式来评价被试特定的行为,主要有管理游戏、案例分析、无领导的小组讨论等,评价中心突破了传统的测验方法,扩大了测量的功能与用途。
随着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已不适应社会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从个性化就业课程、个性化就业咨询、个性化就业训练、个性化就业信息和个性化就业评价五个方面构建高职院校“五维一体”个性化就业指导体系,有利于传统就业指导工作向新型就业指导模式转变、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解恒岩,房磊.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式探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
[2]王本贤.生涯发展理论下的个性化就业指导[J].辽宁教育研究,2006(12).
[3]戴树根,彭立春.生涯发展理念下的大学生個性化就业指导探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2(6).
[4]王本贤.论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就业指导[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9).
[5]李桂红,许晓辉.新时期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机制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