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清末民初中等社会的再认知

2014-04-29张鑫鹏

2014年26期
关键词:概念

张鑫鹏

摘要:中等社会是清末民初之际的一个革命性概念,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群体。本文经由旧稿深化和充实,从经济成分划分、概念发端和演进以及历史作用三个方面对中等社会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其存在意义和概念本身做出评价。

关键词:中等社会

“中等社会”一词并不是中国本土产生的阶级概念,它是中西社会不断碰撞、交流与融合的产物,是清朝末年的革命党人所着力论说的一个概念。在这个概念背后,隐含了19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产生和集聚起来的一种力量。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实体,它崛起于八国联军侵华之后,不仅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阶级结构的裂变与改组,而且反映了在外国侵略与刺激双重作用下我国传统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改变。

(一)成分划分

中等社会的概念是指从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两个方面概括了操各种不同行业而居于相同社会层次的人所构成的复合体,它着眼的是社会构造,因而它比社会构造具有更丰富、更深刻的社会内涵。就当是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而言,“中等社会”相当于中产阶级,而“中产阶级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也就是说资产阶级属于“中等社会”。但是出现于20世纪初年的“中等社会”又不完全是资产阶级的同义词。①

从经济成分来划分,中等社会可分为以下三类:

(1)“自居于士类者”。这类人是取得过一定的功名,但不一定享有官职的人群。在清王朝统治时期,功名具有特殊的社会价值,它将拥有功名者与社会平民区分开来,而且赋予前者部分的社会权利。这批人在职的时候是官员,不在职的时候是士绅。他们天然地构成了乡村社会里的中等阶层。然而这群人并不是自居于士类者的主要部分,由新式学堂培养出来的近代知识分子才是自居于士类者的主导成分。这些新式的知识分子已经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新思潮、新学理的洗礼,有新的知识结构,新的人生思想,新的价值观念和新的行为选择。他们的出现也体现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阶层的新陈代谢,除旧换新。他们尖锐地抨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的同时又向当时社会传播新的观点意识。随着他们的产生,同时出现了种种前所未有的职业,如记者、编辑、律师、医生、近代学堂的教师以及职业革命家,等等。他们成为20世纪士类的主流,并因此成为中等社会的中坚。②

(2)“出入于商于士之间者。”这类人实际上与商人的概念很相近,其中包括旧式的商人转向近代工商业,旧式的士类渗入了工商业以及新式知识分子投身于近代工商业。商人在传统社会的地位极其低下,但是随着西方商品经济的冲击,商战成为当时的一股社会思潮,商人的重要性也开始得到知识分子和社会的承认。这时,旧式的商人、士人和新式知识分子都积极投身于商业,给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带来了强烈冲击,有力地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结构。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力量,工商业者在抵制洋货、收回利权、立宪运动等许多社会事务中逐步显示出其自身的实力和存在价值,从而奠定了民主革命的社会经济基础。但是这些人仍然是脱胎于旧式阶级,即使同新的资本主义经济方式连在一起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痕迹。

(3)“出入于方术技击与士类之间者。”所谓的“方术技击者”泛指依靠一技之长获取较为富裕生活的人群和其他各种自由职业者。这些人都有自己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他们不同于出卖劳力的贫苦人群,也不同于拥有资本或者功名的商人士绅。比如名优,书画家,都是他们可以选择的职业范围。这部分人与旧有的社会阶级联系更加紧密。能够有条件接受这些特长训练的人,例如书画学习都是传统社会中比较富有的家庭才能供养的。他们中可能有些人还享有一定的功名,或者有自己经营的产业。完全依靠“方术技击”生活的人并不能成为中等社会中的稳定成员,他们随时有可能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失去依靠而流离失所。

(二)概念发端与演进

就目前所收集的资料来看,中等社会这一概念出现于1902年底,详见于1902年《新民丛报》刊登的梁启超的《新民说》:“大抵分利之人,多处于上等社会中等社会,而下等社会的人怠稀。盖惟挟持强权者,乃得取他人所生之利而坐分之也。”③而被较多地用来分析中国近代社会阶级分层则是在拒俄运动高涨的1903年。梁启超所提出的中等社会和社会分层概念与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的精英结构层次有相近之处。帕累托在1903年在巴黎发表《社会体系论》认为每一社会结构中都由精英分子带动发展其所属的社会,而将精英区分为统治精英与非统治精英两部分。其中的非统治精英相当于梁启超的中等社会。不过,作为一个理论性的概念,中等社会的产生一方面是源于中国国内对清王朝统治的不满情绪达到顶峰,也和外来思想学说的影响密不可分,尤其是与1902年至1903年间国人大力翻译引进社会学的知识体系密不可分。④中等社会的概念由梁启超率先提出,但是仍然由于梁本人处于清朝末年封建君主政体逐步衰落,民主共和思想广而传播的“过渡时代”,所以他所提出的这一概念也会带有“过渡”的特征。⑤而这样的特征也反映了中等社会概念产生背景的复杂性。这种复杂的环境背景反过来也会给这一概念带来理解上的差异。

因而在清末时期,对中等社会作用的理解因循着两条不同的道路延展。一条是开明绅士提倡的爱国救亡运动,另一条则是青年学生引领的学界风潮。开明绅士作为中等社会这一实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动员民众实现文明排外作为后来中等社会的重要口号和使命。文明排外的口号是开明绅士针对从前盲目排外、野蛮排外的深刻反省和纠正,它凸显了开明绅士作为爱国救亡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导者在国民中的位置和责任,反映了绅商士人在救亡运动中较为保守的政治立场,他们仍然对清王朝的统治抱有支持态度,要求温和缓进的社会的改良。而此时国内外的青年学生对中等社会的理解则相当激进。他们所代表的的激进路线将引导下层民众的民气导向排满反清作为主要趋势。“学生社会”与中等社会的概念开始有融合的倾向,甚至成为了中等社会的主要代表。这两种对中等社会主张的不同理解也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政治倾向,即革命派和改良派。这两类派别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中都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中国由王朝社会迈向近代社会的强大推动力量。

(三)历史作用

中等社会介于上等社会和下等社会之间,它既不同于这二者,又承担着“破坏上等社会”和“提携下等社会”的双重任务。上等社会是当时的利益既得者,破坏上等社会就是要打破旧有的统治秩序,反对当时已经腐朽的统治阶层。下等社会是以劳工为主体的劳动者阶层,他们深受上等社会的迫害和压迫,是最具有革命要求的阶级。但是下等社会智力不足,知识有限,甚至没有代表自己阶级的自觉意识。因而他们需要中等社会作为一个媒介,将他们感化、教育、组织从而迸发出不可小觑的力量。清末年间,在有的评论中,将中等社会和上等社会放在一起,成为被”革命”的对象。而在革命思潮兴起以后,更有不少言论把中等社会放在较远于上等社会而离下层社会较近的位置上,中下等社会常常被相提并论。⑥正如1903年《游学译编》收录的一篇文章指出的:“下等社会者,革命事业之中坚也,中等社会者,革命事业之前列也。故今日言革命教育者,必在两等社会。”

中等社会以救亡图存为目标,以建立民族国家为核心的政治理想,无论是革命派还是改良派都表达了基于民族主义的国家观念:“政治家以民族主义为方针法律,以民族主义为精神。”“政府必由全国国民所组织而以全国国民为政府之实体;政府比为全国国民之机关而以全国公共事务为政府之职掌;政府必以全国国民为范围而专谋全社会幸福为目的。”⑦中等社会所构想出来的国家是建立在广大国民基础之上的,是对封建君主专制的否定。民族主义作为中等社会引导革命的思想武器,启发中等社会在上层社会已经腐败,下等社会还未觉醒的的情况下,联合下等社会推翻上等社会,建立民国。中等社会在这一时期对下等社会进行了广泛的革命动员,他们致力于改变臣民文化中民众对政治的疏离感,试图在构建“国民”的价值取向下,唤醒民众对整个政治系统包括对政治输入即参与决策和政治输出几政策执行双重层面的政治参与。⑧中等社会对下等社会政治动员的方式与手段主要有:“一曰与秘密社会为伍,转移其旧思想而注入之以新思想,转移其旧手段而注入之以新手段”一曰与劳动社会为伍,改革其旧智识而注入以新知识,改易其旧习惯而注入之以新习惯;三曰与军人社会为伍,破坏其旧势力而耸动之以新势力,排斥其旧事功而歆羡以新事功。三者之妙用,存于二方面:一曰结集通俗演讲之会场,一曰流通通俗演讲之文字。”⑨秘密社会指旧式的会党,劳动社会指广大的劳苦民众,军人社会则指新军,这三者都是下等社会的组成部分,针对这三种不同类型的人群,中等社会采取集会演讲和通俗文学的形式,引导和教育处于蒙昧状态中的下层民众,把他们纳入民族革命、民主革命的轨道之中,使他们成为革命的力量。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中等社会踊跃投身于会党、劳工和新军中间,长期从事革命的宣传,促成了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的政治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中等社会的动员工作也不可避免地存在问题。发动会党虽然能使其成为反清革命的重要力量,但是秘密社会有他自己赖以生存的基础,自己的组织和作风想要彻底改造实属不易。它是动摇的阶层,“缺乏建设性,破坏有余而建设不足,在参加革命以后,就又成为革命队伍中流寇主义和无政府思想的来源。”⑩把会党作为革命的依靠力量并不是长久之计,他们只能发挥暂时的作用,而在改造会党的同时往往也容易造成革命队伍自身成分的复杂化,因此选择他们作为动员重点之一是中等社会群众工作的失误。此外,在进行教育“劳动社会”的工作时,中等社会并没有真正深入到“劳动社会”中去,而是寄希望与几个“达识之士”和“聪明睿知之大人”“率而用之,振臂一呼”;或用暗杀、“洒血炸弹”来“使四万万众恍然惊觉。”这除了说明中等社会的天真幼稚外,还说明了它与中国社会现实某种脱节的程度。B11

(四)结语

以革命党人为代表的“中等社会”和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第三等级大不相同。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第三等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已经有了相当充分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封建生产方式能够抗衡的背景下进行革命任务的。第三等级中的资产阶级不仅是革命阶级的领导力量,而是代表了法国当时“百分之九十六的国民。”因而第三等级发动的法国大革命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已经成熟的社会变革要求。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第三等级的阵营相比,在“中等社会”与农工所组成的“下等社会”之间又有某种程度的脱节。在中国这样特殊的社会环境下,脱节是正常的,但它又必然影响到改造中国社会现实、建立近代生活的实效。B12值得称道的是中等社会的目标是要推翻清王朝专制统治,结束中国的专制体制时代而步入民主共和政体的门槛,因此它跳出了以往汤武革命的轨道,具备了近代民主革命的特征,即使中等社会群体并没有实现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民主国家,但是它仍不失为一个在中国近代革命中不可或缺的承上启下环节。

并且,中等社会这一理论的完备性也有待改进。近代中国,西学东渐,各种观念学说大都来自域外,但又并非完全照搬,其中有选择,有变通,有误解。在外来思想不够用或不适用的情况下,国人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综合创造出适合当下需要的概念、学说,有时甚至可能与东学、西学的发展变化不谋而合,并驾齐驱,只是缺乏系统学理论的支持,而多了几份因时制宜的实用性,中等社会观的产生及其应用,或许正是这样一种可能性的体现。B13梁启超在创造中等社会这一概念时,就是以民族主义为理论指导,而民族主义理论也是在当时救亡图存的情形下广为传播的,其理论系统缺乏一个思想启蒙的过程,因此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脱胎而来的中等社会观念也会有学理系统不严密,思想来源复杂多重的缺陷。(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

参考文献:

[1]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

[2]梁启超:《新民说》[J],《新民丛报》,1902,(11).。

[3]桑兵:《拒俄运动与中等社会的自觉》[J],《近代史研究》,2002,第4期。

[4]汉驹:《新政府之建设》[J],《江苏》,1903,(6)。

[5]李硕,郭建民:《清季十年主要报刊对“中等社会”的认知》[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1,(3)。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2版,第二卷,646页。

[7]《敬告同乡学生》[J],《湖北学界》,1903,(2)。

[8]梁启超:《饮冰室合集》[M],中华书局,1989年。

[9]梁启超:《过渡时代论》[J],《饮冰室合集》,27—32页。

[10]李书城.:《学生之竞争》[J],《湖北学生界》,1903,(2)。

[11]柯继铭:《走向中下层——清季十年对不同社会群体的认知与“民”的称谓变化》[J],《社会学科研究》,2007,(2)。

注解:

①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第页。

②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第页。

③梁启超:《新民说》[J],《新民丛报》,1902,(11).。

④桑兵:《拒俄运动与中等社会的自觉》[J],《近代史研究》,2002,第4期。

⑤梁启超:《过渡时代论》[J],《饮冰室合集》,27至32页。

⑥柯继铭:《走向中下层——清季十年对不同社会群体的认知与“民”的称谓变化》[J],《社会学科研究》,2007,(2)。

⑦汉驹:《新政府之建设》[J],《江苏》,1903,(6)。

⑧李硕,郭建民:《清季十年主要报刊对“中等社会”的认知》[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1,(3)。

⑨《敬告同乡学生》[J],《湖北学界》,1903,(2)。

⑩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2版,第二卷,第646页。

B11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第页。

B12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第页。

B13桑兵:《拒俄运动与中等社会的自觉》[J],《近代史研究》,2002,第4期。

猜你喜欢

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概念飞行汽车,它来了!
存在与守恒:《红楼梦》中的物极必反概念探讨
TGY多功能多品牌概念店
幾樣概念店
衰老是被灌输的概念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古代的时间概念
论间接正犯概念之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