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学生学习小学科学兴趣的策略

2014-04-29洪雪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29期
关键词:温度计磁铁科学

洪雪

小学科学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它既没有语文数学那么有趣,也没有音乐美术那么直观的给人以美感,对于初学者来说,愿学和学会都有难度,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以巧妙地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以有趣的内容,新意的教法,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形成,便会有强烈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这样,科学课堂同样也会成为人人想上,人人想学的学科。那么,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创设新奇有趣的情境,引起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强学生乐于参与、关注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沉浸在探索、思维和发现的身临其境的境界,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开发学生的智力、能力和想象力,而且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名科学教师,我根据小学生爱新鲜、好奇心强这一特点,为学生设计适合学习的情境,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设计的教学情境中,高度集中地进入探求新知识的情境中来,从而提高教学新知识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了解空气》这一课时,我将一个大塑料袋装满空气,很郑重的拿出来让学生猜测里面是什么东西?在学生经过讨论后,我向他们说明了里面是新鲜的空气,并将它放出来作为一件贵重的礼物给全班同学分享。经过这一环节后,学生初步感受到空气的“贵重”,产生对空气的研究冲动,于是他们提出了许多他们自己想要研究的有关空气的问题,接着,我因势利导,让学生进入下一环节的研究,就这样,学生们以饱满的精神完成了整堂课的学习。所以说教师设计的情境就是“引领”学生进入探究活动的垫脚石,只有能让学生能够感动并为之投入的情景设计,才能使学生对当前所研究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究活动的欲望。

二、倡导小组合作交流,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要倡导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因为这样的交流和互动,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更有利于让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使学生在合作中获得感知,增长技能,愉快发展,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真正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表达。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比如测温度,在测量液体温度时,需要有人测量,有人观察,有人记录。于是我让组内学生轮换着测量,轮换着观察温度计的变化,轮换着记录,这样既让学生学会了怎样拿温度计、看温度计、读温度计指示的温度,又熟悉了摄氏温度的写法。这样轮换角色,既能让全体学生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也可避免课堂长期让少数动手能力强、胆大的学生独霸演练,还可防止那些胆小、内向、表达不太流畅的、基础相对较差、思想常开小差的学生在班集体中落伍。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率,有利于发挥课堂最大效益。

三、注重课堂实践操作,调动学习兴趣

动手操作活动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体形象,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探究发现规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认识,使学生通过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学会既动脑,又动手的本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新的学习需要,不断地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学生操作实验中,要多方面的为学生创造表现自己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并且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成功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使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增强学习兴趣。

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发展学习兴趣

科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合适的机会,结合自然教学,带领学生开展“认识自然,热爱自然“的实践活动,如采集标本,参观自然博物馆、动物园、苗圃、生态公园、科研劳动基地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陶冶情操,传递知识信息,开阔视野,培养和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進一步发展探求大自然奥妙的兴趣。

例如我教《植物长大了》时,利用劳动课将学生带到学校的植物园中,介绍植物是怎样长出来的,就地解剖种子和花的结构,了解植物表皮是怎样输送水分和养料的,随之,我又布置了一个课外实践任务:让学生认真观察身边的动植物,可以请教老师、询问园丁,翻阅书刊、查找生物辞典,课堂上介绍给大家。这样的课外实践活动,既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喜爱科学课的兴趣。

五、验证总结,让学生应用,延伸学生兴趣

总结新课,应用新知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准确理解新知识,并形成较多层次认识的重要过程,更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在引导学生认识在总结出各种现象的本质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观察和动手实验,来验证结论是否正确,进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并能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小实验、小制作,使所学到的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得以拓展和应用。

比如,教学《磁铁性质》一课时,教师总结出了“同极相互排斥,异极互相吸引”的性质后,引导学生做了这样的实验,加以验证:将两块标有磁性的环形磁铁同时接触,竖套在橡胶棒上,用手向下按,结果上面的磁铁像变魔术般高高弹起,并上下颤动;再将一块磁铁变换一下磁极,相互接触,两块磁铁“啪”的一声,吸引到一起,从而使学生对结论确信不疑。课后,及时给学生布置了实验作业:用两块磁铁进行小制作比赛。几天后,学生利用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制作了好多作品,使课堂中学到得知识进一步得到延伸。

总之,小学科学课教师只要成功的抓住学生的心理需求的特点,去正确引导,遵循科学课的教学规律,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辽宁省北票市第九小学 122100)

猜你喜欢

温度计磁铁科学
正确认识温度计
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温度计的『一二三』
三招搞定温度计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科学拔牙
玩磁铁
衰落的科学
用磁铁治病,由不信到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