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2014-04-29彭爱君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29期
关键词:研究性历史课堂教学

彭爱君

摘要:新课改引发教育理念的进一步革新,将原来的过多关注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如何学。既要以学生为主体,又要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面临着怎么办的问题。本人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摸索出自认为能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模式和手段,现写出来与同行们商榷。这就是先用全新的教学理论武装自己,再用这种理论联系教学实践,按新课程标准要求探索新的模式和教学手段。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构建;高效课堂

一、重视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学得好,必须先让学生喜欢这门学科,历史课程内容特点本身决定着课程教学的“枯燥性”,如果教师在教学策略上不作以必要的思考与选择,采用传统的 “满堂灌” 课堂教学,一味地传授现成的知识,而不是带领学生去理解过去的历史事件,那学生是不会有多大的学习兴趣的,当然其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1.“历史上的今天” 以“历史上的今天”为开课篇,先让学生课前去了解过去的历史事件与人物,然后让学生将了解到的历史事件与同学交流。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在过去的历史事件中可以得到很多启示,明白历史的“可借鉴性”。上课前我都会提前收集一些资料与学生进行“实事开讲”,激发学生情感和学习历史的兴趣。

2.变“教案”为“学案” 教学是双向互动的,教师应当变知识灌输为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注重问题设计的趣味性、情境性、针对性、启发性、层次性和引导性。利用“学案”,把教师教什么变为学生学什么,把课堂教学向两端延伸,课前预习、课后作业,都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

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重现历史事件 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可以让课堂“活”起来,利用图片、课件、视频等手段较大程度地展现过去的历史事件,可以较大地激发学生兴趣。

二、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近年来,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渐流行。学习并研究一些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同时在历史课堂上开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实践,将对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促进作用。

高效“模块式”课堂特点是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有效地落实了新課程的教学理念,有力地促进课堂教学结构的变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不再是学生生疏的学习方式。一堂45分钟的课可以是一个模块,也可以是几个模块,但并不是模块的堆砌,要有机地衔接。可以包括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涵盖学习的完整过程。高效“模块式”课堂包括: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运用等。教者要灵活选择、整合与建构。

三、提倡“探究性”学习

探究是人类的本能,“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将研究性学习更多的作为一种崭新的课程、一种模式促进了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更新,科研水平的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要避免死记硬背,实现高效课堂就要力争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样对提高学生进一步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人格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历史新课程体系下的研究性学习,现已构建出一个可供参考具有实效的教育教学模式。其实质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其要领具有四个基本点:

第一: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历史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自己善于把握教学材料中的内容,提炼出引领教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以自身的生活经历去体验与重构历史。

第二:教师要给予学生进行历史问题讨论。教学中抓住重点和难点,让学生们在共同交流中提高,让学习要点落到实处。教师在设计小组讨论的问题,一定要符合所要讨论的问题具有“开放性”、“激励性”、“层次性”、“探究性”的特点。“开放性”的问题能够促使学生作出多种解释和回答的可能性、发散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激励性”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推动学生进行集体的或独立的思考和实践活动,推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向纵深发展。“层次性”的问题是建立在学生过去的经验或知识上,充分结合学生能够接触到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探究性”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思维。

第三:教师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历史学习环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构筑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历史课堂“回到”历史事件中去。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存在,为自己的思考和创新带来的“成功”而高兴。为此,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自己的特点创造性开展历史研究性教学

第四: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师生充分互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老师的指导性、学生的主体性。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更重要的是在知识探寻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探索精神,从而引发整个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资料的搜集与整理,独立开展对历史问题的研究。

四、开拓学生想象力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走向战略进攻》一课时,在讲述“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时设问:“假如你率领2万人的军队,你的敌人是20万,你如何克敌制胜?”在讲述“千里跃进大别山”时设问“假如你是中共领导、国军高参、美军顾问……,你想对蒋介石说点什么?同学们对前一假设积极出谋划策,后一假设扮演各种角色,让人不得不佩服学生的创造性。这些设问能够调动学生的思考和热情,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

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十分清楚“学生的想象力往往就是他们追求历史知识的动力,而抹煞学生的想象力往往就会阻断了他们继续学习历史的道路”学生的想象力的发展,有助于他们习史兴趣的不断提高,有助于他们的理解力和记忆力的发展,也有助于他们的逻辑思维的展开。

总之,通过近两年的探索与努力,我对如何在新课程体系下进行研究性教学有了一个初步认识,概括而言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将“研究性学习”作为基本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促进了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更新,科研水平的提高。

(作者单位:四川省丹棱县双桥中学 620200 )

猜你喜欢

研究性历史课堂教学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新历史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