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投资银行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的功能定位
2014-04-29马欣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国际投资银行特别是发达国家投资银行发展的历程,发展模式入手,研究发达国家投资银行的功能所在,对比我国目前投资银行的发展现状,分析我国投行目前与发达国家投行的差距,探讨未来我国投资银行的功能定位。本文通过将我国投行发展现状与国外投行发展对比,得出我国目前投资银行法律法规有待健全,经营规模有待扩大,金融创新能力稍弱的不足,最后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探讨了我国未来短期投资银行发展及其功能的定位。
【关键词】投资银行 经营模式 发展差距 创新业务 功能定位
一、三大投资银行发展模式
(一)德国投资银行发展模式
德国是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进行混业经营的最典型代表,与之类似的还有瑞士等一些国家。在这种混也经营的模式下,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之间的业务相互联系,相互渗透,银行可以为社会提供非常全面的金融服务,如证券发行与承销、存贷款业务、外汇结算、抵押担保、金融租赁等。混业经营的风险点就在于利益冲突、自身的风险控制和监管上的难度。
(二)美国投资银行发展模式
在上个世纪30年代之前,美国跟德国一样也是采取混业经营的模式。1929年的以后的大萧条改变了这一格局,股票市场的狂泻,投资银行成为了首当其冲的受害者,美国政府认为这样的风险应该从传统的商业银行中分离出来,于是,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尔格法案》规定了投资银行要传统的商业银行分离,自此,美国进入了分业经营的时代。“大萧条”过后,美国经济平稳运行了几十年的时间,1999年颁布的《金融服务现代法案》,为美国后来的混业经营打下了法律基础。在那之后,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再度融合,逐步演变成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金融服务银行,为金融市场提供一条龙的金融服务,直至今天。
(三)日本投资银行发展模式
严格意义来讲,日本投资银行的发展历程也是沿着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大方向变革,与美国投资银行发展不同的是,在日本,投资银行业务主要由金融类证券公司来进行。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学习了美国的经验,对商业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做了严格的划分,投资银行业务主要由金融类证券公司操作。
从结果看,无论是德国投资银行市场发展所经历的长期混业经营的模式,还是美国和日本的“混业-分业-混业”的经营模式,目前现代投资银行运营的“金融控股公司混业发展”的模式是由市场证明效率较高的运营模式,既可以兼顾分业经营的银行体制的安全和稳定,又可以兼顾混业经营的高效益的优点,这一分析也给予了我国的投资银行业发展道路的选择一些启示和参考。
二、投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明确规定了商业银行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直接从法律上决定了我国投资银行的基本运营模式,就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及监管经验来看,这种做法是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2008年爆发的次债危机,更是引发了人们对目前投资银行的经营模式更深入的探讨。
三、投资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
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投资银行的相关业务在目前的金融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繁荣的资本市场为现代投资银行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投资银行业的快速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前进。
(一)优化资源配置
投资银行的一个最主要的功能是发行与承销,投资银行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自身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从政府财政角度,国债和政府债的发行使得国家财政的职能得到显现,政府通过发行或回购债券有效的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从社会资源角度,投资银行所提供的各项融资服务,企业IPO等可以集中社会闲散资金,为投资者(包括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渠道,为有需要的企业,特别是亟待获得成长机会的企业,通过向社会公开或私下募集资金,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达到社会资源的最大发挥。
(二)价格发现和资产定价
在投资银行进行发行与承销业务的同时,也发挥了其价格发现和资产定价的作用。在金融市场,个人是无法利用复杂的金融工具等对市场上即将上市或已经上市企业的股票价格进行定价和分析的,投资银行在人力物力方面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专业开发研究能力,可以协助社会和相关的投资者对标的物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并帮助投资者对投资标的物定价。
(三)促进金融创新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愈来愈发达,市场对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有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当企业出现闲置现金的时候就将寻求更高收益的金融产品,各种类型的投资机构寻求的股票及其他金融衍生品的投资,超级富豪的私人财富管理的要求等等,均给投资银行的金融创新提供了动力。
四、我国投行业与国外投行业发展的差距
我国投资银行发展于上个世纪80年代,在我国改革开放和整个资本市场的快速繁荣的大背景下,证券市场的规模逐渐增大,我国政府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逐渐增强。但是,受到我国政策,法律,从业人员素质等因素的限制,我国的投资银行业跟西方发达国家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一)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监管能力仍需提高
我國目前的相关法律还有待晚上,目前在我国投资银行业务中违法犯罪,违规操作的事情依然频繁发生,且监管难度较大。例如:在一级市场方面,投资银行为了获得更好的收益,经常夸大实际情况或对承销企业的情况进行虚假说明。较早前爆出的国信证券投资银行部高管获得非法所得案件,也反映了我国投资银行业发展的法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
(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的投资银行规模较小
在我国,大部分的投资银行属于大型券商的某个业务部门,有小部分商业银行参与。因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时间较短,我国的证券公司规模较国外知名金融机构相比均不大,整个行业的规模也较小。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更大规模的投资银行和金融控股集团,我国的证券公司在抵御风险的能力上明显不足。
(三)我国投资银行经营范围较小,金融创新的能力较弱
从国外投资银行的情况来看,投资银行业务的经营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包括证券的发行与承销,金融租赁业务,企业间的并购重组业务,以及与此业务过程相关的金融咨询业务等。我们依旧以金融市场最发达的美国为例,如果将金融行业作为一个金字塔的话,投资银行的相关业务应该是处于金字塔的最顶端的,市场的知名度高,口碑好,专业强,拥有大量的优质客户是这类投行的特点。
(四)投资银行相关从业人才较为匮乏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较为落后,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金融从业人员的经验和积累远远不够,投资银行作为高端的金融行业,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国际知名投行背后均有一批强大的高素质的从业人员,银行家们支撑,在我国,高端人才依旧非常匮乏,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只有优秀的人才与高速发展的投资银行业相匹配,才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否则,人才匮乏将成为我国投资银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五、我国投资银行的功能定位
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适逢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从这个角度出发分析,我国的投资银行本身就肩负着协助国家政策调控重要工具的重任,帮助国有企业的股份改革,就成了当时投资银行的首要任务。
在企业间的并购重组方面,投资银行应该发挥资金媒介的作用,使得社会限制的资金和其他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加速管理不善,经营不善的企业加速淘汰,推进行业内,行业间的优胜劣汰,使得产业中经营更好的企业更快速的发展,通过并购和重组,产生规模经济,完成正常的产业升级和转型。
我国投资银行的高端金融服务功能也仅仅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从国际的经验来看,投资银行业务已经由我们前面提到的“传统型”服务发展到目前的高端金融服务,投资银行已经渗透到金融行为的每一个环节。投资银行也有了金融创新的能力和动力,开发更多的金融服务产品,获得传统业务外的超额收入。但是在我国,类似金融顾问,资产管理等创新投资银行业务虽然也有很多投资银行做了尝试,但是由于经验不足,能力受限,目标市场较小等众多原因,我国的投行对于此类创新业务还仅仅处于“试水”阶段,这样的能力和发展的缺乏导致我国投资银行难以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也让我国的实体企业在与国外投行进行交易和合作的过程中经验不足,无法有效合理的运用投行提供的金融工具。
(一)巩固投资银行传统功能地位,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为企业集团提供融资服务是投资银行发展的根本,未来我国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和功能定位应该依旧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资金渠道和经营环境为中心,完成优化资源配置的最主要功能,同时应该利用法律及相关法规严格控制“圈钱”,不真实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避免传统的融资功能形成异化,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形成负面效果。
(二)加速发展并购重组,为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服务
我国未来经济结构的转化需要投资银行的更多参与,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均要求企业建立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和经营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众多行为需要投资银行的协助参与,如企业的资本金不足,负责的债务重组等问题。在这一过程如果没有投资银行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信息优势和资源优势协助企业或产业完成重组或整合,将大大影响经济活动的实际效率。未来,我国的投资银行应该更多的发挥企业并购,重组,破产,等过个金融环节的服务,提高效率,充分发挥投资银行金融媒介的作用。
(三)重视金融创新,为金融活动提供更多附加服务
创新是任何行业发展的动力,无论对与发达的金融市场还是我国处在起步阶段的金融市场来说,创新发展都是投资银行本身和经济活动的根本推动力。利用投资银行在整个金融行业所处的地位发展财务顾问,经营顾问业务,为产业提供相关的专业指导。同时,针对有资产管理需求的企业和个人,特别是有避险需求的企业和个人,为他们提供更全面的资产管理服务,成为风险的转移媒介和社会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的重要媒介。
我国的投资银行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法律法规、经营规模、人才缺口等均是制约我国投资银行进一步繁荣发展的阻碍,然后这些问题在未来随着我国改革进一步深化,市场进一步发展,均会得到解决,在目前阶段,我们应该对投资银行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发挥的作用和功能做好定位,才能保证投资银行业在我国资本市场的繁荣大背景下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窦尔翔,冯科.《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2]杨德勇,石英剑.《投资银行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王霞.《财经视线》.(2006).
[4]宋雅楠,赵雪燕,沈文君.投资银行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 《资本观察》,(2009).
[5]沈張熠.浅论我国投资银行与国外投资银行的差距.《经济研究》,(2010).
作者简介:马欣(1985-),男,汉族,辽宁辽阳人,本科毕业于深圳大学,研究方向: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