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莎士比亚戏剧之间情节的互文性

2014-04-29成立

青年文学家 2014年26期
关键词:情节互文性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社会科学重点项目“莎士比亚戏剧叙事研究”(12SA090)系列成果之一。

摘 要:互文性广泛地存在于文本之内和文本之间,发掘出其中的相互联系有助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本文以狭义的角度,从人物行为、人物经历、故事场景等三个方面对莎士比亚众多戏剧之间情节的互文关系作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莎士比亚戏剧;情节;互文性

作者简介:成立(1981-),男,四川宣汉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莎学、戏剧学和叙事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6-0-02

一、关于互文性

互文性一词最早出现于1967年法国的《批评》杂志上,是克里斯特瓦在继承巴赫金的“对话”、“复调”理论基础上提出的。这一概念旨在说明文本之间存在的关系,即任何文本都存在引文现象,一个文本中必然含有另一个文本,或者说任何文本都像是引文的拼接,都是对另一个文本的吸收和转换。这一概念的称谓并不统一,也有人称之为“文本间性”、“文本互涉”或者“跨文本”。由于它的内涵难以界定,故其定义在人们看来是颇有难度的,通常阐释为“文本之间互相指涉、互相映射的一种性质”,或者“一文本与其他文本的相互关系”。互文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互文性的文本仅限于文学之内,探索文学文本之间的关系;广义互文性的文本超出了文学范畴,探索文学文本与社会文本的关系。互文性还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表现于一部文本内部,即“内互文性”;另一类是表现于两部或多部文本之间,即“外互文性”。其中后一类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一个作者的文本之间,另一种是两个或多个作者的文本之间。解读文本的互文性是人们热衷于關注的话题,其切入点有很多,常见的如原型、主题、意象、结构、人物、语言、情节、用典等。在此,笔者从狭义的角度,立足于故事情节,对莎士比亚众多戏剧之间存在的互文性作一解读。

二、莎士比亚戏剧之间情节的互文性

莎士比亚从小勤奋好学,一生致力于戏剧创作。早在求学期间他便刻苦学习过很多古典作品,能够广为借鉴、消化和吸收,并运用于自己后来的创作中。这一过程为后人探索其作品的互文性奠定了基础。但是,要一一弄清他的众多文本与前人之作的互文关系并非易事,并且篇幅所限也难以面面俱到。故笔者对其互文性的探讨仅限于莎作之间,情节之内。具体而言,莎剧之间情节的互文性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人物行为的互文性。剧中人物的行为各异,从整个剧情来看,都只是较小的组成部分,但其在剧中的作用却不可忽视:有的造成剧情冲突的开始或延伸,有的决定或改变着剧情的走向。例如“兄弟阋墙,一个谋害另一个”的情节。在《利查三世》中,国王之弟利查觊觎着王位,处心积虑地为自己扫除通向王位的障碍。他先是制造谣言,致使兄长乔治被捕入狱,进而刺杀了对方。之后篡位为王,即利查三世。其人物的行为在后来的诸多莎剧中存在互文性。在《如愿》中,弗来得利克夺取了哥哥的王位;罗兰爵士的长子奥利佛从小欺负弟弟欧兰多,后来还想借角力者查尔斯置弟弟于死地。在《哈姆雷特》中,克劳底阿斯为了满足淫欲,便趁着哥哥睡觉时,将毒汁灌入其耳朵,害死了对方,进而登基为王。在《李尔王》中,格劳斯特伯爵的庶子哀德蒙为了谋得家产,陷害了哥哥爱德加,导致哥哥被父亲剥夺长子权,并逐出家门。在《暴风雨》中,米兰公爵普洛斯帕罗把国家政务托付给弟弟安图尼欧。没想到弟弟竟勾结外部势力,夺取了哥哥的领地。又如“主人公不顾父母反对而私下结合”的情节。在《维洛那二绅士》中,瓦伦坦与公爵之女西尔维亚相恋,并私订终身。但公爵却打算把女儿许配他人。瓦伦坦在无奈之下决定和西尔维亚私奔,远走他乡。相似情节在其他莎剧中多次出现。在《温莎的风流妇人》中,福德先生和福德太太不同意女儿安佩芝和樊顿的婚事,后在作弄孚斯塔夫的恶作剧中,樊顿带走了安佩芝,并与对方在教堂举行了婚礼。在《仲夏夜梦》中,荷米亚与赖桑德相恋,遭到父亲的反对。为了逃避当地法律的制裁,荷米亚和赖桑德私奔。在《威尼斯商人》中,杰西卡不顾父亲的坚决反对,暗地里拿走了家里的金银首饰,和情人洛兰邹逃到外地。在《冬天的故事》中,波希米亚王子佛劳利泽向牧羊女帕地塔求婚,却被父王阻挠,于是一对恋人私奔到了西西里亚。再如“主人公精神失常”的情节。在《泰特斯·安庄尼克斯》中,王后塔摩拉假意与泰特斯议和,泰特斯假装精神失常,在家设宴。针对王后的阴谋,他将计就计,装疯卖傻,最终杀死王后。在《哈姆雷特》中,王子为了弄清父王死去的真相,假装疯癫,并暗地里观察国王的一举一动。如果说上述二例中,主人公的精神失常属于故意而为之,那么在其他莎剧中主人公的失常行为则属于真实状态。同样在《哈》剧中,奥菲里阿因为情人发疯,父亲死去而精神失常,结果落水淹死。在《李尔王》中,李尔在被两个女儿抛弃后,疯癫了,他在狂风暴雨中呼天抢地,胡言乱语,与弄人一起浪迹荒野。在《马克白》中,马克白在庆功宴上精神恍惚,惊恐万分,说话语无伦次;马克白夫人也因作恶太多,噩梦连连,最后精神崩溃而自杀。

二是人物经历的互文性。剧中人物的经历往往构成情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经历也或多或少决定了主人公的命运,也能直接或者间接地对故事的结局起到指示或引导的作用。例如“主人公流落异乡经历”的情节。在《如愿》中,出现了三段类似的经历:公爵被弟弟放逐,只得带着几位忠心的大臣流落在阿顿森林;欧兰多先是被哥哥谋害,然后又被暗算,他感觉生命受到威胁,被逼无奈,也带上老仆人流落异地;罗萨兰被公爵之弟赶出公爵府,便和西利亚一起逃离宫廷,去阿顿森林寻找老公爵。类似的经历同样在后来的剧情中再现。在《辛伯林》中,波斯邱默斯由于私下和公主结合,被国王逐出不列颠,流落到遥远的意大利;辛伯林听信他人谗言,将大臣白雷利阿斯放逐,大臣出于报复拐走幼小的王子流落威尔斯的荒野。在《冬天的故事》中,幼小的帕地塔被国王利昂蒂斯派人抛弃在荒野,之后又被异乡的牧羊人收养长大;西西里亚大臣卡弥娄为了避免国王犯下更大的错误,同时也为了保护客人,被迫跟随波希米亚王流落他国。在《暴风雨》中,普洛斯帕罗和其女儿被弟弟驱逐,流落到一座荒岛上生活了十几年。又如“女主人公乔装打扮千里寻夫之经历”的情节。在《维洛那二绅士》中,朱丽亚为爱所煎熬,决定女扮男装去米兰去寻找自己的心上人普洛蒂阿斯。在《皆大欢喜》中,在贝绰姆离家出走,去意大利从军之后,海伦娜便扮成香客,从巴黎前往佛罗伦萨去寻找丈夫。类似情节描写得最为惊心动魄的是《辛伯林》。伊慕贞在得知丈夫误解她后,决定女扮男装前往米尔佛港。她独自一人走在荒郊野岭,躲进威尔斯的山洞,后因误饮“毒药”而昏迷,醒来后又被路过的侵略者带走。一路下来,她经历诸多艰险,险象环生。再如“女主人公被迫假死,以死求生之经历”的情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朱丽叶面对家人的逼婚,找到劳伦斯神父帮忙,喝下了“只会昏迷不会致死”的药水,由此装死蒙混过关,然后派人送信,让罗密欧来救她出去。在《无事自扰》中,希罗被人诬陷不贞,导致她在婚礼上当众受辱,晕死过去。之后在神父的策划下,对外宣称她已因悲伤过度而死。在揭示出真相后,希罗在众人安排下“复活”,和所爱之人结合。在《冬天的故事》中,国王利昂蒂斯无端怀疑王后的不贞,抛弃王后所生之女,并提审王后,导致其子死去,王后当场昏迷。后在他人安排下“假死”。多年后王后“复活”,与家人团圆。

三是故事场景的互文性。剧中的故事场景主要表现人物在某个时间段的状况,展现人物活动的场面。其互文性较多的表现在剧情进行之中或故事的结局。例如“恋人结合”的故事场景。这一场景在莎剧中存在三种类型:一种是“恋人变换”的状况。在《仲夏夜梦》中,起初是赖桑德和地美特利阿斯爱恋着荷米亚。后来扑克两次滴错花汁后,赖桑德和地美特利阿斯又先后都爱上了海伦娜。直到迷药过去之后,地美特利阿斯终于与海伦娜重新相爱,赖桑德也与荷米亚重归于好。在《第十二夜》中,由于瑰欧拉的女扮男装,导致奥利维亚爱上她,她所爱的是敖新诺,敖新诺则向奥利维亚求爱。随着瑰欧拉的孪生哥哥西巴斯珊的出场,情况发生改变,奥利维亚错把西巴斯珊当作瑰欧拉示爱获得成功,奥、西二人结为夫妻,而敖新诺得知瑰欧拉是女儿身后,便放弃了奥利维亚,和瑰欧拉走到一起。第二种是女主人公恢复地位和男方成婚。在《冬天的故事》中,牧羊女帕地塔被验明是公主身份后,她与佛劳利泽的婚姻得到了双方父母的认可。在《波里克利斯》中,泰尔亲王波里克利斯在找回女儿后,当地的总督便向他提亲。在《暴风雨》中,普洛斯帕罗重新获得爵位后,他的女儿米兰达和那不勒斯王子飞蝶南的婚事就自然得到了两家人的同意。第三种是两对甚至多对恋人结合。恋人的结合作为故事的结尾是莎士比亚喜剧惯用的表现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其喜剧中通常都不止一对恋人结合。有的是两对的结合,像《维洛那二绅士》和《无事自扰》;有的是三对的结合,像《恶有恶报》、《威尼斯商人》、《驯悍妇》、《第十二夜》;还有四对的结合,像《如愿》和《仲夏夜梦》。又如“假面剧表演”的故事场景。在《威尼斯商人》中,波西亚装扮成贝拉利欧博士的代理人出庭,替安图尼欧辩护,最终胜诉。在《空爱一场》中,国王和三位大臣假扮成俄罗斯人与头戴假面具的法国公主及三位侍女共舞,结果被奚落一番。在《无事自扰》中,希罗假扮成其堂妹与克劳底欧成婚。在《温莎的风流妇人》中,妇人们带领众人扮成精灵,在公园与扮作猎人的孚斯塔夫相会,把这位爵士尽情地嘲弄。

三、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以及众多的例子可见,莎士比亚戏剧之间的情节广泛地存在互文现象。这充分地印证了莎氏创作的初文本和后来的互文本之间带有难以割裂的联系。二者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不存在绝对的初文本,也不存在绝对的互文本。因此,这种互文性可以被理解为作者有意识地不断借用,也可能是无意识地持续“重复”。而且,我们也从莎剧间情节的互文关系看到作者创作水平的不断提高,艺术技法的趋于圆熟,使我们在看莎剧情节时,不会觉得剧与剧之间属于简单的拼接和组装,而是经过作者发掘、置换,创造出的一个又一个崭新的文本。这是莎剧故事情节的魅力所在,也是我们对莎剧印象深刻的不朽之源。

参考文献:

[1]威廉·莎士比亞.莎士比亚全集[M].梁实秋译,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5.

[2]程雪猛.解读莎士比亚戏剧[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3]张丽.莎士比亚戏剧分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情节互文性
《红楼梦》与《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读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如何理解故意杀人罪中的“情节较轻”?
多次贩毒能否认定为“情节严重”
互文性在英语广告中的运用及其翻译策略
从福斯特的小说理论看《霍华德庄园》情节的现代手法
论红色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爱国情怀
“谷歌退出中国”美方新闻报道的互文性分析
互文性理论与文学批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