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爱已成往事

2014-04-29杨庐丽

青年文学家 2014年26期
关键词:新女性情爱悲剧

摘 要:《多少恨》描写了虞家茵与夏宗豫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与向往,分析他们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既有其性格的因素,也有社会因素。

关键词:情爱;新女性;悲剧

作者简介:杨庐丽(1970-),女,汉族,河南开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6-0-01

张爱玲的中篇小说《多少恨》改编于电影剧本《不了情》,这是她首次尝试创作通俗小说。讲述了出生卑微的家庭女教师虞家茵与男主人夏宗豫之间的哀婉伤感的爱情故事,由于宗豫太太的从中阻碍和家茵父亲对金钱的追逐,导致两人最终无法结合,家茵以出走厦门来结束这段感情。

20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处于传统与西方两种文化的交汇之中,呈现出一种多样化的都市形态。资本主义因素增强,但婚姻的封建性并未改变。接受过充足现代教育的夏宗豫是一位成功的商人,经营着一家规模不小的药厂。他与父母包办的乡下太太过着感情没有归宿的生活,两人维持的只是形式上的家庭,双方之间根本无任何爱情而言。太太一人留在乡下老家,而女儿小蛮则被接到上海与自己一同生活。他与家茵由相知而相爱,两人之间的爱情是建立在独立自由和人格平等基础之上的,没有物质引诱的功利因素。他们文化相当,志趣相投,彼此深爱对方,宗豫更是从家茵身上获得感情的慰藉与理解;但他优柔寡断,没有追求真爱的勇气,无法摒弃父母为他安排的世俗婚姻。当家茵欺骗他说要和乡下表哥结婚时,他只是不知所措,却并没有查清真相,对她的离去听之任之,这表明他对家茵的感情缺乏信心和信任,因此,他会“冷冷地”对家茵说:“你自己的心大约只有你自己明白了。”[1][p289]宗豫的缺乏主动精神最终导致他感情的流失。

家茵这位生长于新的时代,接受了现代文明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女性,有着不同于父辈的人生追求与感情选择。现代意识使她追求经济独立,人格平等,而传统的影响又使她安于清贫的生活,不追求物质生活的奢侈。她自食其力,通过朋友的介绍成为宗豫女儿小蛮的家庭教师,依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这正是女性立足于社会,寻求独立做人的表现。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强调:“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妇女重新回到公共劳动中去”。现代社会的内容之一就是女性回到公共的劳动中,通过劳动,妇女才能寻求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而婚姻,“没有平等就没有真正的爱”(屠格涅夫 语)。她和富商夏宗豫相爱,当看到父亲利用自己的感情不断骗取宗豫的钱财时,她感到自己纯洁的爱情受到了污染,独立的人格遭到了践踏,“虞老先生俯身说:‘……只要有一口气,我总不会丢开你的!家茵忽然撑起半身向他凝视着,她看到她将来的命运,她眼睛里有这样的大悲愤与恐惧……”。[2][p287]这也是她选择离开宗豫的原因之一。她深爱着宗豫,也同情身为女人的宗豫的妻子;她也不想让小蛮经受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感情创伤,成为让小蛮痛恨的第三者,她只能选择退出而结束这段感情。这充分体现出家茵的自尊与博爱。小说中对“看手相”“骨牌算命”等細节的描写,一方面表现出家茵对爱情的深切渴望,另一方面又显示出对爱情的无限茫然,反映出家茵进退两难的复杂心情。为了保持宗豫家庭的完整,家茵忍痛放弃了这段感情,这是她独立人格的又一次升华。

夏宗豫与太太由父母包办而结婚,两人只有爱的名目,而无爱的实质,是旧式婚姻的受害者。“这种婚姻常常强调性爱之外的其他需求,而将婚姻的真实意义摒弃在外,封建婚姻常常无视个体需要(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与个人利益。”[3][pP257]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文化与制度下,“女性处于被奴役被征服的地位,而女性本身又被文化与制度塑成了没有自立能力的卑弱者,以致女性的自主独立从根本上就成为不可能”。[4][P89]女性的生存是以依赖男性为前提的,婚姻成为传统社会女性求得生存保障的最终选择,但这是以牺牲女性自身主体性为代价的。宗豫与太太之间没有真正的爱情,双方维持的只是形式上的家庭。宗豫留给太太的不过是名分,而他的妻子则把做太太当成一种谋生方式。为了生存,她竭尽全力保住这个空壳,她只希望丈夫不和她离婚,“只要他不跟我离婚,我什么都肯”。[5][p281]她愿意接受家茵与宗豫相爱的事实,并且同意他们生活在一起;她的生存价值最后降到了对名分的要求,是封建婚姻制度的牺牲品。

在新旧交替的社会转型时期,现代文明萌发出新型的婚恋关系——男女双方经济独立与人格平等基础之上的现代情爱关系。家茵的自尊自强以及对女性主体性地位的追求,促使她割舍对宗豫的爱情;而宗豫的软弱、缺乏主见为这段爱情留下遗憾。爱情终究不能圆满,留下无限感伤——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参考文献:

[1][2][5] 张爱玲 红玫瑰与白玫瑰 [M] 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

[3]张鸿声 都市文化与中国现代都市小说 [M]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7

[4]梅雪瑞,朱明 张爱玲笔下的爱情探析 [J] 沈阳大学学报2006年10月 第18卷第5期

猜你喜欢

新女性情爱悲剧
伟大的悲剧
情爱永恒
人在何时最清醒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情爱感怀
“新女性”
《觉醒》中鸽子楼的意象分析
告别“文战”,来一场情爱“野战CS”
《一个无足轻重的女人》中的新女性形象
探寻《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麦吉所代表的“新女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