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才是最美的
2014-04-29杨柳
摘 要:朱自清的《背影》曾一度因父亲“形象不佳”或“违反交规”而要被逐出教材。透过《背影》后的“背影”,发现作者在经历了半生的“怨恨”后历练而出的是经典的、理想中的、至真、至善、唯美的背影,浓缩了父爱乃至长辈对晚辈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理解。《背影》的人文价值不容它走出教材、走出青少年的视野。
关键词:背影;理想;唯美
作者简介:杨柳,1997年9月生,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汉,山东日照市第一中学2012级2部7班,学生,高中在读,研究方向: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6-0-02
朱自清的《背影》,近年来被炒得沸沸扬扬:当初有人提出父亲的形象不佳, “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影响美感,应该退出中学语文教材;2014年5月,又有人讹传《背影》因为父亲“违反交通规则”而要被逐出教材,庆幸的是后来被证实不实。
我是刚刚从《背影》中走出的高中生,也是从感动和孝心中走出的。当社会上广泛吟唱《时间都去哪儿》的时候,我们却删除更富有经典意味的《背影》?教材文章的精选,应该是文质兼美的、经典的、经得起时光冲刷洗濯的,而《背影》无疑是最佳文选。
一、经典的背影
一般人写人物,较多地是从正面着笔,或写面部肖像,或写姿态、服饰。但《背影》却另辟蹊径,别开生面地选择常人难以注意到的、特定环境下的典型“背影”这一特殊角度,饱含挚情,抒写父爱子情,让人扼腕称绝。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之所以动人,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作者巧妙的选材构思——抓住了特定环境下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来表达;二是作者抒发的真情实感——对父爱的深刻感受与理解。二者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美丽的光环,勾画出父亲在差事交卸、祖母去世、家庭败落的窘况下,默默地顶着困难与压力,为了家庭生计和儿子成长不顾惜自己,于无声中、于生活细节中关心疼爱儿子的典型事情,如当父亲为我买来橘子回到火车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父亲的心里其实是异常痛苦的,但仍强装轻松,宽慰儿子,怕儿子惦记、担心自己,为儿子路上有橘子吃、尽到了父亲的责任和祝福(送别送橘子也是南方的一种分别时的祝福,如北方的折柳)而感到轻松;“到那边来信”,实际是父亲惦记、担心我旅途的安危,在通讯时代远远落后于今天的情况下,只能依赖书信“报平安”;“进去吧,里面没人”,则可见父亲担心儿子行李财物的安全……这一切朴实的细节,都浓缩在父亲的“背影”中,烙熨着读者的灵魂,产生了强烈的震撼。这光环也映射出普天下人都能感受到的普通而又高尚的如山的父爱,平凡而又崇高的父亲的形象,共鸣着父爱子、子爱父的涓涓真情、拳拳亲情。这种独特巧妙的构思,是朱自清先生的独特发现,也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创新的视角,更能激发我们不随人后、敢于创新的艺术构思。
相信从中学走来的人都能记住那个浓缩着高浓度的父爱与子爱的“背影”,眼前浮现出那个“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雕塑般的背影。这“背影”是普天下父亲疼爱儿子、儿子体谅父亲的缩影,是长辈对晚辈的爱的缩影,代表着最普遍的家庭之爱。
父亲给了儿子一瞬,儿子却还父亲千年!
二、理想的背影
现实往往是骨感的,理想如幻影,是最美丽、最丰满的。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历:一些东西当你拥有的时候,却不珍惜;而一旦失去它,才倍觉珍贵。俗话说:留在记忆深处的东西是美好的。这实际上是距离效应。现实与理想的距离,让朱自清先生笔下生出理想中的父亲。
朱自清自己曾说“似乎只有《背影》是情感的自然流露,但也不尽然。” 《背影》写于1925年10月,由于父亲再次娶妾之事,导致差事交卸,祖母去世,家庭失和,家境每况愈下,所有人都对父亲抗议、谴责,而中年的朱自清却反其道而为之,歌颂赞美父爱,实际上,朱自清对父亲的情感也是一生波荡曲折的。
阅读有关朱自清先生的资料,我们能够看出朱自清对父亲的“怨恨”:
1. 专制严厉。父亲受“纲常伦理,父为子纲”的浓重的封建家长礼法影响严重,随意操纵儿子的生活。在儿子面前整天板着严厉的面孔,小时候,放学归来,父亲总要检查朱自清的作文,看见先生评价好就欣然喝酒,顺手奖给儿子几粒花生米或一块豆腐干,如果不就训斥儿子,甚至一把火把作文烧掉;包办婚姻,朱自清在父母的要求下14岁就订婚、18岁结婚;婚后对儿媳精神束缚,天真烂漫、爱说爱笑、活泼健壮儿媳被认为是“不守妇道”,特别是在家庭衰败时,最后弄得“身子像一只螳螂,尽是皮包着骨头……哭是不会哭,笑也不会笑了”,抑郁寡欢,不久劳瘁而死;朱自清出于责任,用三年的时间就修完了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四年课程,先后在杭州第一师范学校、上海中国公学等校任教,特别在江苏省立八中时,父亲认为老子用儿子的钱天经地义,借着和校长的私交直接让学校把朱自清的薪水送到家里,不得本人领取,这更激化了朱自清与父亲之间的矛盾。这一切,成了朱自清对父亲的“宿怨”。但无论到哪里任教,甚至把妻子、两个儿子、母亲和妹妹从扬州接出后,仍然坚持给父亲寄钱。
2. 悖家离亲。从小就对父亲有畏惧感,参加工作后一次次的寄钱不能满足父亲的要求,庶母的挑拨使婆媳关系、父子关系日益紧张,1922年、1923年暑假朱自清也曾两次回扬州与父亲缓解矛盾,但父親差点儿没让进门,对朱自清不理不睬、冷漠如外人。最令人气愤的是,为赔偿徐州之妾,父亲倾家荡产,甚至借高利、逼着祖母变卖首饰来补还亏空,祖母在郁郁中辞世,这让人感觉到是父亲间接扼杀了祖母,造成了家道的衰败,“屋漏偏逢连阴雨”,这时朱自清的二弟朱物华又将报考上海交大,家中拮据,且众多弟妹尚未成年,这使朱自清与父亲间的鸿沟越来越宽深。试想,哪一个儿子会喜欢一个这样“死作”“作死”的父亲?
3.出轨卸差。父亲在江西做官时已娶了一个妾,到徐州任上又娶了一房,致使江西任上所娶的妾大怒,到徐州大闹,致上司怪罪下来,撤了父亲的差。这件事给远在北大读书、接受新思想的朱自清造成沉重的心理阴影,这是朱自清怨恨父亲的又一导火索。
4.脾气暴躁。差事交卸,祖母去世,家庭失和,家境日衰,谋事受阻,病倒他乡,年事渐老……家庭的接连变故,加上封建礼法在父亲骨子里的固守,父亲晚年心情郁愤,脾气暴躁。这也让朱自清对直到晚年的父亲仍然倍感失望。
那么朱自清为什么要在《背影》里反其道而为、抒写一个充满慈爱的父亲呢?理想的,才是最美的。《背影》里朱自清对父爱的真正理解,是最后两年不见、朱自清北来后收到了父亲“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悲觀的信时,“上善若水”,父亲晚年的善言触动了已步入中年的朱自清内心最柔软的深处,一生渴盼的那种“乌托邦”式的父爱骤然喷薄而出,泪光中不觉回再现了八年前与父亲在浦口车站离别时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千言万语只凝成了那一个“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以艺术的方式表达了对理想中的父爱的向往和追求,对父亲的感念、谅解以及对自己的愧怍、自责与叹息。
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是作者心理反射作用和转移作用的表现。它一方面表明朱自清外在行为上的表现与其内心潜藏的理想渴盼相悖的心理动机,另一方面表明朱自清最迫切需要的东西——父爱,在现实中无法直接得到满足,而转移到那经典永恒的“背影”来隐含、间接地满足。正是在这种一生怨恨、一朝梦醒的情感之中,才使朱自清捡拾到“父亲爬铁道买橘子”的瞬间,勾牵出自己对父爱的渴求,构建起理想中的“父爱情怀”。
三、至真、至善、至美的背影
爱恨交加,终得圆满;垂暮之年,父子如愿;一生怨恨,一文永恒。而文章中,朱自清先生的对父爱的理解、向往和追求又何尝不是一个由不理解到理解、由怨恨到深爱的过程呢?
在车站的时候,总觉得父亲和脚夫讨价还价说话不大漂亮,甚至心里暗笑他的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也是经常这样对父亲逆反吗?可是,八年以后,面对老父亲的家书中的哀叹时,朱自清先生才自责道:“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一个“唉”,一个褒义词贬用的“聪明”,又流露出多少作者的愧怍与自责!
正是源于这种自责,才有了《背影》中那些耐人咀嚼、回味无穷的细节。父母对子女的爱大都隐藏于日常细微的小事上,让儿女不易发现却又十分自然地表露。《背影》通过几句简短的叮嘱之语,嘱托茶房照应,送儿子上车,拣座位,尤其是手脚并用、努力攀登、不辞劳苦地为儿子爬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把父亲对儿子的细心体贴、牵肠挂肚、依依不舍、真心关爱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如“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两个“终于”、两个“踌躇”,从中可见父亲的细心和责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通过这些细节写出“母爱般”的父爱,更具有普遍意义。自己的父母平日对你的爱,很多时候当时不在意,甚至怨恨父母,但一经触发,就会勾起往事回忆与美好理想的巧妙融合,往事就会浮现在眼前,瞬间就会成就永恒,令你动容,让你揪心,甚至惭愧、感喟。
感谢朱自清,感谢《背影》,让我们在全社会讨论是否《孝法》立法的当下,在短暂而又漫长、匆忙而又平淡的人生中捡回遗失,重塑美好。学会珍惜——珍惜亲人之间这朴实无华的爱;学会爱——爱我们身边爱着我们的人。
《背影》的这些人文价值不容许它走出中学教材,走出青少年的视野!
参考文献:
[1]朱自清.《写作杂谈》,2014
[2]王彬彬.《让<背影>回到教材:中学课文的审核尺度令人遗憾》.2014
[3]杨波.《读出<背影>中的“背影”》. 《现代语文》2013(25)
[4]顾振彪.《语文·八年级上册》.2002
[5]张春兴.《现代心理学》.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