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医患关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4-04-29林盛春李诗宇
林盛春 李诗宇
摘 要:医患关系是社会关系的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减少医疗纠纷,有利于医疗活动的顺利开展和社会的稳定。文章从目前我国的医患关系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新形势下不和谐医患关系的形成原因,强调学会聆听,善于沟通,树立医患关系的信任感,完善法律等才能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关键词:医患关系;现状;原因;对策
近年来,中国的医疗市场并不太平,暴力流血事件不断。医患关系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被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同时这些困扰与影响医疗工作者的正常工作与人身安全问题。对于当前医患关系的紧张局面和其对和谐社会建设产生的负面影响,本文深入的调研了对其的成因和如何改善当前的紧张局势做了大量研究。
一、医患关系的基本内容
1.医方
目前,我们所说的医方不仅指医务人员(狭义的卫生技术人员),还包括医疗机构的其他人员,如工程技术人员、后勤人员和党政管理人员,甚至包括药品和器械的生产者和经营者。虽然这些人员不直接从事诊疗护理工作,但他们与医疗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2.患方
传统的患方指的是病人本人,也就是直接接受医方检查治疗的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患方的范围也逐渐扩大。他还包括了病人的直系亲属、近亲属、代理人、监护人以及病人所属的单位、组织和保险机构。
3.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就是医方与患方之间的关系,是医治者为消除患者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人际关系。它以医疗职业道德为核心、相关法律法规为准绳。传统的医患关系比较简单。随着人们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的变化及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医患关系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向。
医患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也是一种历史关系。其内在的社会性质和外在的表现形式在不断发生变化。医疗服务的供给主体,即医方的组织化程度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从具有独立行医能力的单个“职业工作者”,再到让渡部分权利而结成医院并承担一定社会功能的“职业群体”。医疗服务的需求方虽然相对稳定,但其面对的是错综复杂的社会共同体(甚至包括个体意义上的医生)。自此,医患关系双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医方”已经由单纯医学团体(医生)扩展为与医疗活动的医院全体职工(甚至包括了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生产者和供给者);“患方”也由单纯的求医者(病人)扩展为与之密切相关的社会关系(比如,家属、亲戚、朋友甚至用人单位等)。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经说过,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师和病员。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和社会。
二、当前医患关系的现状分析
医患关系从总体上看,是基本和谐之中存在着局部的不和谐,和谐是主流,不和谐是支流。但在其中的工作中,医患关系着实遇到了不少新的问题,医患关系面临尴尬与紧张。这种日益加剧的趋势严重冲击着当前的医疗服务市场。医患关系紧张是当前医患关系的社会现实反映。比较突出的表现有:
1.医患之间缺乏应有的信任
近年来,患者带录音笔摄像机去看病的事情时常发生,把医生说的话一字不落的记录下来,作为以后一旦出现问题的证据。这种医患之间的不信任,不能换位思考,使得医务人员都过分的小心,更多的考虑自己的自身利益,而一部分患者由于对医学领域了解甚微,难以理解医务人员的立场与做法。
2.医患沟通的缺乏
由于医患之间处在不同的位置,彼此之间往往缺乏沟通。中国医院协会公布的一次调查显示,在频发的医疗纠纷,因技术原因引起的占不到20%,其他80%均源于服务质量太差,语言沟通不畅。医患沟通中情绪的沟通占70%以上,医者的冷漠会造成难以想象的结果。
3.医疗冲突不断,且呈多发趋势
2007年卫生部部长高强就和谐医患关系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时说:“最近几年,由于医疗纠纷而发生的冲击医院,干扰医疗秩序的恶性事件处于上升趋势。全国三甲医院每年发生的医疗纠纷要求赔偿的有100例左右,二级医院每年发生的医疗纠纷要求赔偿的有20例左右。”现在的医疗纠纷中,患者索要高额经济赔偿已成为一种“当然”现象。正是这种不正当的动机,催生了“医闹”行为。“医闹”不采取法律手段解决问题,而是采取过激手段,如在医院内设置、灵堂,摆花圈,挂条幅或殴打、恐吓医务人员以谋求更高额的赔偿。
4.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均
从医疗资源层面来看,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均衡,主要分配在大城市大医院,而广大小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所占医疗卫生资源过于稀少。大多的基层医院公立医院都是自负盈亏制,存在极大的生存压力,很多医院都是满负荷运转,密不透风的日程表,造成了医疗质量和医患关系的隐患。优质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所导致大医院就诊压力大和看病难,进一步恶化了城市地区的医患关系。
5.医务人员心态失衡
由于从事的职业具有特殊性、科学性强、风险高的特点,而收入相对低下,态度不到位,药品制造商和经销商为医务人员要求“高收入”起了催化剂的作用。有些医院之间,科室之间,医务人员之间的矛盾或对同一病人的观点和解释口径不一致或相互贬低而反衬自己的医术水平更为高明!
6.社会、媒体舆论为医患关系提出新的课题
社會群体和媒体一般都会同情和关注弱者,甚至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往往盲目的认为患者是弱者,医生是强者。可新闻媒体的报道往往由于对患者具有同情心而缺少对医务人员的理解,其报道正面舆论不够,再加上少数媒体的炒作,可能引起社会公众对医方的质疑。
由于医患关系紧张引起的医患纠纷的频繁发生,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①造成了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的弱势地位,在许多纠纷事件中,由于患方的不理智,不冷静等原因造成医疗机构受损,医务人员受伤害的实力发生。②医疗纠纷的发生会扰乱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影响医务人员的正常工作,也会极大影响医术个人或医院的名誉。③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无论是医院还是患者,都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此类纠纷,有时还要牵扯到公安机关及其司法系统,占用了大量的社会资源。④一些医生也怕承担责任和风险,对患者往往采取保守治疗,最终对患者也是不利的。
三、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1.患者
患者,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人,是个自然人,但并非单个的自然人,而是结成一定社会关系的人。当前患者对医疗活动认识还存在误区,有时候也是冲突主要挑起者。患者对医疗诊疗工作和医学知识的缺乏了解。不知道有些疾病一旦得了就已无法治愈,对医疗的效果期待过高,对医务人员的需求无限扩大。患者不信任资历浅的年轻医生,还认为既然交了诊疗费,医院就必须把病治好,怎样治病完全是医方的责任。不了解所交的费用是医院发展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并非全部被医生或医院使用。
2.医患沟通不畅
近些年来,医患纠纷增长迅猛,绝大多数源于医患沟通不够或医疗服务过程中的沟通不足造成医患之间的误解。据一项调查显示,85.3%的医生认为医患关系之所以频繁的发生在与沟通太少,58.5%的患者认为是缺乏沟通。有些医务工作只注重自己的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用语不当造成误解。医患一旦缺乏沟通,就容易产生隔膜,容易产生对应的情绪。
3.医疗技术的局限性
医学是一个经验科学,在医患纠纷中,由于误诊误治比例高过64%以上,技术性事故平均占有18%。随着物质水平的丰富和生活质量和健康权益,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更愿意全身心的投入和主动参与。尽管科技,人类不断的进步,但是人体是极其复杂的,人又一些疾病未被攻克。即使在治疗常见病,也可因为个体的差异而产生意外。目前,还有许多疾病未找到病因,没有研究出有效的治疗方法。应摒弃医生的万能感,强化产生的温暖,医疗科技是有限的,医生的能力也有限的。在生命的尽头,很多治疗往往是无用功。这些道理应该成为每个患者耳熟能详的真理,成为其遇事冷静的砝码。
4.制度与法制因素
目前我国虽有医疗责任保险,但根本问题在于既难以转嫁责任,也难以控制医疗风险,由于理赔金抵不上保费的增长,医院都在考虑退出保险。其根源在于医生不是自由 职业者,只是医疗机构的雇员,只有医疗机构才是责任保险的投保人,被保险人,而医疗责任保险的对象却是医生的医疗行为,与每个个体医生及其行为密切相关,因此只有投保方和收益方统一时,医疗责任保险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从而保护医生专心从业。还有现有的法律制度不健全,给执法人员带来一定的难度,没能有效地将事件扼杀在萌芽状态。
5.医疗服务质量差
对于医疗质量,一些医院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技术水平低下或者是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弄虚作假造成误诊误治导致差错事故发生,医方为了避免医疗风险和责任而采取过度医疗,加重了患者的负担,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
四、怎样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1.患者增加自身修养
首先患者对医学在认知方面存在误区,要理解医学是一个高风险性的探索性的学科,但有些患者不遵循医学科学的规律,对医务人员缺乏的理解与宽容,甚至有些人将医患纠纷作为获取利益的手段。患者应抱有一颗感恩的心来就诊,医生是为自己解除病痛的,是对自己有益的,由于自己患病而有焦急的心理影响医生,产生医患纠纷变得多么得不偿失。患者应该认知医务人员并非“圣人”,并非包治百病,重视健康的投入,增强预防,增加保险。医生有医德,患者也必须有就医道德。
2.提高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
随着社会发展时代的进步,以及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需求,情感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因此作为一名称职的医务人员,仅有医疗技术和护理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还必须具备热忱、善良、宽容、仁爱、诚信等品质,了解社会学、医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即人文修养。提高医务人员的人文修养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加强医务人员的人文修养有利于维持正常的医疗秩序,建立平等和谐的医患关系,在一个文明轻松的医疗环境中,医务人员可以尽职尽责,全心全意的为病人服务,病人可以的到安心满意的诊治,可以减少医患关系之间紧张的状态。
3.要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增加信任感
医生通过与患者沟通不仅了解到与疾病有关的全部信息,有利于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还能使患者及家属及时了解病情和治疗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有助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准备,共同分担风险。多进行换位思考,主动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聆听,尽管有时患者有许多不切主题的语言,但医生不能不耐烦,试图引导患者,回到主题多用一些关怀温暖的话语,使患者感到亲切,可信。多用一些简单的示意图给患者进行解释。为了弥补语言的不足,可把常见问题印到书面上,方便患者翻阅。医生态度的真诚,可扩大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化干戈为玉帛,消除彼此隔阂,提高彼此的信任度。
4.合理的医疗资源配置
现在大多是优质的医生,医疗资源都配置在大城市大医院,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一号难求,一个医生一天门诊多大50-60人,平均一个患者的就诊时间平进不到5分钟,使其咨询沟通时间不足不够详细,增加了误诊误治的可能性,增加了一路欢纠纷的风险。而小地方或小医院因医疗设施陈旧,招聘到优秀的医生,疑难疾病没有条件医治而送往大医院,无疑为大医院的就诊压力雪上加霜,因此加强基层医院的医疗资源配置,让患者在哪里都可以放心看病,缓解大城市大医院的就诊压力。增加医患之间沟通的时间,也减少医务人员的烦躁心情,医患矛盾会显著的减少。
5.加强医院管理,实行责任追究制
医院要以人性化管理,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使患者如亲人,做到优质服务,要对患者关心、尊重、细心周到的服务。医院要不断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教育和引导医院职工以为患者热情服务为荣,以损害患者利益为耻。要实施责任追究,提高义务人员的自警自律能力。对医德医风败坏,乱开单收费收红包等破坏行风纪律,有损医院形象的违规者实行责任追究制,进而提高广大医务人员自警自律能力。为构建和谐医院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强化各科室内部管理,促进诊疗规范,规范药品采购渠道,严格实行招投标制度,从源头上降低药品价格,减轻患者负担,杜绝医药回扣和红包现象。
医患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考试重视生活质量,健康质量,相应的对医疗服务功能,医疗水平,医疗保障制度等也就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中国是个人口基數大的国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固然存在,显然还不能适应这种要求,正是这种不适应,使得患者医患关系趋于紧张。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工程,也是一个长期、渐近的过程,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这是每个公民应有的责任。作为奋斗在医疗前线的医务工作者,有责任去大力发展卫生事业,提高个人的诊疗技术,增强与患者的沟通意识,提高服务热情,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相信随着卫生改革与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人们的精神文明逐步提高,必能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吕志远.当前医患关系现状及其成因解析[J].经济师,2009(5)
[2]张晓平.医患关系现状的分析与探讨[J].湘湖,2013(9)
[3]李正关,冷明祥.医患关系研究进展综述[M].中国医院管理,2009,3(3)
[4]方正秋.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医患关系管理探讨[J].管理观察,2009(16)
[5]江凤兰,罗洪云.强化医患沟通和谐医患关系[J].内蒙古中医药,2014(3)
[6]农工党湖南省委会.医患矛盾激化的原因和化解的建议[J].前进论坛,2002(3)
[7]马媛.新时期医患关系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医药管理,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