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优化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2014-04-29刘龙波
刘龙波
摘 要:多媒体具有集声、影于一体的优势,它可以生动形象地将原本抽象的知识和概念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出来。立足学生认知,结合农村中学的实际学情,提出几点巧用多媒体优化历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历史课堂;媒体辅助;图文并茂;课堂容量
历史描述的是已经发生过的事件,它具有鲜活、生动的一面,但是,当前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还将历史作为传统的“副科”,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以死记硬背的方式来敷衍了事,没能将历史形象、具体的一面展现给学生,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无法。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多媒体技术的推广,我们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法上都发生了变革。它要求我们以紧随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整合,然后借助多媒体集声、影于一体的优势将知识呈现出来。鉴于此,笔者结合一线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经验,总结几点课堂实用方法。
一、图文声像并茂,激活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囿于许多学生对记忆性的东西感到厌烦,所以他们从心理上会对历史有一定的抵触,如果“牛不喝水强按头”那肯定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使用以来,我们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初中生好奇心比较强,如果方法得当就能唤起他们对历史事件追本溯源的欲望。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集声、像、图、文并茂的优势,将相关历史事件进行短片播放,不但可以加强学生理解,还能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比如,我们学习《辽、宋、西夏、金的并立》时,如果照本宣科地讲,同学们很难对这些民族矛盾发生探索兴趣,笔者就通过多媒体播放剪辑的一些影视材料,一下就勾起了学生的兴趣,大家不但认识到四国的更替关系和地理位置,还通过资料展示了解了其服饰和民族矛盾的由来和冲突,我们再趁热打铁,因势利导,一堂活跃高效的历史课就水到渠成了。
二、模拟历史动态,呈现重点难点
历史的内容也不完全是死记硬背的东西,其重难点也是需要理解记忆的。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认知整合教学内容,用多媒体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分解知识,化难为易,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如,学习“丝绸之路的开辟”时,如果我们借助书面文字和有限的插图肯定无法让学生掌握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的路线,如果我们用直观的动态图呈现,肯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学习世界史中的黑奴三角贸易时,借助多媒体动画演示,来让同学们形象理解殖民者的残酷手段和殖民路径。历史是动态的历史,只靠二维文字和图片肯定不能满足学生的认知要求,尤其针对横向和纵向联系的知网络构建,如果运用多媒体进行对比展示,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培养独立思考,鼓励探索创新
独立思考和探索创新是优秀的学习品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我们要全面激活同学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彻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被动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来探索知识,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从而形成正确的历史觀和价值观。我们也可以整合教学内容,以多媒体的方式来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完成知识迁移和创新。
比如,我们在学习近代史时,许多学生不能理解英国来打中国不为抢地盘,只为打开市场,这样发动鸦片战争值吗?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遭到了哪些破坏?英国得到了怎样的实惠?这样问题经常作为历史思考题出现,如果我们逐条讲解让学生记忆,那肯定令他们反感。于是,笔者通过多媒体展现鸦片战争前后英国的商品市场以及和中国的贸易资料以及中国鸦片战争前后政治、经济等方面变革的影视材料。
这样的影视剪辑具有很强的对比性和启发性,让学生进行深入地思考、分析、比较、归纳,这样不仅学生对近代落后的中国接连挨打的屈辱史的根本原因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增加课堂容量,有助于知识吸收
课容量大,有助于学生全面看待历史人物或认识历史事件。历史课文虽然主要以人物和事件串联,但初中阶段更突出故事性和单元主题,不太注意其整体性和系统性,所以,如何能全面地展现人物和认识历史事件是较难做到的事,但运用多媒体能较好处理此事。如,讲“唐太宗和贞观之治”一课时,如何评价唐太宗是一个重点,课本从节用戒奢、招贤用能、虚心纳谏三方面展现了他的驭政才干,在讲课时我增加了“玄武门之变”的内容,让学生从多角度了解了唐太宗,并引导学生评价历史人物要看主流、看主要方面。
上文是笔者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对多媒体在初中历史中如何发挥优势的心得体会与总结。概括地讲,多媒体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只要我们运用得当,肯定会如鱼得水,让历史课堂变得生动高效。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只是辅助手段,它不能喧宾夺主完全代替板书和教师讲解,我们只有在适合的情况下才用它来进行知识呈现和展示。
参考文献:
[1]张永学.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历史课堂教学[J].吉林教育:教科研版,2007(4).
[2]梁翠敏.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祖国:教育版,2013(5).
(作者单位 重庆市第105中学校)
编辑 代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