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积极性
2014-04-29张丽娜
张丽娜
摘 要: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甚至是决定性因素,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态度对于学习成绩的影响甚至要大过其他智力因素。并且新课改和新时代要求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即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充分調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语文课堂;更新观念;结合游戏;积极性
一、更新教学观念,用幽默的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在小学教学中,教师的观念不仅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而且会对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想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充分调动起小学生的积极性,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是第一步。
所谓更新观念即是改变以往以课本为中心,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观念,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增加对学生的关注度,让学生代替课本成为课堂的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会从心灵上给学生一种被重视感,从而极易激发起他们对于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另外采用幽默的语言也是必不可少的。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师把学生理解有难度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熟悉、浅显的语言后再进行传授,能够让小学生更为容易地接受,从而也更容易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心,积极性的建立也就是自然而然之事了。
二、教学结合游戏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顺应孩子的这种天性,将游戏融入语文课堂中,势必能够调动起语文课堂的氛围,从而进一步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小学生认识新的汉字并且要求组词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游戏:“传黑板擦”即随机选一个同学拿黑板擦然后按照顺序传递,教师背对全班同学随机喊停,黑板擦落在谁的手中谁就站起来正确读出新汉字并且组词,回答正确游戏继续,回答错误学生表演节目。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班里进行“成语接龙”“汉字听写小比赛”等游戏。这种将游戏融入课堂的教学模式,势必会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全班同学学习语文的热情和积极性,学习效果也会大大提升。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在立足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顺应小学生的天性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张小亚.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史料教学.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10).
(作者单位 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乡刘皮庄小学)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