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ICC在新生儿的应用及护理

2014-04-29唐艳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

唐艳

【摘 要】目的:探讨PICC技术在新生儿的应用及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38例使用PICC治疗的新生儿资料,总结穿刺及护理经验。结果:对238例患儿进行PICC穿刺,导管留置时间为2天至37天,平均16.5天;完成输液计划拔管216例,非计划性拔管22例,其中家长放弃治疗提前拔管9例,发生静脉炎4例,导管断管2例,堵管5例,感染2例。结论:熟练的PICC穿刺技术及丰富的临床经验是PICC成功置入的关键;护理中应严格无菌操作,做好管道的护理,家属的沟通,以减少感染、堵管、断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PICC技术具有较多优点,值得在新生儿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PICC;新生儿;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316-01

新生儿患者中,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急危重症患儿、胃肠道、手术后患儿等,患儿因消化功能不成熟或不能经口进食,肠内营养不能有效建立或无法建立,常需要及时建立中长期静脉通道,以保障静脉用药及肠外营养供给热量与蛋白。这部分患儿需要建立长时间的静脉通道,但新生儿血管细小,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导致穿刺困难,肠外营养供给受限。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相对安全可靠、耐高渗、保留时间长、易于维护,很好的解决了肠外营养供给受限这一难题。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我科对238例患儿行PICC穿刺,取得较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共行PICC穿刺238例,其中早产低体重儿178例,危重患儿52例,胃肠道手术患儿8例,所有患儿均需建立中长期的静脉通道,以提供的静脉抢救用药及肠外营养供给。

1.2 方法

1.2.1 材料 美国BD公司生产的1.9F规格PICC包。

1.2.2 选择血管 首选贵要静脉、次选正中静脉、再选头静脉,下肢静脉,锁骨下静脉,头皮静脉。因为前臂静脉表浅且易显露,血流丰富,在患儿出现休克或失水状态时不易塌陷,有利于穿刺;并且方便观察,侧支循环良好可避免因血管堵塞所致各种不良后果。

1.2.3 测量长度 上腔静脉测量方法:手臂外展90度,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3肋间隙(X线片示末端位于上腔静脉,未到达右心室,理想位置T4-T5水平);下腔静脉测量方法:下肢平放,从预穿刺点(大隐静脉、小隐静脉、股静脉)沿静脉走向至腹股沟至肚脐再至剑突(X线片示末端位于下腔静脉,T10以上,未到达右心室,理想位置T8-T9水平);锁骨下静脉测量方法: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3肋间隙(X线片示末端位于上腔静脉,未到达右心室,理想位置T4-T5水平);头皮静脉测量方法:.頭偏向对侧,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3肋间隙(X线片示末端位于上腔静脉,未到达右心室,理想位置T4-T5水平)。

1.2.4 操作 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将患儿置于保温辐射台或暖箱中,建立无菌区,消毒皮肤,铺孔巾,待干。按预计长度修剪导管,用生理盐水预冲导管,扎止血带使静脉充盈后进行穿刺,确认回血后降低角度再进少许,推进导入鞘,松止血带,从导入鞘中退出穿刺针,置入PICC导管,退出导入鞘,撕裂并移出导入鞘,抽回血通畅后用注入生理盐水,确定通畅。清洁穿刺点,固定导管,覆盖无菌纱布,在穿刺点上方放置0.5x0.5cm小方纱加压,防止患儿活动时出血,吸附残余渗血。外贴一次性透明敷贴固定。给予5%GS每小时2ml持续静脉泵入,保持管道通畅,防止堵管。术后行X线片定位,确定导管终端位置,如但置有偏差,于24小时内调整位置,严格遵循只退不进的原则,更换敷贴,待定位后连接TPN输注。

2 护理

2.1 置管前的护理

2.1.1 患儿的护理 有报道认为,刚刚出生的早产儿身体内环境不稳定,不适宜马上进行PICC置管,出生后2-3d置管为宜【1】。因此置管前应密切监测病儿生命体征、保暖,防止或可能失水的状态。待病儿生命体征基本稳定、血管显现、成活率加大,再给予置管。置管前遵医嘱进行相关血液检查,检查结果正常方可置管。

2.1.2 家属的护理 向家属全面客观介绍患儿病情,安抚家长并做好人文关怀,向其讲解PICC置管的必要性及可能出现的风险,取得家长的合作,签署置管知情同意书。

2.2 置管时的护理

2.2.1 环境的准备 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清扫,减少人员走动,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尽可能缩短操作时间,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2.2.1 病儿的护理 进行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的监测,穿刺同时密切观察病儿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操作过程中意外的发生。

2.3 置管后的护理

2.3.1 详细记录 术后记录导管名称、型号、实际长度、所穿刺静脉名称、穿刺时间、内管长度,外管长度,上下臂围或腿围。X线片定位后,准确记录导管位置,经调整后的导管长度及调整时间。密切观察,及时发现问题,每班次填写PICC护理记录单。

2.3.2 定时冲管 为防止导管堵塞,每班次进行一次冲管,冲管方式为脉冲式冲管,冲管液为1U/ml淡肝素,每8h冲管1次,冲管量为5ml,冲管注射器≥10ml。冲管时判断导管是否堵塞,脱落,有无凝血。

2.3.3 更换敷贴及肝素帽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首次更换敷贴应在置管成功后24h内。首次更换后,如无特殊情况不进行更换,减少更换次数,以减少感染机率。敷贴如有污染,潮湿、脱落,卷边,应及时更换。每周更换两次肝素帽,防止肝素帽处多次穿刺造成感染。

2.3.4 测量 每班认真交接、测量并准确记录臂围或腿围,如增长速度过快,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3.5 严密观察病情及体温变化 新生儿由于各种手术,免疫力低下,加上病情危重,各种操作繁多极易发生感染,病室或暖箱应保持清洁,每日消毒。密切观察异常症状,如患儿出现高热,临床上查不出其他原因,应考虑导管感染,及时做血培养。拔管后取PICC导管末端1cm做细菌培养。

2.3.6 拔管护理 病情好转需拔除导管时严格无菌操作,应轻轻缓慢拔管,切勿粗暴操作。拔除后立即压迫止血,用敷贴保护穿刺点,确认导管长度和完整性,做好拔管记录。

3 结果

3.1 穿刺成功率 238例患儿进行PICC穿刺,其中一次性穿刺成功221例,二次穿刺成功17例,一次穿刺成功率92.8%;经贵要静脉置管86例,经肘正中静脉置管38例,经头静脉置管29例,经下肢静脉置管74例,锁骨下静脉置管3例,经头皮静脉置管8例。

3.2 留置导管时间 238例患儿导管留置时间为2天—37天,平均16.5天。

3.3 置管并发症 完成输液计划拔管216例,非计划性拔管22例,其中家长放弃治疗提前拔管9例,发生静脉炎4例(上肢3例,下肢1例),导管断管2例,堵管5例,感染2例。

4 讨论

新生儿患者中,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急危重症患儿、胃肠道手术后患儿等住院时间一般较长,肠内营养需要逐步建立,为满足疾病用药及营养的供给,常需要及时建立中长期静脉通道,传统的穿刺方法无法长时间保留,同时无法耐受高糖及高渗透压的营养液。PICC的应用相对外周静脉的优点在于减少治疗中断,保护静脉系统,提供可依赖的通路。不仅可以减少频繁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和不适,同时又保障了患儿用药及营养的供给。新生儿患儿外周静脉血管常因疾病导致血管不充盈,易塌陷,不易穿刺,因此在血管选择上较为灵活。下肢静脉穿刺留置PICC导管异位、静脉炎、和渗出发生率比上肢留置低,本组病例中虽未对导管异位及渗出情况作统计,但从静脉炎的发生率也可以看出下肢留置PICC也是可行的。对于其他途径的PICC留置可行性,由于样本量不足,还未做研究。我科室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患儿2269例,PICC置管238例,置管率为10.5%,由此可见,PICC技术在新生儿的应用相当广泛,而且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综上所述,PICC操作简单、成功率高,为低出生體重儿、危重新生儿、胃肠道手术后患儿等患儿提供了可靠安全的中长期静脉通道,保障了用药及静脉营养的供给。该技术减少了频繁穿刺给患儿带来痛苦和不适,同时也减轻了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对患儿的治疗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丽萍,崔其亮,林冲清,等.新生儿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的术前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04,20(2):222

猜你喜欢

新生儿护理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
细辨新生儿的“异常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