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带来的新思考
2014-04-29梁兆峰
梁兆峰
《神舟9号返回舱成功着陆四子王旗草原/3名航天员平安归来》这则消息在电视上成功播发后,分别获得第二十一届内蒙古自治区新闻一等奖、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电视消息类一等奖,得到业界同仁的认可与鼓励,这对一位老新闻工作者来说是莫大的荣耀。但细细回味,创作过程中,也带给我很多的思考和启示。
在整个采访报道中,我们始终在想如何拍摄好这条消息,如何充分展现其新闻价值。我们以记者现场记录的方式,抢抓到了“神9”返回舱落地、航天员出舱等每一个精彩细节,通篇报道没有一句解说词,全部采用记者出镜同期声以及采访同期声来完成,节奏紧凑,现场感强,编辑流畅。通过对返回、开仓过程、航天员出仓见面等环节的展示,从不同侧面呈现了我国载人航天技术领域的这一重大突破。在拍摄中大量运用长镜头记录事件进程,画面全部随机抓拍完成,新闻的现场感特别强。全国独家采访了多位现场航天科技人员,全程记录“神9”返回后的工作细节。对现场处置工作细节的捕捉,让受众对我国的航天科技水平有了直观深入地了解,增强了国民自信。
重大新闻事件面前绝不能缺位
对于神舟飞船这样一则具有全国影响的重大新闻,我们内蒙古电视台每次都是倾全台之力精心组织报道。尽管在报道这样的重大新闻事件时,我们和央视不在一个重量级上:央视的记者可以直接坐着直升飞机到达返回舱着陆点,还可以安排直播车在离返回舱5米的位置和航天员直接对话,这些我们省级台做不到。但在去年神舟9号返回舱落地前,当我们的同事采访央视现场报道的记者冀惠彦时,他说:“虽然我是一直在直升飞机上跟拍神舟飞船落地的记者,但在地面上第一个拍摄到神舟飞船的是你们内蒙古电视台的记者,你们的敬业精神和职业素养非常棒!”其实,从神舟5号开始到神舟9号,每一次载人航天返回舱着陆,我们都必定在着陆现场,而且竭尽全力抢抓第一手镜头,捕捉全国独家的视角和内容。尽管在硬件条件和平台上我们比不过央视,但内蒙古电视台记者在每一个重大新闻报道中绝不缺位的原则,已经成为上上下下的自觉意识和执着行动,也成为把重大新闻做实、做好、做精的基础。
精心准备与细心捕捉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在神舟飞船返回舱着陆之前,就准备了多套预案,进行了周密部署,新闻综合频道也提前10天把直播车开进了主着陆场区。虽然最终没有获准进入核心地带,但他们对飞船着陆前外围的安保情况、各个职能部门对飞船即将降落所做的准备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报道。有的记者关注的是神舟飞船着陆与四子王草原牧民的情缘,有的记者挖掘神舟飞船的感人故事。比如,国家为着陆场区专门修筑的“神舟路”,既保证了返回舱的顺利回收,又给当地牧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再比如,驻扎着陆场区的部队官兵为饮水困难的牧民义务打井的故事,以及四子王旗如何利用“神舟飞船之乡”的品牌效应,吸引游客,打造当地特色神舟旅游、神舟酒、神舟宾馆,通过旅游产业,为牧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除了以上这些可控的报道安排,神舟飞船着陆、宇航员出仓等核心报道内容采访困难更大,更需要精心、周密地安排。报道组想方设法,群策群力,调动一些可用资源为我所用。举例来说,我在“神7”“神8”对现场的安保工作进行过采访报道,用同事的话说,也算“混了个脸熟”。我利用这一机会,在安保部队谢绝了其他媒体随队采访申请的情况下,积极协调,最终说服“神舟9号”安保部队的领导,为我们两位记者预留了仅有的一个座位,完成了这项其他媒体同仁眼中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不是同事和我随机应变,找准接触机会,与航天科工人员预约采访,航天技术人员不接受地方采访的惯例就不可能被打破。所以,我们认为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新闻事件主体固然重要,但前期的精心准备、现场随机应变的细心捕捉、场内场外互动结合的策划,都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元素。只有每个环节都做完美、做到位,才能精准地把握整个新闻事件的脉络。
“以老带新” 锤炼骨干记者梯队
新闻记者责任重大,在政治性、新闻性、敬业精神等方面都有极高的要求。因此,对年轻记者的培养、锻炼,形成骨干记者的人才梯队,能够不断创新、发展,是内蒙古电视台始终注重的工作。像“神9”回归这样的重大新闻事件,就是练兵的最佳契机。
笔者所供职的内蒙古电视台新闻中心两个主要部门(采访一部和采访二部)所有记者的平均年龄都在30岁以下,但在重大的采访任务面前,中心领导还是敢于让年轻人冲锋在前。2007年和石藤正一一批进入内蒙古电视台的年轻记者,大部分都在汶川地震、奥运火炬传递、“神舟7号”“神舟8号”升空與降落、玉树地震等这样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得到锻炼与洗礼。大事件敢于给年轻人以机会,充分给予年轻人信任和肯定,确保了年轻记者们面对重大采访报道不紧张、不怯场,始终抱有对新闻事业的巨大动力和激情,在日常工作中,每位记者所展现出的精神风貌就是相互比拼,相互激励,努力超越自我。
内蒙古电视台正处在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事业大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人力资源作为改革的核心资源已成为共识。现在,台里正在通过不断完善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用人机制,包括年轻干部的选拔任用、人才分配激励、专业人才的培养等多种措施,竭力打造一支高水平、凝聚力强,且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新闻工作者队伍,开创了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以上内容就是我们对这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的感受与心得,希望各位老师和同仁能够多提宝贵意见,多出提高改进的“金点子”,帮助我们继续做好党和政府赋予主流媒体的使命,做好多为观众铸造“传递正能量、共筑中国梦”的优秀新闻作品。
责任编辑:邰山虎